APP下载

地球都快热爆啦!

2018-09-07黄岚

大自然探索 2018年9期
关键词:湿球温度热浪湿度

黄岚

高温热浪滚滚而来

即便对号称能够耐高温的生活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人来说,2017年夏天也是热得够可以的。当年的一月份不仅是悉尼和布里斯班两个城市有史以来的最热月份,而且整个澳大利亚东南部一带在那个夏天都遭受了连续几周的40℃以上高温天气。由于持续高温,南澳大利亚州不得不依靠错峰停电的方式来应对激增的用电量,近9万户家庭只能眼巴巴地盯着无法启动的空调,汗如雨下。另外,仅据新南威尔士州统计,当月便有87场丛林大火突发。有报道称,就连牧场上的一些奶牛,都因受不了持续高温而倒地死亡。

可就在经历了2017年的酷热后,到了2018年1月,悉尼的气温再创新高,达到了47℃。看来,这样的热浪袭击并非只是突发事件,而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研究气候变化的科学家们预言,从现在至2040年这期间,悉尼及墨尔本等城市的夏季可能会迎来50℃的超高温热浪。当人们在40或50年后再回看今天,可能会发现,这两年的夏季气温再正常不过了,澳大利亚还没热到头呢!

其实,全球变暖议题虽一直备受关注,但人们似乎对其中“变暖”一词的含义并不重视,有些生活在温带地区的人们甚至还希望夏季的气温能再上升那么几度,好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出去野餐、烧烤或是躺在酒吧外的椅子上发呆。这样的想法一点儿都不明智,就算如今情况还不算最糟,可热浪袭击仍是一种致命的危险,持续的全球变暖迟早会造成死亡率的上升。人类的生理机能还适应不了大幅攀升的气温,许多地区有可能会因此变得不再适宜人居住。还好,不管是对我们的身体,还是对周围的环境,我们能够设法去适应这个逐渐变暖的星球。

即使撇开某些引人注意的例外不谈,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受大量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气候变暖现象在全球大部分地区都是显而易见的,甚至一些地区气温的大幅上升已经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可令人唏嘘的是,直到现在那么多证据摆在面前之后,人们似乎才猛然醒悟,认识到气候变暖的危险性。自1978到2003年的二十几年间,仅美国国内因极端高温造成的死亡人数便超过了因地震、飓风、洪水以及龙卷风造成的死亡人数总和。另据一些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席卷欧洲的热浪导致超过7万人丧生;2010年时,莫斯科也遭到了热浪袭击,1万人不幸死亡。

2017年10月,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了一篇文章,总结了26家全球性机构的研究成果后指出,突发性公共卫生危机正在朝我们逼来。在学者研究过高温天气的致命性之后,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对该问题的进一步关注。据统计,现在全世界人口的30%每年都至少经历20天左右的有潜在致命危险的高温天气。有专家报告说,如果我们现在对于温室气体的排放仍然无所作为的话,到2100年,每年这样的高温天气出现的日数还将增加近75%。

某些地方可能成为无人区

多热才真正算热呢?实际上要回答这个问题,关键并非空气温度,而是你的体感温度。如果能够有效地排汗,人是可以在50℃以上的气温下存活一段时间的,但问题在于空气的湿度。科学家认为,当你出汗时,唯一能将体内的热量散出去的方法就是让汗水蒸发掉。蒸发这一过程太重要了,但如果空气湿度接近90%趋于饱和时,你出的汗水没法蒸发,只会有汗水往下滴,就不会失散热量,体热就不会下降。

为了检测这种热量与湿度的综合效应,科学家们将温度计裹在一条湿布上,使其也体验一把被汗打湿透了的感觉。研究发现,当湿球温度(也称“绝热饱和温度”,就是当前环境仅通过蒸发水分所能达到的最低温度)达到35℃时(即湿度100%环境温度35℃,或湿度75%环境温度40℃),便是人类耐受高温的生存极限了。再高的话,就算躲在阴凉处的健康人,也活不过6个钟头。幸运的是,时至今日世界上还没有什么地方遭受过这样的热浪袭击,虽然2015年7月的伊朗马夏赫尔港已经很接近了,当时环境温度高达46℃,湿度为50%。对此,我们必须敲响警钟了,因为距离这样的情况发生也许只是个时间问题。

澳大利亞大气科学家认为,未来不管是气温还是空气湿度都会有所增高,因此,风险最高的区域是那些本来湿度就很大的地区,如亚马孙流域、印度河流域以及许多热带国家。只要气温上升6℃~7℃,这些地区就会沦为不适宜人居的地方,除非我们能够大幅度地控制全球变暖,否则有些地区一两百年内就会跨过这条气候警戒线。

这样的说法甚至可能都低估了现今的严峻形势。2017年8月发表的一份研究成果显示,截至本世纪末,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部分地区的湿球温度有时很可能将超过35℃。该地区拥有15亿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其中大多数人还会因为贫穷而毫无防护地暴露在致命的高温下。许多粮食作物很有可能面临减产的危机,特别是小麦、大米、玉米和大豆这些几乎占到为人们所提供热量的近三分之二。但全球气温每升高1℃,这些作物的产量就会降低3%~796。此外,不断攀升的气温也会影响农村劳动者的生产力,这简直就是双重打击。据报道,自2000年以来,全球变暖已经使得印度全国的农村劳动力减少了41.8万人。

更重要的是,即便气温低于理论上人类生存的极限温度,某些地区还是有可能变为无人区,而且可能都不用等到那个世界末日,悲剧就会发生。事实上,美国国家气象局将任何高于31℃的湿球温度都定性为“极端危险”。因为你的身体自己会产生热量,静止时,身体产热大约在100瓦左右,几乎与一只小型白炽灯泡差不多。然而,在如跑步这样短暂的剧烈运动中,身体产热会超过1000瓦,与微波炉产生的热量相当了。当高于31℃的湿球温度时,这些热量就难以散发出去。科学家指出,人类的肌肉供能效率十分低下:当你发动一辆汽车时,汽油燃烧后可能有60%到70%的能量去驱动轮子,而人的肌体却会将90%的能量以散热的方式耗掉。因此,当我们在高温中步行或是跑步时,我们还必须同时承受自己散发到环境中的热负荷。

高温下的人类身体

猜你喜欢

湿球温度热浪湿度
植物有话说(十七) 松果:开与合,看湿度
人体能承受多高温度
工业锅炉饱和蒸汽湿度的运行控制
清凉一下
基于二元超阈值模型的空调室外计算干湿球温度确定方法研究
靠近迭代法获取湿球温度初探
基于湿度控制的室内空气净化器高压电源设计
热浪侵袭
热情与热浪试比高 2017年8月三大电影排行榜及预告榜
“音乐诗人”李健福州掀热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