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恶性高血压肾损害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2018-09-04王田田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8年4期
关键词:病理临床效果

王田田

【摘要】目的:本研究将对恶性高血压肾损害临床效果及病理展开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将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1月期间我院接受的88例患有高血压肾损害患者为对象,将两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并对其治疗效果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无效率为2.27%,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优于对照组的29.55%、70.45%,P<0.05,可见替米沙坦、氨氯地平联合治疗恶性高血压肾损害的效果十分显著。其次,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MAU、β2-MG等肾功能指标水平均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0%,相较于对照组的6.820%,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恶性高血压肾损害联合应用替米沙坦、氨氯地平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且不会将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恶性高血压肾损害;临床效果;病理

恶性高血压作为常见的危重急症之一,若得不到有效治疗,便会对患者生命造成直接影响[1]。所以寻找一种科学有效的方式,对患者血压水平进行控制的同时,将恶性高血压肾损害程度减轻或者将其逆转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对恶性高血压肾损害的临床效果及病理进行了探究,总结如下。

1 资料、方法

1.1 临床资料

88例恶性高血压肾损害患者于2013年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75.85±5.07)岁,平均病程(12.67±1.48)年,共44例,男性25例,女性19例。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75.99±5.02)岁,平均病程(12.78±1.32)年,共44例,男性26例,女性1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对比价值。纳入标准:自愿情况下签署知情同意书者;蛋白尿出现之前,存在五年以上的持续高血压现象者;配合度较高者。排除标准:对本研究中药物存在应用禁忌症者;过敏体质者;血液疾病者;全身系统感染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恶性肿瘤者;继发性高血压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要接受常规治疗,主要措施为调脂、减少钠摄入量、控制体重、生活方式调整、戒烟、规律体育运动、将酒精摄入量减少等。在此基础上,再分别采用不同方式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具体如下:

对照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治疗:为对照组患者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每次服用5mg,一日两次。

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米沙坦治疗:为患者口服替米沙坦片,一次服用剂量80mg,一日一次。

两组患者1个疗程均为8周,均接受1个疗程的治疗[2]。

1.3 统计学分析

在SPSS 19.0软件包中纳入數据,差异分别用t或者卡方来检验,若P<0.05,则代表差异明显。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治疗无效率为2.27%,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优于对照组的29.55%,70.45%,P<0.05,见表1。

2.2 肾功能指标

治疗前,两组患者BUN、SCr、MAU、β2-MG等肾功能指标水平对比,P>0.05。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MAU、β2-MG等肾功能指标水平均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两组治疗后BUN、SCr对比,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

对照组中有1例患者头痛,1例患者乏力,1例患者嗜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2%;观察组中2例患者头痛,1例患者乏力,1例患者嗜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对比可知,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相较于对照组的6.82%,差异不显著,P>0.05。

3 讨论

因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机体调节能力较差,并且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处于高血压状态,所以很容易损害其肾脏内皮功能,大量释放细胞因子,最终引发肾小管与肾小球缺血性病变出现。除此之外,肾损害又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血压水平,导致一系列恶性循环出现[3]。现阶段,临床上对高血压恶性高血压肾损害患者进行治疗时,不仅要将其血压水平稳定,而且还要将肾功能损害延缓,对肾功能进行有效保护。

为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还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手段,患有肾损害的患者会

存在恶心、呕吐等症状,因此,为了减轻肾脏负荷,要在保证患者日常所需营养的同时,适当减少机体对于高脂肪、高蛋白质、钠盐等的摄入,不可食用辛辣、刺激、油腻的饮食,并适当补充维生素及各类微量元素。合并有钠离子紊乱、严重水肿的患者,要结合其临床症状,对血钠水平予以调控,而并非盲目限制水分、钠盐的摄入,并让患者适当卧床静养,以提高肾脏血流量,减低肾脏负担。

患者在患病过程中,其全身免疫功能会有所降低,加之细胞毒类药物与糖皮质激素的联用,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二重感染,因此,护理人员要叮嘱患者家属让其穿着宽松、柔软的衣物,并预防严重水肿后皮肤出现的摩擦伤。

本研究中分别单独采用氨氯地平以及联合应用替米沙坦、氨氯地平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无效率为2.27%,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优于对照组的29.55%、70.45%、P<0.05,可见替米沙坦、氨氯地平联合治疗恶性高血压肾损害的效果十分显著。其次,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MAU、β2-MG等肾功能指标水平均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相较于对照组的6.82%,差异不显著,P>0.05,可知两药联合能够对患者的肾功能进行有效保护,且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这主要是因为苯磺酸氨氯地平属于二氢毗啶类钙离拮抗剂,能够对血管平滑肌进行选择性作用,促使血管得到有效扩张,将患者的血压水平降低,并促使其处于稳定状态。替米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一种,具有选择性,结合血管平滑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之后,能够将末梢血管压力降低。

综上所述,将氨氯地平、替米沙坦应用在恶性高血压肾损害患者中可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对患者肾功能加以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谢瑶,邱艳.恶性高血压肾损害的临床及病理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3):2489-2490.

[2]潘涛,张文生,马路,何志军,陈光磊,杨琪.恶性高血压肾损害的临床及病理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4,15(07):597-599.

[3]王随亮.恶性高血压肾功能损害临床治疗分析[J].中外医疗,2014,33(03):38+40.

猜你喜欢

病理临床效果
分析乳腺癌病理诊断对临床诊治的价值
小细胞肺癌病理特征及免疫研究进展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及质量控制方式的研究
为何要病理会诊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病理检查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吗?
善找茬能断案的病理检查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