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借古文句式,拟出精彩题目

2018-09-04高凤梅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拟题名家古诗文

高凤梅

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呢?这一直是个问题,除必要的积累、练习外,还有哪些易于操作而又有效的方法呢?近期,受现当代名家从学经历的启发,探寻到了可行的方法——重视古诗文的学习,从中获取宝藏。作文难,作文的语言表达水平的提升更难,语文教学十几年,在困惑中不懈前行,就在感觉山穷水尽、束手无策之时,一个发现让我有了柳暗花明的惊喜。

近几年阅读了《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胡适四十自述》《老舍的青年时期》等叙写名家的传记书籍,了解了一部分现代文化名家的从学经历,发现私塾教育对他们的影响都不容小觑。而私塾教育用的教材都是古籍,比如巴金先生就说过《古文观止》这本书基本上都背下来了。名家的学习经历使得作为一名语文教学工作者的我深受启发,反思自己的教学,发现在以前的教学中对教材中的古诗古文利用不够。

高一年级新学期伊始,我充分利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十分重视对教材里古诗文文本的挖掘,尽可能多地探寻其中的宝藏,教学中不仅仅让学生停留在背诵和理解的层面,还让学生探寻其写作特点。就此,我们师生进行了有益的嘗试,收获颇丰。

观察下面这些经典名篇中的句子,请问它们在表达上有何特点?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先秦《诗经·氓》)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先秦《诗经·采薇》)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唐·王勃《滕王阁序》)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古诗古文中的这些句子是如何成为经典名句的呢?放在一起会发现,它们都有一种统一的句式——四字句。四言诗是先秦时期诗歌的主要表现形式,其特点一是四字一顿,节奏鲜明,简单明快,单纯而有天籁的意味;二是偶数句比奇数句更容易给人一种古朴庄重的感觉。总之,这一形式结构稳定,读起来简洁上口,便于抒情,流传几千年不变。

看到这一句式在表达上的优势,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也尝试着进行这样的表达呢?现代文的写作,通篇都是四字句的写作不现实,可以从局部内容的摹写开始。于是,我就定位在了拟写题目上。一个精彩的题目对作文的影响至关重要,说“一题定全篇”也不为过。文章题目要求表达简洁生动有文采,很适合这类句式的运用,说做就做,果然有效,学生拟写出了很多很精彩的四字句连用题目。优秀题目展示如下。

整句式:

四四式:《风雨既来,安之若素》《难忍痛苦,何来成功?》《百炼成钢,活出本色》《静对苦寒,自出梅香》

随着实践的深入,学生发挥出了很强的创造力,在此基础上又发展了其他的表达方式,如五五式、六六式、七七式等整句组合方式,以及二八式、三七式、四六式等变式句组合方式,陆续拟写出更多更精彩的题目。优秀题目展示如下。

整句式:

五五式:《名利浮如云,良训勉儿孙》《怀平和之心,成大美格局》

六六式:《千金物有时尽,树人训无绝期》《引创新之新风,展创业之光芒》

七七式:《勿止逐梦艰辛旅,莫让心志染铜俗》《莫怨生平多苦难,平心静气去承担》

变式句:

四六式:《痛苦如山,隐忍助我攀登》《暴怒无用,何不坦然面对》

整句固然精彩,但整句并不是万能句,一旦一些内容不适合整句的表达方式,又该如何呢?我们师生继而又开创了散句式表达方式,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又融入比喻、对比、拟人、化用、反问等一系列手法,拓宽了拟题的方向。优秀题目展示如下。

散句式:

疑问句:《学与业可相与谋乎?》

反问式:《不坚持何以绽放》

否定句:《莫被“微创”迷人眼》

借代式:《当“流俗众”遇上“高大上”》

比喻式:《蜗牛也有隐形的翅膀》《为文化撑一把伞》

对比式:《百炼钢不如绕指柔》《有梦不觉天涯远》

学生自从灵活掌握了这些拟题方法,写作自信心大增,在写作时从容多了,不再为拟题唉声叹气、叫苦连天,反而在拟题中获得了成就感、愉悦感。这些拟题方法在实战中也经受住了考验,学生在市级高二期末统考中大显身手,作文拿到了55分、56分、57分等高分,有多人语文成绩总分过130分,在高二年级上学期结束时能达到这个水平让人欣喜不已。古诗文是宝藏,真不愧是几千年的文化精华,今人学习之后,仍能受益无穷。我不由地感叹:老祖宗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很好的文化财富,我们今人应惜之,学之,用之,拓之。

猜你喜欢

拟题名家古诗文
拟题的四把金钥匙
名家之约
名家之约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画外音大蜗牛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高考作文的拟题不可小觑
“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例谈材料作文的拟题技巧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
初中古诗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