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一些执政党应对危机事件的举措及启示

2018-08-28刘宇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8年1期
关键词:举措启示

刘宇

[摘要]增强危机事件应对能力,是各国执政党提高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各国政党在实际处置危机事件过程中积极探索,取得了丰富的成效。本文总结了国外一些执政党在危机事件中的应对举措,如强化危机意识、注重利用传播媒介的时效性和便捷性引导舆论、提高危机事件的决策效率等,这对中国共产党危机事件应对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国外执政党;应对危机事件;举措;启示

[中图分类号]D73/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8)01-0056-03

危机事件如同一把双刃剑,处置不力会造成政党政府垮台甚至政党消亡,而有效应对会塑造出一个良好的政党形象,有利于获得更多公众的认可和支持,巩固其在国内、国际的政治地位。因此,如何在各种危机事件中进行有效处置,是各国执政党越来越关注的重要内容,更是成为增强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题中要义。面对各种危机事件,国外一些执政党创新举措、积极应对,积累了很多富有成效的处置方法和经验,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

一、重视危机事件,强化危机意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当今世界风云变幻,环境复杂,危机事件发生概率持续增长,处置难度逐渐增加,稍有不慎,就会带来严重后果。将危机化解在最初始阶段是有效应对危机事件的关键手段。因此,强化危机意识,重视危机事件发生成为有效应对危机事件的题中要义,特别是对各国执政党来说,如何在危机未产生或萌芽之时就做好应对准备,意义重大。

目前,危机意识淡薄、缺乏思想认识是各国政党面对危机事件时不容忽视的主要问题。2014年4月16日,韩国一艘载有476人的“世越号”客轮发生浸水事故,之后沉没,沉船事件最终造成304人死亡,9人下落不明。事件发生后,韩国执政党和政府没有给予高度重视,也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救援措施,行动迟缓、救援不力的情况引起受害者家属和群众的强烈不满,当面对媒体和公众对受伤人数和救援情况的追问时,执政党和政府采取瞒报、推诿等手段,致使民众情绪激烈,发生多起集体抗议等群体性事件,社会一度陷入慌乱。在此次沉船事件处置过程中,本应该通过韩国执政党和政府有力应对而避免的次生灾害和群体性事件,由于主观意识不到位最终酿成重大事故,暴露出韩国执政党和政府在面对危机事件时未能深刻认识到事件的严重性,对事件后果的危机程度预判不足、处置不力等诸多问题,然而,最为根本性问题还是其危机意识的缺乏。

一直保持稳定发展态势的新加坡,无论是执政党还是政府都非常重视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教育。“新加坡的成功,其根本并不在于它的权威体制,而在于它充满着深深的忧患意识和发奋图强的精神,或者说权威体制只是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忧患意识在体制层面的外在表现,其成功的核心理念是忧患意识。”一是及时掌握社会矛盾。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自执政以来,特别重视危机、忧患意识的教育和实践,通过建立公民咨询委员会、民众联络所委员会等基层组织加强与民众的沟通、倾听群众呼声,避免与人民生活脱节,及时掌握和化解社会当中的矛盾、冲突,降低危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二是在政策中体现危机意识。人民行动党政府还将危机、忧患意识落实到政策制定和执行中,通过严格的国防安全理论、政教分离政策等消除国民的恐慌感,培养国民忧患意识,防止民族分裂。三是执政党居安思危,时刻警醒自身。人民行动党自成立以来积累了很高的民众支持率,在几次大选中都取得了遥遥领先的得票率,但是人民行动党的领导人时刻不忘提醒党员认清现实状况的严峻,居安思危,即使身处顺境,仍然对未来抱有危机意识。正是这种危机、忧患意识促使人民行动党党员时刻谨言慎行、孜孜不倦,这种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感染了民众,增强了全体国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鼓舞了新加坡全体国民的奋斗意志。

二、充分利用传媒,快速引导舆论

现代社会正处于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传播技术和手段不停更新换代,传播媒介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使得人人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特别是在应对突发问题时,执政党的处理方式通过媒体的传播能够对民众起到最直接的导向作用”。危机事件发生后,要充分利用媒体传播的时效性、便捷性来引导舆论和缓解公众情绪,及时、全面地处理危机,与群众进行良性互动。一方面可以通过“官方发声”更正不实信息,稳定群众情绪,积极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降低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各类传播媒介,例如微博评论、微信留言等汇集群众意见,倾听百姓呼声,为之后的应对方案提供参考。

国际上许多政党都会通过借用各种传播媒介引导舆论、塑造良好形象的方式来处置危机事件。如美国共和党领导下的布什政府成功应对“9·11”恐怖袭击,德国总理默克尔领导的基督教民主联盟成功扭转科隆大规模性侵事件中民调支持率下跌的危机等。灵活运用传播媒介的时效性、便捷性,在各种危机事件的应对中发挥了极大作用。通过镜头和画面,将政党的有力领导和处置方式及时传达给民众,缓解民众的恐慌情绪,形成强大凝聚力,也有助于塑造政党的正面形象。

2016年6月12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一家名为“脉动”的夜总会发生枪击事件,一名男性槍手闯入夜店开枪扫射并劫持人质,最终造成50人死亡,53人受伤。枪击事件触动了美国社会敏感的神经,恐怖主义、极端组织等因素一度将美国民众笼罩在恐慌氛围中,同时,事件激起了美国民众对是否加强持枪权立法、如何应对恐怖主义的激烈讨论。事件发生正值美国总统大选季,以特朗普为代表的共和党更是以此次事件为契机,强烈谴责奥巴马政府和民主党反恐态度不够强硬,以期吸引中间选民选票获得更高支持率。

在特殊情况下,过于激烈的言辞会激化矛盾,产生适得其反的后果,因此,奥巴马政府和民主党并没有急于从正面同其他政党进行辩论,而是首先选择对事件进行调查并安抚民众情绪。一是通过电视讲话破除谣言,安抚民心。枪击事件发生后,奥巴马立即通过电视进行公开讲话,表明枪击案是“恐怖行为”和“仇恨行为”,同时表示了对死难者的哀悼,并承诺执政党政府将实时跟进调查进程。奥巴马的电视公开讲话一经播出,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首先,破解了部分蓄意破坏的民众对事件制造的各种不实传闻,极大压缩了谣言滋生的空间;其次,奥巴马的公开讲话表明了民主党执政政府对事件一查到底的决心,同时安抚了民众激动的情绪。二是政党领袖参与悼念活动,并通过媒体进行宣传。6月13日,奥巴马临时决定取消为民主党参选人希拉里造势的集会,于3天后赴奥兰多慰问受害者家属。当奥巴马在奥兰多参与悼念活动的照片登载在各大新闻媒体头条版面时,眉头紧锁但态度坚决的强硬形象瞬间获得民众的强烈回应,为民主党赢得无数好感。三是利用新兴社交媒体,增加危机处置途径。美国“脸书”社交媒体及时启动了“报平安”功能,用户采用将自己状态标识为“安全”来向家人和朋友报平安,更是为奥巴马政府和民主党面对此次危机事件增添了处置力量。奥巴马政府和民主党面对此次枪击危机事件,采取以退为进的处置策略和灵活运用各种传播媒介的时效性、便捷性等特点,及时、有效地化解了枪击事件和其他政党挑衅带来的危机。

三、快速判断事实,提高决策效率

危机事件的发生往往带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和紧急性,此时,决策时效会对整个事件的发展及后果产生深远影响。在危机状态下,决策者掌握的信息有限,在巨大的心理和时间压力之下,如果能够迅速对事件做出判断并进行有效分析,提供快速、有效的决策,将事态发展控制在能力范围内,可以使得政党形象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提升。

通过快速决策,有效阻止危机恶化。巴西劳工党自2003年初执政以来,卢拉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解决突出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第一次就业计划”“零饥饿计划”“扫盲计划”“经济适用房计划”等一系列措施在解决社会矛盾和突出问题方面取得了极大成效。但是随着劳工党内部党员贿赂事件的曝光,劳工党的威信和支持率迅速下跌。“2004年2月13日晚,巴西《时代》周刊杂志网站公开了劳工党议员进行贿选的‘录像带。录像中记录了劳工党议员瓦尔多米洛·迪尼兹在2002年地方选举中为本党两位州长竞选人非法筹集竞选资金、借以换取政治支持的证据。”贿选录像带事件曝光后,引发国内强烈舆论反应,卢拉政府及劳工党形象跌至谷底,其政党形象受到严重危害。事件发生几个小时后,卢拉总理宣布解除迪尼兹职务的消息,迅速将民众视线从劳工党转向了贿选事件本身,使事态及舆论的发展得到有效控制,民众情绪得到极大缓解。虽然此次贿选事件给劳工党的形象造成了恶劣影响,但卢拉总理的快速决策有效阻止了危机事件的恶性发展,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劳工党的形象。

危机事件中能够快速高效地进行决策,在稳定政局、维护政党执政地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土耳其时间2016年7月15日晚,土耳其武装部队总参谋部部分军官发动政变,总统埃尔多安领导的正义与发展党的执政地位面临严峻挑战。正在休假的总统埃尔多安通过手机视频通话软件等通讯工具,呼吁民众到公共场所进行集会以示对当局政府的支持,并迅速飞回伊斯坦布尔主持大局:一方面紧急任命米特·丁达尔将军为总代理参谋长,控制军方政变人员,挫败政变行动;另一方面不断进行公开讲话,号召土耳其人民团结一致集体对抗叛乱行为。政变危机解除后,大量将军和上校的职务被解除。土耳其此次政变危机事件当中,埃尔多安领导的执政党当局迅速反应、有效决策,使得政变归于失败,最终成功稳定局势,维护了执政党当局的执政地位。

四、经验借鉴

国际政治风云变幻,恐怖事件频频发生,而我国国内经济正进入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社会结构深刻变革,各种矛盾日益凸顯,由此导致的突发事件层出不穷。国际、国内的各种挑战时刻考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国共产党正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执政环境。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成功应对各种危机事件的发生,是中国共产党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一些国外执政党在危机事件应对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为中国共产党有效应对提供了积极的经验借鉴:

首先,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做好充分准备。面对当前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分化而产生的矛盾冲突,共产党员要认清面临的各种考验和危险,时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提高警惕。要加强理论学习,特别是对应急管理理论的掌握,把握处置规律,按照危机事件发生的阶段性理论指导实践,将危机化解在萌芽之中,做到科学应对,防患于未然。

其次,发挥传播媒介的作用,及时发布正确信息,掌握舆论导向的主动权。在信息化社会,危机事件发生后,人们很容易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等通信工具获得相关信息,快速传播渠道和多样获取方式极易给虚假信息和谣言的产生创造空间,这些未经证实的虚假内容一旦占领传播的主要阵地,就会误导群众,加速危机事件发酵。因此,危机事件发生后,相关管理部门应当迅速整合传播媒介资源,通过官方认证的专业传播通道,及时发布有效信息、更正虚假信息、努力消除谣言,稳定人民群众情绪,正确引导舆论。

最后,快速有效进行决策,提升危机事件的应对能力。在管理学理论中,按照决策条件可将决策分为程序性决策与非程序性决策,非程序性决策即非常规决策,在这种状态下的决策程序带有不确定性多、难以量化、无可借鉴等特点。危机事件发生后,决策环境复杂,往往伴随着时间紧迫、信息有限等条件,决策风险极高,决策者在能力强弱、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上面临严峻考验,而把握时机和决策的有效性成为成功应对的关键因素。这就要求执政党在未来的危机事件应对中要建立专业化、规范化及高效的危机决策核心机构,并通过现实中的危机事件不断实践、总结;通过大量的理论教育和专业培训提高全体党员的危机决策能力;注重把握时机,强化快速识别危机的能力,做好危机爆发前的预判及发生后的研判工作,在有限时间内对危机事件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做出积极有效的回应。

责任编辑:沈洁

猜你喜欢

举措启示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中俄联合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实施策略与路径研究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
职业院校会计实践教学模式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