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本值得重视的书

2018-08-27李娜

报刊荟萃(上) 2018年7期
关键词:西南地区鸦片资料

摘 要:《1894,中国纪行》是由苏格兰裔澳大利亚人乔治·厄尔斯特·莫理循(1862-1920)写的;中国人李磊翻译的。这本书是描绘当时中国西南地区社会现状和山川风物的一幅独特的画卷,是一份难得的人文地理叙事。书里的内容之丰富,叙述之清晰,还原了当时西南地区人民的生活现状。笔者认为这本书里的内容具有很大的资料价值,是一本值得重视和推荐的书。本文拟对这本书里存在的各方面的资料进行简要的分析和统计。

关键词:1894年;西南地区;游记;资料

作者乔治·厄尔斯特·莫理循于1862年出生于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州。1879年4月,莫理循进入墨尔本大学学习医学。1885年莫理循又进入爱丁堡大学深造医学,1887年毕业。曾任《泰晤士报》驻远东特约通讯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莫理循作为近代中国多事之秋的见证人,亲历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因其对中国的权威报道,以“北京的莫理循”而闻名世界。

译者李磊,浙江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从事科技哲学方面的研究;云南大理人,长于苍山洱海之间。

《1894,中国纪行》全书共二十三章,270千字。第一章是引言,简单介绍了汉口城、传教士和出行前的准备。从第二章到二十二章写的是作者从汉口开始出发,经中国西南地区万县、重庆城、叙府城、昭通城、东川城、云南城、大理府、腾越城、掸族小镇盏达、芒允到达中缅边界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最后一章也就是第二十三章写的是作者在八莫、曼德勒、仰光和加尔各答的情况。

一、有关鸦片的资料记录

《1894,中国纪行》这本书中大量且多处描述了有关于鸦片在西南地区的种植情况和人民的吸食情况。作者在第四章中写了一句极具分量的话“暗中生长在中国的某些地方!说什么呢,我从离开湖北直到缅甸境内,走了一千七百英里路,途中无处不见罂粟。”在19世纪末,西南地区的罂粟种植已是寻常物了。还有莫理循通过计算鸦片所交的关税和厘金中推算出:“在1893年期间,四川有二千二百五十吨鸦片输出,云南有一千三百五十吨,贵州有四百五十吨,总计四千零五十吨鸦片由三省等待救援的百万人民输出……恳求英国放手让他们垄断。”[1]当然其中还不算走私的鸦片,本省人民自己消耗的,那我们可以想象输出去的鸦片都这么多,那种植面积和规模还能小吗?这些资料对于研究西南地区的鸦片问题应该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有关物价水平的资料记录

莫理循在书中对他自己的每一笔花销都记得特别详细,还有各种货币的兑换值,比如英镑和文的兑换率、文和银子的兑换率等等。而且还对他到过地方的物价水平做了一个比较。这对研究清末的物价水平和各种货币的兑换有一定的帮助,也有利于了解下层劳工人民大概的收入情况。例如在书中的第一章,莫理循需要从宜昌到达重庆,因此雇了一艘船(包括船老板和四名年轻的船工。总花费28000文(2英镑16先令)。从这里就可以算出先令和文的兑换情况,一先令等于500文。这对了解当时西南地区的物价水平和国际间的兑换有一定的帮助。

三、有关时间、路程的资料记录

作者在这本书中详细的记录其到每一个地方的路程和所消耗的时间。在第一章引言中作者写道了从汉口出发,乘蒸汽机轮四天到达宜昌。“我从汉口登上长江上唯一的三螺旋蒸汽机轮,中国商船快利号,四天后,即2月21日,我到达宜昌,这是江轮所能抵达的最后的内陆口岸。”[1]作者从汉口乘船花了七天时间到达万县,万县到重庆又花了8天的时间。“3月八日旅程的第十四天,在驶向目的地的一天中,我们差点罹难。第二天我们平安到达重庆。”[1]“从南崩到八莫有三十三英里,方便易行。”[1]在书中作者关于这方面的记录还有很多,包括对经过村庄、山川的描写。这些对清朝时期的交通情况、地理勘测和旅游爱好者是会有参考价值的。对研究社会变迁也会有帮助。

四、有关中国官员腐败的资料记录

作者在旅行中,经过不同的地方,就要穿越重重关卡。因此见到和亲身经历了被中国清朝官员的压榨和勒索。书中写到“他走后,两名海关人员来我的船上检查违禁物品,等到他回来,他不得不掏钱应付海关检查站的勒索。”“四川大帆船时,又被一艘厘金船堵住了,老板又给了当班的官员更多的钱。继续前行的时候,我们第三次面对厘金哨卡,而老板也被第三次敲诈。”从“不得不掏钱”、“更多的钱”和“三次敲诈”可以看出官员在执行任务的同时,榨取人民的钱财,还多次榨取,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恐惧和灾难。书中还有很多写官员的腐败的,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五、有关下层人民生活现状的资料记录

在旅行中由于作者是徒步穿过大西南地区的,而且走的都是小道,经过了许多村庄、集市等,因此对底层人民的生活有很多的描述。在作者从宜昌到重庆一路坐船。就大量描写了在长江两岸纤夫的情况:“赤脚的纤夫常常百人一帮,像‘像一群穷追猛赶得猎犬在岩石上攀行,每人肩上套两根纤绳,所有人齐声唱号子,他们拉的大帆船通常在他们后面四分之一。”他们都是光着身子和脚丫,只用一块遮羞布的底层劳工。作者经过这里大概是3月上旬,天气还比较寒冷,他们没有衣服和鞋可以穿,还攀爬在岩石上,生活的困苦就可想而知。在文章还有很多人民生活惨状的描述:路边奄奄一息的乞丐、昭通城的杀婴和贩卖女童、甲状腺肿大(或称大脖子病)的流行等等。同样书中描写人民生活现状的还有很多,值得人们研究。读了,也许你会更珍惜现在的生活。

六、结语

《1894,中国纪行》这本书中还有很多值得重视的资料,比如:有关传教问题的资料;有关刑法问题的资料;有关清末劳务合同的资料等等。笔者觉得这是一本值得推荐、值得看的书。而且对广大的学者也提供了一份珍贵资料。可能因为作者的身份和观念会对客观事实的描述存在误差,这就需要学者们谨慎的使用这些资料。

参考文献:

[1]乔治·厄尔斯特·莫理循.1894,中国纪行[M].李磊译,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7.

作者簡介:李娜(1993—),女,汉族,四川仁寿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猜你喜欢

西南地区鸦片资料
西部大开发20年:西南地区内部比较
太平天国与清军的一笔奇葩买卖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太平天国与清军的一笔奇葩买卖
夜郎自大
西南地区气象资料测试、预处理和加工研究报告
促进西南地区发展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
阿富汗鸦片年产量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