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顺应论视域下河南“中华老字号”的英译研究

2018-08-27刘玉

报刊荟萃(上) 2018年7期
关键词:直译顺应论意译

摘 要:“中华老字号”作为承载着浓厚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商业形态,在对外宣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立足时代背景,着眼顺应论,探讨河南“中华老字号”在英译过程中如何顺应产品特点、语言现实、受众文化语境、心理需求等,并对其品牌名称进行了试译,以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本研究只对部分河南“中华老字号”进行了试译,翻译的水平有待提高,翻译的完整性也有待完善。

关键词:河南“中华老字号”;顺应论;直译;意译

一、河南“中华老字号”英译现状

目前的研究文献中,绝大多数是对“中华老字号”的综述。比如,有人分析了“中华老字号”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讨论了其发展前景并给出相应的措施(郭燕春,2004);有人研究了“中华老字号”的品牌价值及振兴策略(卢丽丽,2016)。针对推进“中华老字号”的对外宣传,有人尝试性地提出了传播的途径和方法(纪征,2009)。具体到河南“中华老字号”的研究,有学者研究了河南的经济地位、区位优势和所面临的问题(殷晓章,2006)。查阅前人研究便不难发现,几乎没有关于河南“中华老字号”品牌的英译研究,国内对其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为了能够准确地了解目前人们对于河南省内“中华老字号”的了解程度,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中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8份,问卷回收率98%;有效问卷98份,有效率为100%。被调查的对象中,男性约占39.8%,女性约60.2%;教育程度方面,中学毕业、本科、研究生及以上和其他所占比例分别约为20.4%,37.8%,25.5%,16.3%。其他问题比如:“您了解河南的中华老字号品牌吗?”,约38.8%的人选择了“了解一点”,59.1%的选择“不了解”。数据分析表明,人们对于河南省的中华老字号品牌了解并不多,了解途径单一。在关于河南省“中华老字号”知识性问题中,选对正确答案的人不足20%。

以此得出以下结论:①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人们对于河南省“中华老字号”的了解都很少。②人们渴望通过有效途径去了解河南省“中华老字号”。问卷中,约有77.8%的人希望了解河南省的“中华老字号”。③目前,河南省“中华老字号”品牌名称缺少有效译本。

因此,河南“中华老字号”的英译研究势在必行。

二、理论与方法

1999年,国际语用学协会秘书长Verschueren在《语用学新解》中提出顺应论。他以一种新的视角理解语言,强调在交流和写作过程中,语言使用者应该顺应目标语言和语境。

翻译是不断顺应的过程。“中华老字号”品牌名大多有易懂、朗朗上口、易记的特点,有助于吸引顾客注意力,促进其购买行为。翻译“中华老字号”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三方面:①顺应产品特点。如果商标名可以很好地展示出产品的特点,将有助于在商标名和产品本身之间建立一种联系,也会使得此品牌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②顺应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只有当产品与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相和谐,目标市场和社会才会接受这个产品。③顺应受众心理。Verschueren认为人类的精神世界包括个性、情绪、信仰、意愿、动机、目的等。命名時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本文在顺应论的指导下,选择最宜于目的语受众理解的方式和策略,结合直译和意译的翻译方法,对河南“中华老字号”部分品牌进行了试译。

三、河南“中华老字号”的英译

根据直译策略,将“宝丰酒”译为Baofeng Alcohol。作为中华老字号,宝丰酒业包括酿造、配置、销售等环节。翻译时,前一部分通过音译保留发音,而后一部分顺应产品的特点,便于目的语受众理解。类似的酒业品牌如“宋河”均可采用此方法直译。

我们把“八景”译为Eight Scenes Feast。洛酒集团公司是河南省餐饮业唯一一家国际大型企业,其下属的洛阳酒家是全国十佳酒店,经营的“八景宴”已在国家商标局注册,系列文化菜肴已成为洛阳餐饮业的一大特色。基于顺应论,我们保留了源语的意义,也体现了产品特色“宴席”,同时又向外传播了“八景”这一老字号。

我们将“双鱼”译为Double Fish Flour。开封市天丰面业有限责任公司迄今已有百年历史,主导产品是“双鱼牌”面粉、挂面、烩面及馒头。其中面粉被誉为“中原之冠”。许多学者通过音译的方式将其译为“SHUANGYU”或“Shuangyu”,但为了便于英语受众理解,我们将其英译为“Double Fish Flour”,不仅强调了“面业”,而且也宣传了其品牌。

我们将“真不同”译为Unique Restaurant。真不同是洛阳市真不同饭店有限责任公司的品牌,始创于1895年,是中华老字号、中华餐饮名店、国际餐饮名店,也是洛阳市主要接待“窗口”。采用意译将restaurant翻译出来便于受众理解品牌的内涵。

我们将开封“第一楼”译为Baozi of the No.1 Building。开封“第一楼”有限责任公司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国家特级酒家、中华餐饮名店,以经营中华名小吃,尤其是第一楼小笼灌汤包子而驰名中外,被翻译为“Baozi of the No.1 Building”。“一楼”具有“更上一层楼”之意,不仅可以很好地传播“第一楼”这一品牌,同时也充分表现“第一楼”的发展理念,符合顺应论的基本观点。“包子”采用音译,一是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二是此类译法已为广大受众所接受。

根据直译和意译结合的方法,将“归德大有丰”译为Guide Dayoufeng Sauce & Pickles。河南商丘大有丰酱园是河南商丘市唯一“中华老字号”。前一部分通过音译保留了源语的发音,后一部分通过意译显示出产品的特点。同时通过音译的“归德”与英语单词“guide”(指导者,带领人)发音上有相似之处,能让受众联系其英文意义产生该品牌是此行业中佼佼者的联想,顺应受众的心理联想。

同样的,我们将“王守义”译为Wang Shouyi Spices。王守义是王守义十三香调味品集团公司的品牌。随着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中国文化,了解了中国人姓名构成方式。考虑到目的语受众对中国文化有所了解,首先“王守义”作为人名可英译为“Wang Shouyi”。为便于受众理解,了解品牌信息,需将其十三香调味料的产品特点融入其中。由于在英语受众的文化以及认知中,“十三”被视为是不吉利的数字,因此在英譯时忽略“十三”这个数字,将其译为“Wang Shouyi Spices”。这样基于顺应论,既顺应了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和认知心理,也保留了产品特点。

将“汝阳刘”英译为RUYANGLIU Chinese Writing Brush。项城市汝阳刘笔业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为“汝阳刘”,其生产的主要产品是中国传统毛笔,有别于其他国家生产的毛笔。前一部分同样通过音译保留发音,采取直译的方法,而后一部分采取意译的方法,便于受众理解和认知,顺应产品特色。

四、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为了把中原品牌,中原文化推向世界,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我们必须意识到河南“中华老字号”英译和对外宣传的意义,对其予以更多关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华老字号”是企业的灵魂,是国家瑰宝。众所周知,中国八大古都,四个地处河南。河南失去了“中华老字号”,就失去一大亮点和特色。关注河南“中华老字号”的英译及对外宣传意义重大,顺应时代的发展。

翻译对于河南“中华老字号”的对外宣传起着重要作用。如何正确地翻译这些品牌名称,值得研究。品牌名称翻译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应该关注语言之间的差异也应该关注非语言之间的不同。当然,本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比如,它只是对河南“中华老字号”给出了试译意见,并没有给出完整的翻译,翻译的权威性和完美性有待提高。此外,本文并没有针对企业的外宣策略给出具体可行的建议,研究的完整性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卢丽丽.从品牌价值评价谈中华老字号的振兴[J].中国经济时报,2016(15).

[2]吴国峰.中华老字号品牌的传播研究[J].企业文化,2014.

[3]纪征.中华老字号品牌传播初探[J].重庆大学,2009.

[4]李相五.中国餐饮业老字号的民族文化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2005.

[5]郭燕春.20%“中华老字号”将被“摘帽”[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

作者简介:刘玉(1997—),女,本科在读。

注:本文系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7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顺应论视角下河南“中华老字号”的翻译和外宣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2017XA057。

(指导教师:张富生)

猜你喜欢

直译顺应论意译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顺应理论视角下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探微
直译与意译在英剧Townton Abbey字幕翻译中的相关思考
顺应论理论下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分析初探
浅谈直译与意译的合理结合
顺应论视角下的广告语言模因研究
大陆与港台译制片对英文电影片名的直译与意译取向研究
文化传真视角下中医隐喻的“直译”法初探
浅论顺应论视角下医学院校双语教学的语码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