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小学书写教育中进行美育渗透

2018-08-27吴会珍

报刊荟萃(上) 2018年7期
关键词:书写小学教育

摘 要:随着电脑的普及,许多人执笔忘字,字迹潦草,写法错误等现象越来越突出。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的《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指出,学生的汉语能力、汉字书写能力在退化。报告中提到首都部分大学生汉语应用能力的测试显示,不及格的学生占30%,得分在70分以下的占68%,测试结果不容乐观。多数观点认为,广泛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使得人们手写汉字的机会普遍减少。为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有必要在中小学加强书法教育。

关键词:小学;书写;教育

自2010年以来,我校以开展“做文明人、讲普通话、写规范字”活动为载体,以“写规范字”为突破口,在师生中深入开展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并将其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一项常态化工作常抓不懈,学校规范汉字书写教育质量和学生规范汉字书写能力全面提高。在学校规范汉字书写教育中,我们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努力,从中发现规范汉字的书写教育与学校的德育、美育可以完美的结合起来。书法教学,就是培养学生感受美、探求美、领悟美和表现美的过程,书法艺术在审美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下面就我在书法教育过程中的发现,浅谈一些美育渗透的做法。

一、从学生的写字“三姿”入手,对学生进行身体姿态美的教育

写字姿势正确,做到“三个一”,手离笔尖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這是我们在对学生进行书写姿势的教育。在一般学生的入学后,我们对学生的“三姿”进行调查,发现由于学前教育的缺失及错误,许多家长和民办幼儿园违背教育的规律,让学生早早的学习书写,造成学生的书写“三姿”大多数是错误的,有的是握笔姿势错误,有的身体姿势错误,养成了一些书写的错误习惯。我们学校在“三姿”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对学生及家长先介绍“三姿”的好处,首先让学生培养正确的握笔姿势,有了正确的握笔姿势,学生写的字能更好地看清笔的运行过程,使书写过程能更好地掌握,确保自己写的字更加规范流畅;其次眼睛离书本的距离合适,既能看清书本上的字,使眼睛更舒服,又能避免学生早早的近视;另外,胸离桌子一拳,可以使学生的坐姿更准确,学生的坐姿好了能更有利于学生的身体正常成长,有利于学生始终保持身姿的端正。针对“三姿”的培养,我们不仅采取老师和家长的密切配合,对学生进行正确“三姿”的养成,同时,结合学校开展的“芗剧唱腔古诗词”,编排了“写字歌”,让学生进行传唱,进一步巩固学生的“三姿”,使学生能在平时的书写中不断养成正确的“三姿”。总的来说,学生的书写“三姿”正确,对学生手指的发育,眼睛的保护,和腰腹等身体的正常成长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能培养学生对平常一些书写习惯的正确养成,也教育了学生在书写中保持正确的姿势,可以不断使自己的身体更加健康发展,为今后的生活、工作中养成美好的身姿奠定一个基础。

二、从学生的书写过程入手,对学生进行汉字形态美教育

在学校的书法的教育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学生的笔画笔顺书写不规范,书写字迹潦草、书写间架结构不端正不合理等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我在平时的书法教学中,首先对学生笔画笔顺书写不规范,书写字迹不端正,书写间架结构不合理等现象进行指导纠正。在纠正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汉字在结构,通过让学生欣赏一些名家的字,规范的字的间架结构,指出汉字的字体结构上的合理使汉字具有姿态美。因此讲究奇正、疏密、宽窄符合比例,书写的过程只有做到规范、间架合理才能使每个汉字具有它应有的结构美、线条美、形态美,使人看了赏心悦目,如果每个同学能努力做好这些,今后自己在书写过程中就能不断培养自己好好审视每个字,是自己的审美能力不断提高,最终达到自己写的字让别人看了就是一种享受的目标。

三、从学生的书写总体布局入手,提高学生空间形式审美的感知力

随着学生书写的训练,学生的书写能力也不断提高,我发现了学生又存在一种毛病,就是单个字的间架结构不错,书写也规范流畅,单个字看起来漂亮合理,但学生总体写出来的一段文字却看起来不是很美观,这里主要包括字的大小不一致,笔画粗细不同,行款排列不整齐等现象,这就影响了学生书法作品的总体空间形式美。所以我就对学生进行了所有字的笔画粗细,大小一致,整体布局的章法等的空间形态美的教育引导。告知学生注意如纵排横列、连贯与错落等要体现着书法家的审美感知力。因此,通过整篇的书法作品的引导和欣赏教育,不断地训练,就可以不断提高学生对通篇书法作品的章法美等空间形式的审美感知力。

四、从字体的神韵入手,对学生进行审美想象能力的教育

书法是汉字书写的艺术,汉字是以形象符号为本源的符号,它有如绘画,来源于概括性极大的模拟写实。书法正是以汉字象形为基础,进一步推进了汉字表意上的观物取象的特点。在对学生进行汉字书法教学中,我能引导学生从书法名家书写的名帖汉字中,让学生细心品味每位书法家的汉字书写字体的神韵。通过书法家在汉字的艺术化过程中,为了求得书法的神情妙状,极力调动学生的联想力,从外部世界大胆地摄取物象,千姿百态。如王羲之的《兰亭序》共计三百二十七个字,逸笔天成,而且变化结构、转换笔法,匠心独运而又不毫无安排造作的痕迹。这样的基于资质超群,功臣力深厚的作品,被评“为天下第一行书” ,确实是当之无愧的。兰亭书法,符合传统书法最基本的审美观,“文而不华、质而不野、不激不厉、温文尔雅”。“内恹”的笔法偏重骨力,刚柔相济,点画凝练简洁;在书写技巧上包含了无数变化之道,仅一个“之”字就有十余种写法,在传统的“中和之美”的格式上成为样板。千余年来,历代文人多以《兰亭序》为标准,笔耕不辍。人们习惯地把书法家写《兰亭序》的水准作为衡量其传统功力的尺度。通过对这些书法名家的每个字的书写神韵的指导,理解。让学生知道汉字书写的每个成功的作品无一不是想象力幻化所致,因此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对汉字审美想象力的提高。

书法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书法的教育在促进学生获得美的熏陶、美的感染、美的享受,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增强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增强学生识别善恶美丑的能力都有着积极作用。

作者简介:吴会珍,南靖县龙山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书写小学教育
书写要点(十)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养成书写好习惯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书写春天的“草”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