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我国STEAM教育理念的美术融合课程初探

2018-08-27吴萍萍王燕

报刊荟萃(上) 2018年7期
关键词:美术课程STEAM教育反思

吴萍萍 王燕

摘 要:STEAM是美国政府提出的教育倡议,即加强美国关于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数学(Mathematics)跨学科方式综合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立足于国内实际的教育发展现状,许多国内研究者和团队对国内外教材、创新理念进行了重构,开展了STEAM教育一系列本土化的实验性研究,STEAM将STEM加以升级;它能让孩子们把所学的科学、技术、数学、工程等科学与艺术结合起来,并通过艺术的方式来表达。在此背景下,中国教师如何利用“美术”这一学科的独特作用,在学生初入校园的小学阶段就为学生搭建一个网状、立体的知识网络,将美术与其它学科的知识、技能和素养在小学课堂里面进行整合,开展基于真实问题解决的探究学习和基于设计的学习。最后本文分析了STEAM教育发展本土化的阻碍,对STEAM教育在我国国内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STEAM教育;Arts;美术课程;反思

一、对STEAM教育理念的追本溯源

STSTEAM与STEM已经被中国的教育界很多学者所熟知,很多一线教师都对此开展来研究与教学工作。对于STEAM教育理念的一般理解,STEM加Arts等于STEAM,艺术提供一个不同的通道,帮助人类了解复杂发社会。STEAM教育是近几年国际科技教育领域新兴的研究和实践范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接受。STEAM教育关注对科学知识的解释,科学探究的实践,以及工程设计的结合。以美国为首加拿大、韩国、以色列等国的学校在国际上已逐渐掀起一股STEAM教育热潮。因此,变革教育组织形式、建设科技创新类新课程、培养具有综合科技素养和深度创新能力人才的教育新范式——STEAM教育,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一种全球性的科技艺术教育战略。

二、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美术课程的设想

美术融合课程定位是以艺术领域内的学科融合和艺术融合其他学科构建课程体系;是基于真实情景项目化探究性学习开展教学;以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和21世纪技能为目标;积极应对保护文物、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德树人等我国当下教育诉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助力。在美术融合课程里面,Arts在某一项具体的学科当中他是融合自身领域内的学科,Arts是一个大艺术的范畴,或者说它融合其他一些学科而不仅仅是现有的一些美术,艺术只是起到一些美术作用或者说是一个辅助手段,在我的理解里他是一个三维的坐标轴,即艺术诸多门类、其他学科及当下的教育诉求。这三个方向都是可以无限扩展的,因为任何学科以及教育诉求都具有动态性和拓展性。我们融合课程的项目式学习分别是在三个轴上找到一个定位,建立一个立体的虚拟空间。

三、反思:基于STEAM理念的教育现状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STEAM在我们中国开展的如火如荼,并逐渐在国内发达地区盛行。但在这一现象后面,却反映出了诸多问题:国家层面没有相应的政策指导;STEAM教育仅局限在创客教育、综合实践课等非学科化的教学形式中等。而我国美术课程的学科教育,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美术课程在学校的地位极微,有人甚至曾言,如果学校教师资源及课时安排不匀条件下,首先被拿掉的就是美术,地位可见堪忧。而现有的美术课堂,教师习惯于用讲授法,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而大部分学生在面对新的美术知识的时,缺乏学习兴趣和自主思考的能力,无法用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但是我们冷静下来分析的话,就会发现当中或多或少有以下几个问题。

(1)如何将STEAM理念普及化,在教育体制内或者公共领域内常态化,这需要深入研究和实践。

(2)现行的教育停留在对科学实验或教学内容的拼凑,这是目前很多STEAM教育的诟病。

(3)Arts明显处于弱势,部分STEAM课程基于技术类课程的幵发,如3D打印机、Scratch编程等,是从数学、物理、科学等科目开始的。这样的发展方向,不利于STEAM教育在中国教育普及化。

在准确理解STEAM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充分分析我国国情(社会、政治和教育现状等因素),考虑STEAM在我国的落地问题,急需要开发一些系统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课程。

我国相关研宄与国外研宄的差距:

(1)我国目前部分相关的教育研宄还是停留在对国外相关研究的探讨层面。

(2)我国部分中小学教师,对STEAM教育与STEM教育的区别还没有完全区分开,没有完全理解STEAM理念,甚至没有听说过。

(3)中小学实践工作者对STEAM教育相关课程的研发,由于没有相关理论的支撑,无法对课程进行系统地思考与建构。

四、期待与建议

开发一个课程需要做很多事情,期待与建议设计灵活的课程体系,开发适合我国国情本土化的教学案例。建立多元的施教者团队:若要培养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实现STEAM教育目标,教师队伍的建设就是重中之重。首先,我们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有效推进STEAM教师的师资培训;其次,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专门的师资培养,设相关专业培养STEAM教育的人才。我国的师范教行通常都是分科培养.因此缺乏綜合类课程教学的师资,设相关专业培养STEAM教育的人才。能够有效解决STEAM教师队建设问题。要搭建开放的课程体系,建立好评价体系,开发评价工具。最后,我们需要STEAM教师在实践中提升自我,STEAM教师只有不断尝试探索STEAM教育才能对其教学进行反思,改进教学。我国美术课程中有大量案例和课程资源值得STEAM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研究,笔者相信STEAM教育将给我国美术课程教学带来新的活力,让我国美术教育改革呈现出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甘方诚.巧用微课,助力小学美术课堂——基于微课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探究.新课程,2017,12.

[2]史颜君.基于STEAM理念的初中物理课程设计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论文.2017,6.

[3]余胜泉,胡翔.STEM教育理念与跨学科整合模式.开放教育研究,2015,21(4).

作者简介:吴萍萍(1992—),女,研究生在讀,主要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猜你喜欢

美术课程STEAM教育反思
建构主义视域下的STEAM教育探析
STEAM教育在科学课堂中实践与思考
基于大数据对STEAM教育进行师生互动研究
创客文化背景下的STEAM教育开展
以生为本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研究
中等师范学校美术课中的素描教学研究
对小学低年龄段的学生如何进行设计意识的培养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