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职地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构建

2018-08-27葛金铭

报刊荟萃(上) 2018年7期
关键词:核心学科技能

摘 要:建设学生的核心素养现在已经在我国的教育中得到落实,核心素养的建设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关,是学生以后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保持终生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有效保障。本文通过对中职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的了解和分析,提出了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构建核心素养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地理教学;核心素养;构建策略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力度,要求学校开展核心素养的建设。从本质上来说,核心素养是一种能力。[1]它主要是针对过程,注重在过程中的感悟和体会,对与结果重视程度较轻,它是一个终生可以持续发展的过程。它是一种最关键、最有必要的共同素养,它可以综合知识、技能以及态度来优化个人和社会的价值,最终实现“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的目标的关键能力。总之,核心素养不管是对于个人还是社会来说都有重要意义。

一、地理核心素养的概述

地理核心素养是学校进行地理教学时应该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它是指学生在进行地理学习后形成的一种心理品格。地理核心素养的理解可以从人地协调观、地理时间能力、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四个方面来理解。[2]首先,人地协调观的概念是指人们对人与地理之间关系的正确价值观。它可以更好的协调好人类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其次,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实地考察、地理实践活动等一些需要实际操作的活动时,所具有的行动处理能力。具备地理实践力可以对人们进行观察、理解地理环境的能力提高有所帮助。再次,综合思维。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了自然、人文、政治以及文化等众多要素的综合性学科,它不仅研究自然地理环境,而且还涉及对社会的政治文化、人文关系的研究。最后,区域认知。地理学科特性中就包括区域认知,区域认知是分析地理过程,理解地理规律的重要手段。这四个方面组成了地理的核心素养。

二、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构建

中职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构建需要根据中职院校的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人才社会需求以及地理学科的特点来进行地理核心素养的构建。

(一)掌握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

地理学科是最贴近人类生活的学科,它不仅涉及到自然,而且还涉及到人文与社会,掌握地理和地理基本技能的基本知识对学生的各个方面都有好处。首先,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识。中职院校的学生应该掌握的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自然地理方面的知识。学生应该了解宇宙环境、地球月球环境以及地球上的地理风貌等基础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二是人文地理方面的知识。包括世界的人口变化、城市化发展、农作物的分布等等众多的基础人文地理知识;三是区域地理方面的知识。包括认识区域特征的方法、归纳区域特征能力、认识区域差异的方式以及理解区域环境和人類活动关系等;四是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对当前的地理学科主要涉及的技术手段,包括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以及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的相关技术原理和应用的范围、领域应有所了解。其次,掌握地理基本技能。中职地理教学中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地理技能一般分为两大块:一是包括图标技能、计算机能、归纳技能、空间视角等客观技能,二是包括综合分析技能、观察技能、调查技能以及想象技能等主观技能。其中,因为综合性和区域性是地理的两大特征,所以,其中,学生掌握综分析技能和空间视角技能尤其重要,学生可以利用这两种技能对地理学科以及现实的地理环境问题加以分析和解决,深刻理解地理环境的特性和地理学科的内容。掌握这些技能对构建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非常有帮助。

(二)体验地理学习过程,掌握科学方法

中职学生的地理学习相较于其他学校来说,不仅关注地理理论知识,而且更加的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所以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探究以及合作学习。用这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在课下,要要求学生积极的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双管齐下的方法让学生在上课和课后探索学习地理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再运用学习到的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来解决问题,最终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三)以地理学科为基础培养学生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在地理教学中,老师要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进行积极引导[3]一是可以通过学习地理知识,了解宇宙环境、地球运动等基础知识树立正确的宇宙观,二是通过了解全球的环境气候与发展问题,了解智力环境的必要性等方面来加强自己的全球意识。三是通过了解人类的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和对环境的影响,认识到社会发展与人口增加是必须与地球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了解人类只有利用科学的方法、合理利用自然条件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果只是一味的追求经济的增长,那将会导致环境的恶化、资源浪费、枯竭,最终是会导致经济的衰竭和停滞。所以要要求学生再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发展观。四是需要学生通过对不同区域的环境、发展以及人文文化来了解现在我们生存的世界,增强学生的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和适应,提升学生的精神体验层次,培养学生的国家情怀、民生意识等。

三、结语

总而言之,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构建,是未来地理教学中必须要进行的阶段,将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取代传统的知识传授体系,这是未来地理教学中需要改革的方向,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经之路。在现在的中职地理教学中,要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向靠近,这样对中职地理教学会有所帮助,对于整个教学体制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姜雷雷.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研究[D].聊城大学,2017.

[2]李红.高中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与培养策略[J].教育探索,2016(05):29-34.

[3]邓明红.构建和培养高中生的地理核心素养[J].地理教学,2015(23):15-18.

作者简介:葛金铭(1965—),男,满族,辽宁宽甸人,学士,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等职业教育地理教学、高中地理教学。

猜你喜欢

核心学科技能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拼技能,享丰收
“超学科”来啦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