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型教学法在独立学院英语视听说课程中的应用

2018-08-27郭赛

报刊荟萃(上) 2018年7期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独立学院

摘 要:任务型教学法在我国英语视听说课程中的应用成果斐然,但独立学院有其自身的特点,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也会略有不同。本文分析了独立学院英语视听说课程及其特点、任务型教学法及其优势,探讨了任务设计原则,任务型教学法实施的三个阶段,以及在这三个阶段中教师承担的不同角色,以便更好地调动独立学院学生的参与感和积极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独立学院;英语视听说;教师的角色;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独立学院英语视听说课程及其特点

英语视听说课程是综合了英语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综合性技能训练课程,并结合音视频等数字媒体技术训练学生的英语听力和表达能力。视和听是一种输入的手段,而说能将输入的内容进行输出,将学到的知识得以迅速转换和应用,有利于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是学习一门外语的有效途径。独立学院的英语视听说课程上起来难度较大,主要因为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应用能力不强,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一)独立学院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高

面对一门陌生的语言,学生的词汇量不足,语音语调不够规范,语言表达不够地道,文化背景比较陌生,加之听力材料的语速较快和时长较长,都会成为学生对英语视听说课产生畏惧心理和畏难情绪的原因。这种畏难情绪会削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对英语视听说课程望而却步。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调动起独立学院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达不到教师期待的课堂效果。

(二)独立学院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不强

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语言应用能力参差不齐,对于对语言综合性技能要求较高的实践课程很难在课堂上做到从输入到输出的无缝衔接,学以致用。而语言学习是以输出为目的的,让学生在短短的一堂课中将课上学到的知识转换出来并应用于实践,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说这样的要求可能会高于他们本身的语言能力,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

(三)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教师在英语视听说课堂采用反复播放音视频——让学生做练习——教师核对答案并进行讲解点评的课堂模式是较为传统和机械的,很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选用的材料学生不感兴趣或难度较高,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很难参与课堂教学。学生成为学习的被动参与者,很容易被分散注意力,导致一些学生看了很多遍视频仍然听不懂。

二、任务型教学法及其优势

任务型教学法是“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驱动,将学习语言形式、掌握语言技能、发展语言能力融为一体的英语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交际过程中通过完成预先设定的任务来掌握语言知识。这种方法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交际任务,注重听说能力的提高,有利于营造外语学习的氛围。

(一)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它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和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來体现教学的成就,任务型教学模式把语言运用的基本原理转化为具有实际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在任务中完成语言性学习,进行语言性操练,通过做任务的方式,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当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学生在做任务的过程中,锻炼了发散性思维,不拘泥于英语的表达形式,因为学生首先要思考如何才能完成任务。该标准强调在语言能力的学习应该在做中学,在体验中学,在实践中学,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任务型教学法的优势

任务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主讲的授课模式,让学生主动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思考,积累词汇、背景知识和表达,通过合作讨论、调查、报告等形式,深化对任务的理解,努力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英语来做事情,提升了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技能。团队合作的形式,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让学生学会倾听不同的声音,在团队中学习和成长。任务型教学的评价模式也关注学习的过程,生生与师生之间的讨论、交流、评价和建议,可以让学生从同辈中学到其他同学的优点,也能通过观察别人的不足之处来反思自己是否存在同样的问题,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

1.任务设计原则

任务的设计不能随心所欲,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便学生更好地通过完成任务来培养合作精神和语言能力。

2.真实性原则

任务设计首先要具有真实性,任务场景的设计应当来源于生活实际。任务越贴近现实生活,实践性就越强,学生越容易理解任务,高效地掌握知识,增加完成任务的兴趣和自信心。

3.可操作性原则

任务的难度要适合学生的英语能力。教师应当根据课程目标和要求,围绕特性的交际环境,设计可操作性强的任务。任务设计得过难,会打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任务过于简单,学生很难在任务中锻炼英语技能,因此要视学情而定。

4.连续性原则

连续性原则要求教师在设计任务的时候考虑不同任务的先后顺序、难度、复杂程度、任务之间的关联性。通常任务设计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推进。前期任务的难度低一些,有助于学生建立团队之间的合作默契,任务的成功会给学生带来成就感,激发学生继续参与后续任务的热情。后面的任务应当更加深入,提高难度,让学生团队在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中紧密配合,锻炼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5.趣味性原则

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考虑任务的趣味性。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任务,容易和学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创造性思维,引起学生的兴趣,产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动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任务中,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视听说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视听说课堂中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教师分别承担不同的角色。

(一)任务实施前

任务实施前,教师选择设计适合学生水平的任务,介绍任务及要求,并通过活动借助视频、音频、文本等形式补充学生在任务中会用到的词汇、表达以及背景知识,并向学生展示和任务相似的成果,让学生充分了解任务。任务设计要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将不同的教学环节串联起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教师要考虑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学习能力,选择或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生感兴趣的任务。任务实施前,教师是任务的组织者和发起者。

(二)任务实施中

学生在看视频、听音频、找资料的基础上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任务。每个小组要将研究的结论在班级里以视频、音频或幻灯片的形式进行展示和汇报。任务实施中,教师应当对学生的表现做详细的记录,以便根据记录在任务实施后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能完全放手不管,应当观察学生是否完全按照要求完成任务,是否需要帮助和支持,教师应当适时提供帮助,对学生进行引导。任务实施中,教师充当观察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三)任务实施后

教师在任务实施后教师以主持人和评价者的身份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反馈和评价,并提出有效建议。教师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一一解答,补充相关词汇和句型,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点。应当坚持多元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语言和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展开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以及教师最終评价,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差异化的评价。

四、结语

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任务型教学法有其先天的优势,使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任务型教学法能够将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学习的重要技能有机结合,尤其适用于独立学院英语视听说课程,改变沉闷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使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得到综合的提高。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思维和合作能力,降低了学生对学习英语视听说的恐惧,在愉悦的氛围里轻松掌握语言技能。教师也可以任务型教学法为基础,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结合其他有效的教学方法,综合提高独立学院学生对英语视听说课程的兴趣和英语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吕京.英语任务型教学法的有效实施[J].中国教育学刊,2010(6):53-55.

[2]张彩萍.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1):27-2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郭赛(1991—),陕西咸阳人,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翻译和大学英语教学。

注:本文系2017年北京市教委“人才培养-大学英语”项目(《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框架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代码PXM2017_014202_000017)的部分成果。

猜你喜欢

任务型教学法独立学院
任务型教学法在韩国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任务型教学在农业院校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任务型教学法在中职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关于新时期独立学院基层共青团组织引领青年工作的思考
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