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与Seminar教学法相结合的模式在大学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2018-08-27张明涛杨涛

报刊荟萃(上) 2018年7期
关键词:翻转课堂信息化教学模式

张明涛 杨涛

摘 要:信息化环境下的大学需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来适应时代发展和要求。翻转课堂和Seminar皆是打破传统的输入式教学方法,是适应时代要求的教学方法,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该文尝试将两者结合起来并探讨运用在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中的可行性及其教学环节设计,最后指出在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化;Seminar;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一、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通信、互联网、数据库、智能终端等技术的发展加大信息化的进程和应用,与过去相比,人们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更加容易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知识,提高生活、工作、学习效率,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过去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手段相对比较少,教师除了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外,在见识及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占优势,两者间产生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大,所以传统的课堂教学相对比较容易组织和实施,教学效果也比较显著。由于网络和智能终端的迅速普及,当今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手段多样化,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越来越小,甚至趋于对称,导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师逐渐失去优势。在这种信息化的环境下,大学必须进行教学改革,与时俱进,提高教育质量。

二、翻转课堂和Seminar教学法适应信息化环境的要求

翻转课堂教学是近几年来欧美国家越来越多的学校接受和实施的一种教育教学改革方式。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教师乔纳森·伯尔曼(Jo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将屏幕捕捉软件录制的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讲解传到网络上以便帮助因各种原因导致缺课的学生进行补课。由于效果显著,引起全球教育界广泛关注、完善和应用。

发展完善的翻转课堂能够重新调整课堂内外时间,将学习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学生能够更专注研究解决某个共同关注的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理解。教师不占用课堂时间来讲授知识,这些知识需要学生在课前自主完成学习,他们可以看视频,还可以在网络上与同学们讨论,可以在任何时候查阅所需的资料。教师能有更多时间与每个人进行交流;在课中教师可以进行快速少量的测评,解决问题,促使知识内在化,然后再总结和反馈。

Seminar教学法(中国谐音译为习明纳,意译为研讨课)产生于19世纪柏林大学,后被发展成一种基本的教学模式与制度,并相继被欧美日等国家大学引入。学生在某一老师的指导下,针对某一课题结成小组,在大量调查研究基础上与老师自由进行学术探讨,其核心是充分挖掘课程参与者的学习潜能,最大限度地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互动,从而深化对某一主题的认识,实现学术交流的最佳效果,真正达到“学有所获、教学相长、日学日进”的教育目的。

翻转课堂和Seminar教学方法有优于传统教学方法的特点,被国内外很多大学所采用,是能够适应当前信息化环境下对学生培养的要求的。

三、两者结合在HRM专业学生培养中可行性及教学环节设计

(一)可行性分析

结合本校人力资源管理(以下简称:HRM,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探讨翻转课堂和Seminar教学方法实施的可行性。在大三上学期,学院要求每一位指导老师带领一定数量学生到企业中参观学习开展认知活动,让学生们亲身体验了解企业是什么、运作过程等。大三下学期的暑假结束后,要求学生就专业中的某一话题或问题写一份学年报告,然后提交给自己的指导老师。大四的上学期的期中开始到第二学期的4月份底为毕业论文撰写修改期。在以上几个过程,这些学生都是在一位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每一位专业老师是精通于某一个领域或研究方向的专业人士,有的老师精通薪酬管理与设计、有的精通职业生涯管理。而我们HRM专业的学生除了要扎实学习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每个人也会有自己喜爱的某一方向(招聘、薪酬管理、培训等)。这就为实施翻转课堂和Seminar教学法提供可行性条件,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环节设计

具体的做法,我们让学生在大三上学期,甚至是大二下学期开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研究方向的教师作为自己的指导老师(需要公开老师详细的研究领域或方向等信息),在选择教师过程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赋予学生的选择权。根据本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和学生的数量,每一小组学生人数10位左右;超出人数范围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面试来选拔学生;没被选到的同学可以再选其他教师,或者学院与同学进行协商,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理想的指导老师。在以后的认知活动到毕业论文完成都是可以在这位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这与之前的做法在结果上是一样的,但是在形式上却完全不一样,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提高其学习动机和积极性及主动性。

翻转课堂也是一门专业课程中就某一或几个话题、问题进行研讨的教学活动。那么翻转课堂是否也可以在本文刚才讲的把一个学级的学生分为不同指导老师的学生小组(Seminar)中实施呢?这是本文的第二个创意点。具体翻转课堂的做法:把这10位同学(首批大三学生小组)视为一个小班,像传统的翻转课堂做法一样就某个问题或话题展开研讨(上课频率可以定为一周一次)。次年第2批小组(新大三学生)成立后可以與首批小组(变为大四学生)共同上课,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将2个小组合并为1个小组。具体的上课过程:在每周一次的教学活动(课堂中)可分为前后2段,前段为大四小组,后段为大三小组,或每小组隔周一次;在课中轮到大四小组研讨问题时,大三小组可以倾听学习也可以提问发言(还是以当事小组为主);当轮到大三小组研讨问题时,大四小组因为在基础知识等方面优于大三小组,大三小组提出的问题可以由大四小组回答,教师起修正、补充、总结的作用。③紧扣学生的学年论文及毕业论文,可再将每一小组的10位同学根据不同的研讨话题、问题等分为2-3个研讨小组(Seminar),上课过程与上面第1和第2的过程一样。④学生从大二开始就进行分组,参加到大三、大四的教学活动中,让其通过一学期的倾听为进入大三正式的教育活动做准备。

以上Seminar和翻转课堂两种方法相结合的做法就是突破传统的由一位教师通过Seminar方法将一门课程中的班级分为几个小组,而是一个学级的学生根据学生学习兴趣或研究方向自主选择指导教师,2-3个不同学级学生在共同的指导教师指导下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方法一起上课,相互讨论、学习。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能力,专业的性质要求突出实践教学,所以在选择研讨问题上,教师引导学生紧扣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的主题进行,具体做法:从大三认知活动伊始,教师或学院可以跟被参观企业(公司)协商好(也可以由学生自己联系),根据需要可以多次拜访调查,通过学生对其企业的研究分析找出企业的优缺点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据此写成自己的学年论文甚至毕业论文。在这些学年论文考核及毕业论文答辩中,也可以邀请企业相关人员,因为当事企业人员更加了解自己公司,所以对学生的学年论文或毕业论文的评价更加公正客观。

综上所述,描绘翻转课堂与Seminar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设计图及教学过程(图1)。

四、结束语

Seminar和翻转课堂教学法都是适应信息化环境要求的教学方法,本文创意地将两者综合起来探讨如何运用到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教学中,是一次尝试性创新,根据需要还可以运用到其他专业中。Seminar和翻转课堂教学法,特别是翻转课堂教学法毕竟是一种新型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虽然多数院校的师生对此了解一些,但是相对来讲还是比较陌生;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活动比传统的课题教学更加复杂且高级,对学校、教师和学生要求比较高,因此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需要学校政策和技术上的支持、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等,还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方征.Seminar教学法在教育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144-145.

[2]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20-25.

[3]董黎明,焦宝聪.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应用模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108-113+120.

作者簡介:张明涛(1982—),男,汉族,山东青岛人,博士研究生,讲师。

杨涛(1985—),男,汉族,安徽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

基金项目:重庆工商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人力资源特色专业的创业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6302。

猜你喜欢

翻转课堂信息化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