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模式在老年男性患者术前无痛留置导尿的应用

2018-08-27张玮洵

交通医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苏醒尿道麻醉

张玮洵,李 倩

(南通大学1医学院;2附属医院麻醉手术部,江苏226001)

手术前患者进行无痛留置导尿是一项常规操作,但是老年男性患者存在前列腺肥大、尿道狭窄等因素,又由于心理方面的因素,虽然进行了无痛留置导尿,但患者仍可能因为对导尿流程的不了解而产生恐惧,发生反复插管、血尿、疼痛、尿道刺激甚至尿道损伤等。此外,男性患者留置导尿有更大的几率发生麻醉苏醒期躁动,带来额外的伤害[1]。为了更好地给患者带来舒适化的体验,我们在为老年男性患者进行无痛留置导尿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形成了一整套护理模式。本文选择2016年6月—2017年12月于我院行术前无痛留置导尿的老年男性患者60例,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行术前无痛留置导尿的老年男性患者60例,排除术前合并泌尿系统疾病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年龄(65.75±10.72)岁,对照组年龄(66.76+11.01)岁。两组患者在各项基础资料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接受传统的无痛留置导尿护理模式,术前由护士常规访视患者,并向患者告知手术中留置尿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无痛导尿的操作流程,使患者充分理解并且接受,术前导尿均由参加手术的医生完成。

1.2.2 观察组:在传统无痛留置导尿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模式。主要包括:(1)术前该手术巡回护士访视,向患者解释无痛导尿的概念及方法,调节患者的心理,使患者处于最低焦虑焦躁程度,身体各项重要生命指标处于平稳状态。(2)手术前巡回护士给予患者连续的心理帮扶,热情迎接患者,在术前准备间做好沟通、解释和宣教,在患者生理和心理状态达到最佳的时候进入手术室进行手术。(3)在等待手术的过程中与患者交流,加深患者对于无痛导尿优势的理解,取得患者的进一步信任。(4)导尿操作均由巡回护士配合医生进行。按照老年男性患者留置导尿术操作指南严格消毒,避免感染的发生。导尿过程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如果患者有羞耻感,则应温和安慰,再次向患者解释无痛留置导尿操作的流程,稳定患者的心态。操作手法轻柔,导尿管插入后看到尿液再插入少许,确保导尿管在膀胱不产生扭曲,随后气囊充水保证稳定固定。

1.2.3 尿道润滑剂:大量循证医学和临床对照研究证据表明,利多卡因胶浆具有良好的表面麻醉和尿道润滑作用,能减轻患者的尿道不适和刺激感,因此选用此麻醉剂作为两组的尿道润滑剂。先用利多卡因胶浆充分润滑导尿管,随后将利多卡因胶浆用注射器匀速缓慢注射进入尿道,同时稍微提起阴茎,并轻柔压迫尿道口,等待2~3 min,胶浆产生麻醉效果后再插入导尿管,其余操作流程同普通留置导尿。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全身麻醉前导尿的患者与全身麻醉后导尿的患者比较,后者在苏醒期各个时段发生尿道刺激症状的几率明显提高,甚至会产生严重的不耐受和躁动表现,引起生理和心理状态的不平稳,对患者苏醒期的安全造成危害[2]。因此我们选择麻醉前导尿作为两组无痛留置导尿的操作方式。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1)对两组患者无痛留置导尿前后的基本生命指标(如舒张压、收缩压、心率等)进行持续不断的监测,并比较其变化。(2)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留置导尿过程中疼痛程度。按照WHO四级疼痛程度分级,0级为完全无痛或稍感不适;1级为轻微疼痛,患者可以忍受;2级为明显疼痛,但可忍受疼痛;3级为剧烈疼痛,无法忍受疼痛,大声呼叫。(3)两组患者均在苏醒时、苏醒后5 min、苏醒后15 min进行躁动RS评分。躁动RS评分标准:0分,安静合作无尿意;1分,进行吸痰操作时患者有肢体活动,或患者苏醒后有尿意;2分,没有操作刺激的情况下即产生肢体活动,患者苏醒后有明显尿意,但无需外力按压控制;3分,肢体挣扎剧烈,具有强烈的尿意,需要外力按压控制。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和组内差异性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或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留置导尿前后主要生命体征比较导尿前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留置导尿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与导尿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留置导尿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高于导尿前,且均高于观察组留置导尿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留置导尿前后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留置导尿前后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比较(±s)

心率(r/min)观察组 30 导尿前 124.7±4.8 81.4±3.8 82.9±5.5导尿后 125.3±5.2 82.6±4.0 83.4±5.1对照组 30 导尿前 123.9±4.6 81.6±3.5 83.0±6.1导尿后 131.9±4.0 88.1±3.8 91.6±5.2组别 例数 时间 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

2.2 两组患者麻醉前留置导尿过程中疼痛程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麻醉前导尿过程中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麻醉前导尿的疼痛等级比较 例

2.3 两组躁动RS评分比较 在苏醒时、苏醒后5 min、苏醒后15 min,观察组和对照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RS评分 分

3 讨 论

我们在对于对照组的观察中发现,如果在患者对导尿没有完全接受,身心没有处于最佳状态进行常规无痛导尿操作,加上尿道部位有极为密集的神经末梢存在,留置导尿操作所造成的刺激会产生疼痛和不适感,反射性引起尿道括约肌强烈收缩,引起插管疼痛,阻力增加甚至造成尿道黏膜损伤,由此进一步加重患者生理和心理波动。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模式下,术前患者均能愉快接受无痛导尿,身心放松,大大减轻插管时的疼痛刺激感觉,非常有助于手术的进行[3]。

本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由于没有进行术前心理建设,导致患者心态不够稳定,增加了机械刺激引起的疼痛,导致插导尿管时血压明显升高,心率显著增快,与观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优质护理模式无痛导尿术相比于常规无痛导尿术,对保证患者插管期间的生理状态平稳和减少对于尿道的机械损伤都有重要作用。本研究还表明,观察组手术苏醒期各个时间段的躁动程度均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麻醉前使用优质护理模式无痛导尿术可以提高患者对尿管留置的接受程度,从而减少患者的挣扎扭动引发的尿管脱出,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4]。

优质护理模式下的无痛导尿术虽然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波动,但由于老年患者通常存在多种基础疾病,外界刺激易引起明显的身体状态变化,因此还需要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

手术室巡回护士在手术前对患者实施的优质护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减少了患者在手术中出现生理和心理波动,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此外,在优质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能运用心理学、伦理学的相关知识和方法,科学有效的持续进行患者的心理建设,大大增强老年患者对无痛导尿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使其处于适合手术的平稳状态。因此,在临床上对手术患者应用手术室优质护理模式下无痛留置导尿技术,符合患者安全舒适手术的需求,体现了医务工作者以人为本的的工作理念[5]。

猜你喜欢

苏醒尿道麻醉
植物人也能苏醒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绿野仙踪
陌生的尿道肉阜
会搬家的苏醒树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
女性尿道憩室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