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引流量相关因素研究

2018-08-27黄建平陆飞伟刘宗宝

交通医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吸烟史分级流量

黄建平,钱 辉,陆飞伟,刘宗宝

(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手足外科,江苏215600)

跟骨骨折在临床上常见,占跗骨骨折的60%~65%,致伤的主要原因是高空坠落,致残率较高[1]。根骨骨折后足弓的生理形态和结构发生较大改变,严重影响患者行走功能。目前临床上治疗跟骨骨折最常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2],由于手术区域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若术后护理或引流方式不当,极有可能造成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甚者会导致皮瓣坏死,内植物外露。运用术后负压引流的方式,能明显减少局部炎症刺激,有效促进肉芽生长[3],还能防止患者由于皮下渗出物聚集而形成血肿,对降低术后切口并发症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跟骨骨折患者,通过对患者术后引流量的分析,探究影响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引流量的相关因素,为防治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跟骨骨折患者68例中男性38例,女性 30例,年龄 18~70 岁,平均(47.5±4.6)岁;ASA分级Ⅰ~Ⅱ级50例,Ⅲ~Ⅳ级18例。纳入标准:(1)Sanders分型为Ⅰ、Ⅱ、Ⅲ、Ⅳ型新鲜闭合性跟骨骨折[4];(2)术后无切口感染发生。排除标准:(1)严重心脑血管病;(2)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3)病理性骨折。本研究已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手术方法 手术前抬高患肢,局部冷敷,主被动活动各趾,促进消肿,待骨折周围肿胀消除、皮肤起皱后行跟骨骨折手术。采用硬腰联合麻醉,生效后使患者侧卧。在患肢大腿根部放置气性止血带止血,沿足跟外侧做L形延长切口,长度约12 cm[5]。依次进行骨膜下锐性剥离,保护腓浅神经及腓骨长短肌腱,显露跟骨体及距下关节。复位骨折,植骨,钢板螺钉内固定。皮下及皮肤逐层缝合伤口,置入负压引流管引流。所有患者术后伤口均给予常规的抗感染和消肿处理,同时抬高患肢以防止形成静脉血栓[6],切口处按时换药。记录患者每日引流量,当引流量≤20 mL/d时拔除引流管。术后15~20天患者恢复良好,拆除缝线,指导患者定时复查并进行相关康复训练[7]。

1.3 观察指标 68例患者术后切口引流量,平均引流量为(250.40±45.50)mL,以引流量中位数(250.40mL)为界值,分为引流量增加组35例和为增加组33例。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ASA分级、糖尿病史、吸烟史、高血压史、身体质量指数(BMI)、血白蛋白、淋巴细胞比例和入院至手术时间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数数据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同引流量两组各指标比较 不同引流量两组患者ASA分级、BMI和吸烟史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不同引流量两组各指标比较 例

2.2 多因素Logistc回归分析 应变量设为是否发生引流量增加,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吸烟史以及ASA分级均是导致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引流量增加的危险因素。

表2 影响术后引流量增加的多因素Logistc回归分析

3 讨 论

目前治疗跟骨骨折最常采用的方法是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但是由于局部解剖结构的特点,如果护理不当或术后引流不当,很易发生切口感染,甚至对跟骨形态结构的恢复产生不可逆的影响。如何有效降低跟骨骨折手术后切口并发症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8],分析导致患者引流量增加的危险因素十分重要[9],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本研究通过对术后引流量的分析,旨在探究导致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引流量增加的因素。

本研究单因素分析显示,BMI、吸烟史以及ASA分级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进行多因素Logist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该三项指标均是影响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引流量的危险因素。本研究中29例BMI≥25 kg/m2,其中20例(68.97%)引流量增加。肥胖型患者由于皮下组织脂肪较多,导致供血量减少,易引起脂肪液化坏死,对患者切口的愈合产生负面影响[10]。另外,较厚的皮下脂肪也会扩大术中组织损伤的程度,延长引流时间,增大引流量增加的风险。本研究中ASA分级Ⅲ~Ⅳ级患者18例[11],其中15例(83.33%)引流量增加。ASA分级越高,患者病情越严重,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恢复的难度越大,发生切口感染的风险越高。应密切关注ASA评分较高的跟骨骨折患者,加强护理,重视引流量变化,采取相应的治疗和干预措施防治感染的发生[12]。吸烟患者38例,其中25例(65.79%)引流量增加。由于香烟中含有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对胶原蛋白数量和结构造成不利影响,降低患者的免疫功能,收缩血管,减缓血流速度,从而减缓切口愈合速度[13]。

综上所述,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以及ASA分级均是影响跟骨骨折患者引流量的危险因素。术前应加强对肥胖、ASA分级Ⅲ~Ⅳ级、有吸烟史患者的医疗护理,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防止术后并发生的发生。

猜你喜欢

吸烟史分级流量
冰墩墩背后的流量密码
张晓明:流量决定胜负!三大流量高地裂变无限可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分析
如何筛选肺癌的高危人群?
寻找书业新流量
COPD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探析
分级诊疗路难行?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胎球蛋白A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