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高职衔接的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8-08-25邹小梅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7

物流科技 2018年8期
关键词:校企岗位物流

邹小梅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7)

1 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体系不衔接。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训练项目脱节、断档。对于中职升高职的学生来说普遍存在专业理论课、文化课学习困难,技能操作课相对容易。而高职文化课程和专业理论课程偏难,在专业课程毕业设计和英语学习中尤其明显,有些基础课程在中职已经学过了,再重复学习就提不起兴趣。

1.2 人才培养目标不衔接。根据大量已建立物流专业的职业院校进行调查,发现中等职业学校和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基本一致,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中等职业学校阶段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现场操作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符合高端技能人才培养的特点。

1.3 专业核心课程内容不衔接。鉴于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的不衔接现象,在专业核心课程内容上不衔接的问题尤其严重。按照中高职两个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中高职阶段的专业核心课程内容出现大量的重复,这对教学课程内容的连续性、逻辑性都有一定的影响。

1.4 缺乏一定的办学条件。在我国,高职院校开设物流专业的时间并不长,很多院校并不具备物流专业的办学条件,实训场地简陋缺乏,师资力量薄弱,开设物流专业仅仅是因为市场上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非常大,招生生源比较充足。根据中高职职业技能教育的要求,物流专业的教学开展尤其是技能训练项目课程的开展离不开物流的基本设施设备,这就使得很多院校的教学偏重于课堂理论教学,有悖于中高职职业教育的初衷和目标。

2 现代学徒制在中高职衔接中的必要性

2.1 现代一二三产业发展迫切需要技术技能熟练人才。一是现代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技术技能人才缺口大,现代化、智能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迫切需求技术技能熟练人才;二是一线企业迫切需要提升毕业生适应岗位需要的能力,缩短岗位就业距离;三是生源整体下降导致动物医学、新能源汽车等部分专业招生困难,优质生源难以保障;四是目前高职毕业生就业创业质量不高,转岗流失的比例增加。为了解决高素质技能技术型人才短缺、部分专业生源不稳、专业情感不深及人才流失等问题,迫切需要推行现代学徒制。

2.2 新常态下的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改革创新。现代一二三产业的企业生产技术更新快,校内实训条件及资源无法实现与实际生产同步更新,教学内容滞后于行业企业需求,学生技术技能不能满足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度不高,毕业生缺乏企业文化认同,专业思想不牢固,缺乏爱岗敬业的思想准备,导致毕业生达不到出口畅、就业旺的理想景象。现代学徒制变“学校单主体”为“校企双主体”育人,按照企业需求,“因企因岗施教”,有效实现了专业与产业、课程与岗位、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徒培养过程就是员工培训过程,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实、技术技能新、工作经验足、职业素养好,能更好地满足行业企业人才需求。

学校依托于农村经营管理专业群的物流管理专业2010年开始与三一重工签定校企合作办学协议,连续多年合作举办了订单班。2016年与京东北京、武汉和湖南分部开始校企合作办学,实施订单培养。同时2016年开始又与湖南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开始战略性合作,顺丰公司在学院投资建立了一个配送终端实训基地,并签订了校企生三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协议。

2.3 构建招生招工一体化机制。学徒制在“2+3”五年制中高职中招生,学生在中职第四个学期参加高职院校的中高职转段考核,合格者自愿报名、企业招聘面试办法,组建现代学徒制班,校企双方共同完善学院招生录取与企业用工一体化的“双身份”招生招工制度,校企共同制定和实施招生招工方案。与企业签订学徒制培养协议,按照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要求,明确每个学生的“学校学生”与“企业学徒”的“双身份”。通过学生规范学院招生录取和企业用工程序,签订学生与企业、学校与企业两份合同(或学徒、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三方协议),明确学徒的企业员工和学院学生双重身份(对于年满16周岁未达到18周岁的学徒,须由学徒、监护人、学校和企业四方签订协议)。学生根据专业方向主动选择学校指导教师和企业师傅,签订师徒协议,明确各方权益,校企共同管理学徒。

3 基于中高职衔接的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3.1 构建“双核驱动、四段培养、交替轮岗”人才培养模式。“双核驱动、四段培养、交替轮岗”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由学校物流管理专业与联合培养的企业共同完成,遵循校企交替培养,以职业核心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为双核驱动,完成“职业素养、职业基础能力、职业岗位能力、职业综合能力”四阶段的能力培养模式。“双核驱动、四段培养、交替轮岗”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双核驱动、四段培养、交替轮岗的人才培养模式

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中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承担育人责任,共同承担风险、共同培养人才,而不再割裂地培养。中职和高职培养各有特点、相辅相成。首先,中高职院校与企业一起决定人才培养的目标。根据企业的相关岗位,培养学生配套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岗位操作技能,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其次,中高职与企业三方共同制定物流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研制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协议,通过中高职梯进式教育方式,进行人才培养。

3.2 人才培养标准建设。在研制专业教学标准的基础上,中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制定试点专业的课程标准、岗位标准、企业师傅标准、质量监控标准及相应实施方案。基于中高职衔接的学徒制人才培养标准建设,为明确中高职与企业双方的责任与分工,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双方共同制定以下几方面的人才培养标准: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徒选拔标准、教学质量监控标准、轮训岗位技术操作标准、核心课程标准等,这些标准的制定需要中高职衔接学徒制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不断完善。

3.3 中高职院校共同开发建设课程体系。根据职业教育规律以及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实际工作能力要求,按照企业实际情况和作业流程确定相应岗位(群),对照企业工作岗位的要求,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中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建设基于工作内容的专业课程和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

3.4 中高职院校共建课程资源。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内容,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建设课程资源,依托学校信息中心,以课程为主要表现形式,以素材资源为补充,中高职院校与企业三方高效统筹共享教学实训资源。加强对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规划,建立教学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开发中高职融合统一的教务选课系统,形成一个中高职师生信息贯通共享的云平台。

猜你喜欢

校企岗位物流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