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草药防治鱼病实践与探讨

2018-08-24刘东升李侃权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4期
关键词:中草药探讨

刘东升 李侃权

摘 要: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是我们水产工作者和养殖户共同研究的课题,在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降低养殖饲养成本,达到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是大家的共同目标。本文作者通过几十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山区中草药防治鱼病的经验,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关键词:中草药;鱼病防治;探讨

山区中草药资源非常丰富,不仅品种繁多,而且数量也非常大,是防治鱼病的天然“药库”。开发中草药防治鱼病潜力大,前景好值得倡导。

一、中草药防治鱼病的常用方法:

1、浸泡法。将采伐到新鲜的中草药捆扎成把,堆沤在进水口处让其药液慢慢流出,达到防治鱼病的效果。如:每亩鱼池平均水深1米用鲜苦楝树枝叶15--20公斤扎成捆,浸泡池中7一10天换一次,连续3一4次;对治疗鱼类因车轮虫,隐鞭虫,锚头鳋等引起的病有良好的效果。

2、 泼洒法。将采伐到的中草药果或根切碎、晒干;然后按比例放水用焖火煮沸后再煎熬10—15分钟,将药煲出味后连渣带液全池泼洒。如:每立方池水用2--4克(干)的五倍子;把它捣碎后加水煎汁 (按1公斤五倍子加4公斤清水的比例煮,煮开后熬15分钟),连渣带汁全池泼洒。对防治青、草鱼的细菌性烂鳃、赤皮、白皮等病都有良好的作用。

3、投喂法。将中草药捣碎或煎成汁与饲料拌和投喂的方法。如:每50公斤鱼用大蒜头250克捣烂后加10克食盐拌2公斤饲料,混合投喂连续3—6天;或用菲菜5公斤切碎加100克食盐充分搅拌,然后投入食台上连喂3—6天可有效地防治青、草鱼的肠炎病。

二、中草药防治鱼病的效果特点:

1、特效性。采用中草药防治鱼病,有时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些药治疗鱼病有其独特的疗效。例一:平远县甲鱼养殖场有口面积2亩均1.5米深的池塘,养有体长6—8厘米的淡水白鲳鱼苗2万尾,2016年11月10日发现该塘的鱼苗有许多游泳迟钝,浮于水面,集群绕池;病鱼体表出现大量粘液,在水中呈白色状,捞出后见体表与口内部有许多白点;病鱼不摄食。是典型的小瓜虫病症状。我们开出处方,按每亩水面均1米深用100克干姜片加入250克干辣椒计算(煮法:先将干姜片再加2公斤清水煮开二次后,再加干辣椒粉熬10分钟);然后,连渣带汁兑水10公斤全池均匀泼洒,每天一次,连续2天的办法治疗,结果11月14日全池病鱼治愈;完全可以取代硝酸亚汞治疗小瓜虫病。再如:每亩水面均1米深用大黄粉2公斤,加水5公斤煮沸后熬8分钟左右,连渣带汁兑水全池均匀泼洒,每天一次,连续2天,可有效治疗鱼类细菌性的白头白嘴病和烂鳃病,其独特的效果是目前其它药物难于取代的。

2、无禁忌性。至目前为止还没有中草药对某种鱼类在适量范围内忌用(或使用非常敏感)的报导。如:放养了淡水白鲳鱼苗的池塘,禁用有机磷类药物杀虫;但可用大茶叶(胡蔓藤),每亩用30—40公斤,扎成数束散放在塘中,一星期后大部分虫可杀死,且对其它鱼类无影响。

3、无抗药性。天然中草药以其独特的抗微生物和寄生虫的抗菌、驱(杀)虫的作用机理,不易使水生动物产生抗药性。例二:我县上举镇一农户,有口面积约400平方米水深均1.0米的池塘,养有400只平均个体400克的甲鱼,2016年6月15日突然发现有个别甲鱼不食不动,伏于食台或岸上;捞上检查发现病甲鱼在背、腹等处长出1—2个脓包;有个别脓包较大,表皮胀破,黄白色的内容物散落于水中,留下一个空洞。是甲鱼疖疮病的症状,我们要求养殖户:首先在养殖池中用松树枝叶每10—15公斤捆成一把(每亩水面均1米深用30—40公斤),放入池中沤水;其次,用新霉素每日20—40毫克/公斤体重,拌饲料分2次投喂,连续使用3—5天。结果一星期后治愈此病。

三、中草药防治鱼病成本低、取材方便 山区水产养殖户用中草药防治鱼病其成本比用市场上所购的渔药要低许多。例三:平远县黄花陂种养场有一口面积8亩水深均1.5米的家鱼池塘,2017年7月28日发现有个别鲢、鳙、鲫、鲤等鱼颌部、口腔、鳃盖、体侧和鳍条基部局部轻度充血,食欲减退;有些病鱼眼球突出,去皮肌肉充血,腹腔内有黄色腹水,肠道内充气且含稀粘液,鳃色浅。初步诊断是细菌性败血病,我们开出处方要求养殖户:以每亩池塘水深均1米计,取干烟叶100克,加入1.2公斤的开水,浸泡6—8小时后,兑水全池泼洒(每次量),每天泼洒一次,连用3天,结果8月3日病鱼大部份治愈;其成本价不过5.0元/亩。而同样的池塘用商品渔药制剂,如用强氯精或渔用出血停等其成本要10.0元/亩左右;使用成本高出50%。而且山区各地中草药到处都有,不用专门到市场上购买,省钱又省工。

四、中草药防治鱼病安全、毒副作用小

中草药具有天然性。它的化学成份虽然很复杂,但这些成份大多保持了各种成分结构的自然状态和生物活性,这些物质原本就是地球上生物机体的组成和维持生态平衡不可缺少的物质,因此保持了其天然性。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用于鱼病防治,大多数残毒和副作用都小。如:大叶桉、马尾松、马齿苋、灯心草、鱼腥草、野菊花、蒲公英等只要按其安全的量浸泡使用,至今都还未发现有不良发应的报导。

中草药也具有多功能性。每种中草药具有数种甚至上百种的微量元素组成,除易测出的常规有效成分外,还有尚未测出的未知元素和生物活性成分。如中药黄芪所含的微量元素就有14种之多,按药效学的构效分析:一种成分产生一种作用而言,天然中草药的多功能性就不言而喻了。实践证明: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业的应用,确实具有化学合成药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可避免化学合成药的各种弊端;其残毒少、副作用小,对人体健康无不良影响的特性,是以后发展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应用的一个方向。

五、中草藥防治鱼病的存在问题

使用中草药防治鱼病具有很多优点,但也有不足之处。

1、缺乏科学、统一的标准作为指导渔药生产的依据。

2、药性较慢。尤其是用浸泡法治疗鱼病,待中草药的药液浸出后才开始生效,需要一定的时间。

3、易妨碍捕捞操作。中草药用浸泡法防治鱼病,容易在池塘中留下残树枝冠,影响捕鱼作业;所以使用树枝叶浸泡来防治鱼病的养殖户,必须捆绑好树枝和勤捞残渣,才能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总之,中草药预防鱼病既可少花钱、少耗工,又可减少鱼病的发生,具有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中草药探讨
三味中草药 消炎效果好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中草药来源的Ⅰ类HDAC抑制剂筛选
脑筋急转弯
中草药在缓解夏季猪热应激中的研究应用
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结缘中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