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块化教学"在中职计算机实训课中的应用尝试

2018-08-24常光辉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4期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

摘 要:本文在分析了目前职业教育课程结构不合理、教学内容滞后等现状的基础上,根据职业教育的目标以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自主化的班级管理"模式,让学生养成基本的职业素养。教学中积极探索模块化教学解决方案,通过举例模块化教学在计算机实训课程应用的课例,诠释了职业教育"以项目为载体、工作任务引领、行动导向"的教学改革理念。同时,指出该项目教学法具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加工,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等优点,可以很好的在中职计算机实训课程中应用和推广,为现代职业教育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范例。

关键词:自主化管理;模块化教学;计算机实训课程;教学内容组织

一、现在职业教育对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

现代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越来越注重学生的技能和实践。同时,职业院校的发展一直强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其专业设置也必须贴近市场的需求,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然而,就目前职业教育的教育现状而言,仍然存在种种弊端,主要表现在:设备与师资不足,教师专业技能水平不高,教材知识结构老化,学生所学知识滞后等。这种弊端,在中职学生的计算机实训课程上尤为明显,致使学生所学知识零散,结构不系统,面广而厚度不足,毕业生很难满足企业用工的需求。为此,现代职业教育的变革越来越考验着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课堂教学。同时,学生对于企业的需求没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未曾感知真正的企业工作环境,缺乏职业素养,也就是不能按照所布置的任务,独立自主的完成任务,缺乏独立自主和自主化的管理意识。

二、 模块化教学在中职课堂中的可行性分析

模块化教学法,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以岗位任务为依据确定模块,以实际岗位工作的完成程序为主线,又称之为“任务模块”。它可以将相同或者不同的学科教学内容进行加工组织,形成一个带学分、可检测、具有限定内容的教学模块,每个模块都是以岗位任务为依据,以应用能力为出发点进行设计的,当学生修完相应模块后,就应该能够获得相关方面的能力。从以知识输入为导向(Input- Orientation )的教学理念的“哪些内容我要讲授” 变成 以知识输出为导向(Output-Orientation)的教学理念的“哪些能力学生通过学习应该获得的”。公开化和灵活化的教育方式,使得模块化教学越来越受教育理论工作者及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的青睐。

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计算机实训科目教学都是以教材为参照组织教学,每门课程分为若干单元,每单元有不同的例题去“阐述”相应的知识点,教师日常的教学基本按照教材顺序逐一讲解,学生只是一味的完成一道道题目。看似学生掌握了所有的知识点,但由于没有系统地训练项目,学生很难将所学知识迁移到实际的应用中,更不用说来处理现实中的问题了。鉴于此,我们全完可以让学生自己按照任务书来组织自己的课堂行为,采用模块化教学来优化课堂,将教材的知识内容加工成相应的模块单元,每单元的内容兼顾课本知识和企业需求,用“岗位工作任务”作为主线,贯穿课堂,学生在分层递进的模块知识学习下,养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模块化知识的整理和加工过程中,补充专业技能,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1.需求调研,形成教学模块:教学活动开展之前,教师要进行岗位职业和技能需求的分析,根据岗位职业操作技能的需要,进行教学分析和教学设计,以此来组织知识内容形成教学模块;

2.模块细化,形成知识结构:课程的模块化设置要强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够用、实践”为主。大致划分为:基础知识模块、行业技能模块、科学前沿信息模块。

3.教学改革,围绕任务驱动:具体的教学实施环节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模块化教学,讲究任务驱动,整个教学环节完整,任务由浅入深,注重知识的衔接和升华。整个教学学生自主自由学习,教师辅助引导。

三、模块化教学在计算机实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举例

中职的计算机实训课程采用模块化教学,会产生以下优点:①增强了内容的灵活性;②便于实现不同层次教学阶段的内容衔接;③采用综合模块,促进知识之间、知识与技能之间的沟通;④通过模块的合理组合,便于形成一定职业岗位所需人才的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以下通过具体的计算机实训课程的教学案例进行说明。

四、反思

自主化的班级管理模式迁移到课堂中,模拟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模式,以任務为导向,采用模块化的教学模式,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模块化教学在中职计算机实训课程中的应用,能够使得原本零散的课本知识得以加工和整理,形成贴近岗位需求的教学单元,教学围绕特定的主题单元,注重知识的衔接和升华拓展,让学生在逐个任务模块的驱动下自主学习,并能够及时检验和反馈自己的学习成果,这些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知识的掌握和进一步学习打下较好基础。同时,在模块化教学的开发和组织过程中,也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周志明黄伟九:《模块化教学改革探索》,《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2年09期

[2]邢大伟:模块化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013年12月

作者简介:

常光辉(1985—),男,汉族,陕西富平人,中学二级教师,任职于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工作 。

猜你喜欢

模块化教学
《旧机动车鉴定与评估》模块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项目驱动的旅游规划课程教学模式重构
模块化教学在钳工实习中的运用与探索
“模块化教学”在篮球选修课中的研究
关于机械基础课程模块化教学探索
采购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商务策划》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浅谈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模块化教学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独立学院大学物理课程体系调整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