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8-08-22徐丽仙

读写算 2018年7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有效性课堂教学

徐丽仙

摘 要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成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而建立一种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7-0232-01

一、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师对学生采用“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无视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在中考化学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所以,呈现出来的课堂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即使对某些知识点产生疑问,也没有向老师提问和提出自己意见的机会。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长时间下去也会挫伤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要想真正落实初中化学新课标教育理念,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改进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客体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以此来获取较高的教学效益。

二、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化学是一门逻辑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深入地思考和实践,而就目前来看,初中化学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许多学生和家长认为化学没有语文、数学、英语重要,加上化学本身的知识点较多,需要严谨的逻辑思维等,使得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教学观念陈旧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部分教师不能深入挖掘教材,教学还停留在教教材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把教科书当成了唯一的教学资源,紧紧地根据教科书的内容进行教学,没有一定程度上知识的延伸;另一方面,教师只注重知识而忽视化学能力的培养,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追求学生化学成绩上的提升,这也是学校对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评价标准,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大部分是针对考试,学生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对于学生化学实验以及化学应用方面却一筹莫展,严重制约着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二)受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课堂教学未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由于应试教育观念的深远影响,化学教学活动的过程成了化学基础知识与技能忠实而有效传递的过程,教师只充当着既定知识内容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只是既定知识的接受者和吸收者;化学课堂中教师只是在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内容,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学习程度等方面都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因此,学生始终在被动学习的状态下接受学习,学习失去兴趣,整个课堂成为单纯的知识大杂烩,教师没有让学生进行必要的思考和探究,学生的主体性参与不够;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影响了学生知识的构建和能力的提高。

(三)学生自身对化学学科的认识不足

学生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比较重视课堂听课而轻视课前预习、归纳、整理;重视作业练习而轻视总结提炼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了解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及化学学科的特点而忽视自身学习化学的兴趣。这种对化学学科认识的不足,使得学生接受化学课上的“一言堂”教学,并对课堂知识死记硬背,而没有形成对化学学习的热情,没有习得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较低,课堂参与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对于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认识不够,技巧掌握不娴熟,影响课堂参与深度,导致课堂教学低效。

三、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一)激发学生兴趣是化学有效课堂的前提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够激发人的巨大潜能,只有让学生对化学真正产生兴趣,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才能让学生自觉地进行研究从而创造新知识。例如,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时,教师可以先做几个实验,如:“白纸显字”“清水变牛奶”“烧不坏的手帕”等一连串有趣的现象,让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获得体验,感受到化学世界的神秘,燃起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创设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氛围

积极地创设教学情境,通过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捕捉学生的兴奋点,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让整个课堂更加自由、活跃,更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教师可设计精彩的引言、化学故事、科学家事迹、化学问题辩论、化学在生活中的贡献等等情境。

(三)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新课标要求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过程中,就应把学生纳入到教学中来,让学生参与策划教学进程,并听取学生评价和反思课堂教学的意见,这样就实现了课堂“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体教学。让学生参与策划教学进程并提出课堂教学意见,既符合课堂教學的实际情况,又高度尊重了学生的学习需求。

总之,新课标对化学教学的要求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功能,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有效性课堂教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