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生共读,共同成长

2018-08-22阮乌笑

读写算 2018年7期
关键词:提升阅读能力

阮乌笑

摘 要 在网络时代,在信息漫天飞、种种电子读物频频出现的今天,能捧书静读似乎成为一种奢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让学生爱上书籍,爱上阅读呢?师生共读吧!做学生兴趣的引导者、培养者,成为他们的朋友;与学生一起共同探讨话题,同品读书乐,共同成长,帮助学生开启阅读之门。

关键词 师生共读;提升;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25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7-0082-01

在网络时代,在信息漫天飞、种种电子读物频频出现的今天,能捧书静读似乎成为一种奢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让学生爱上书籍,爱上阅读呢?师生共读吧!做学生兴趣的引导者、培养者,成为他们的朋友;与学生一起共同探讨话题,同品读书乐,共同成长,帮助学生开启阅读之门。

一、师生共读整本书的意义

(一)为儿童的阅读打下坚实的精神底子

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能积累大量的语言资源,汲取作品所蕴含的思想营养,逐步养成独立判断的能力,训练语言和思维,能为儿童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精神底子。

(二)开启了儿童的阅读之旅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同时,儿童具有非常强的向师性。師生共读整本书时,教师的示范阅读,与儿童的阅读世界零距离接触,成为儿童阅读推广人,能极大地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这样,教师就能为儿童走进文学的精彩世界领航,用阅读点亮他们的人生,用阅读开启他们的生命之旅。

(三)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师生共读整本书,不仅给学生尝试阅读整本书的机会,更拓宽了学生阅读的空间,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这一广阔的天地中成长。同时,整本书阅读让学生产生阅读的成就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外,阅读方法的习得需要在阅读实践中去发现、去总结,阅读习惯的养成需要在阅读实践中反复历练。整本书阅读的过程正是学生研习精读、略读、跳读等阅读方法的最佳平台,也是对学生学习毅力、意志的一次很好磨炼。

(四)有效地达成课程标准的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因此,在语文课程中应给整本书阅读应有的位置,旨在做好经典阅读书目的推荐、整本书阅读的指导以及阅读成果的分享、交流等。

二、精选共读书目,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低、中、高各个学段的学生在认知水平、注意力和意志、情感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异,他们对阅读的类型也有着不同的需求。教师要根据不同学段儿童的年龄特质,选择合适书目;从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中,选择有一定阅读坡度的作品。对低年级的小朋友而言,绘本是较为合适的选择。绘本的价值和魅力在于:它没有一句教条,却能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没有一丝说理,却能启发孩子的深入思考。中年级师生可共读《窗边的小豆豆》、《夏洛的网》、《爱的教育》等文学作品,读后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书中的人物形象、感悟书中渗透的主题、制作读书小报、创编课本剧、进行好书推荐、有趣的闯关比赛等等,大家兴趣盎然;高年级的师生可共读《草房子》、《城南旧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文学作品,中国古典名著也是不错的选择。用教师阅读的兴趣去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走进书海之中,感悟语言及生活,让学生不断成就美好品格,教师与学生共同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三、师生共读,丰富积累

共读一本书之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美文大家赏”、“读童谣、诗歌朗诵”、“故事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更自觉地积累优美词汇、勇敢地自由表达、整理文中信息;在长期的坚持下,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在感情朗读、分析理解、表情达意等方面,表现都比较突出。此外,鼓励学生进行“再创作”,抒写自己的读书感悟,比如低年级同学读完绘本《我妈妈》《我爸爸》之后的想象创作,中年级同学读完《窗边的小豆豆》之后,对文中人物形象的感悟,高年级同学读完《夏洛的网》后,对“友谊”“做人的道理”等的诗歌创作、读后感,提升阅读能力的同时,写作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师为学生及时引导点拨,推荐到校园“红领巾广播站”,为学生的文学创作提供展示台,学生以自己的作品“被播”为荣。“师生共读——读后交流——成果展示”让阅读良性循环,日复一日,学生们博采众长,汲取名家作品中典范的语言和独到的表达技巧,通过摘记文中的名言、佳句,背诵精彩的段落,把积累到的语言材料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不仅开阔了眼界,丰富了自己的文化素养,还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表达与写作水平。

四、师生共读,同享成长之乐

课堂上,师生共读,交流争论,共同成长;课余时间,学生在学校配备的楼道图书长廊、阅览室及班级图书角中,选择喜欢的图书自由阅读,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陪主人公一起着急、一起难过、一起忧伤、一起快乐。学生自主创办的以阅读为主题的墙报和黑板报,让大家在读书的氛围中得到熏陶和感染,教师与学生共同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在书籍中发现理想的栖息地。师生共读,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师生拥有更多更广的共同语言;师生共读,使教师变得更为充实与睿智,让学生不断成就美好品格;师生共读,让学生们热爱读书的兴趣更加持久,给学生带来了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乐园。可以说,师生共读,互惠互利!学生受益,老师受益,乐在其中!

五、师生共读,启迪思维

一个人知识的积累和人生视野的拓展,心灵和思想的成长,都离不开阅读,因为人只有通过阅读荟萃人类智慧的各种读物,才能汲取生命成长所需要的营养。《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师生共读,引领学生感受到书中人性的光辉,走进书中描述的世界,被一些情节或文字所打动,产生一个个久久思考的问题,将书中的思想移植到现实生活,被作家独特的构思、丰富的表达所折服,思维得以提升,精神受到熏陶。

师生共读,让教师在师生共读中感受美好的教育生活;让孩子们徜徉于书海,在快乐阅读中度过幸福的童年;让师生共沐书香,快乐成长,让每一个人的生命旅程因读书而精彩不断。

猜你喜欢

提升阅读能力
论新形势下政工干部的修养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如何提升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质量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刍议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