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安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模式探析

2018-08-21孟婷西安外国语大学

新商务周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垃圾处理西安市西安

文/孟婷,西安外国语大学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规模扩大、生活水平提高,城市生活垃圾飞速增加。数量庞大的城市垃圾已对城市及城市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而随着陕西西安近几年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方式及消费需求逐渐改变。垃圾的产生及处理问题越发棘手。不当的处理方式会进一步扩大污染源头。

1 西安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随西安市经济发展,近几年西安市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西安市2010—2015年城市生活垃圾清理量分别为237、265、287.32、290.76、359.37、359.16万吨,六年间增速为51.5%,年均增速为8.6%。同期西安市常住人口增速为11.2%,年均增速1.9%。与人口增速相比,城市生活垃圾增速高出了约5倍,这种不平衡的发展态势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制约绿色发展进程。且生活垃圾成分也发生改变。家庭垃圾中,纸、塑料、金属、玻璃等废物大大增加。

而西安市目前的生活垃圾处理方法并未与之前有较大提升,在末端处理上仍以填埋为主。西安市生活垃圾回收处理模式如下:

表1-1 西安市生活垃圾处理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西安生活垃圾处理方式虽“以旧为主”,但也“兼之有新”。因为现如今,简单分类回收已经不能满足经济物质发展的需要。初次回收时简单分类造成二次分类过程繁琐,费时费力,效率低下。西安大部分处理厂并不会将可回收利用的有用金属一一分离出来,“量多则埋”,“量多则焚”变成西安普通处理厂的普遍操作方式。

2 西安市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西安市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可归为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末端处理流程的缺乏以及奖惩机制的缺失。

2.1 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垃圾处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然而目前西安市尚未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指导垃圾分类收集。西安的垃圾分类并未制定法律法规进行强制性分类,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垃圾回收处理的难度、降低了末端垃圾处理效率。居民缴纳的垃圾处理费并不能有效约束其实际抛扔的生活垃圾数量,究其原因,一是在于实际缴纳的垃圾处理费用过低,目前西安市居民每人2元每月的垃圾收费无法对居民抛扔垃圾行为和自愿回收产生切实有效影响;二是在于垃圾处理费用未建立缴纳梯度,扔垃圾量多的居民缴纳的垃圾处理费与扔垃圾量少的居民一样。缺少价格的约束使居民丧失减少垃圾的意愿,“污染者付费原则”的初衷根本无法实现。

表2-1 西安市生活垃圾的收费标准

501—1000m2: 0.9元/m2•月1001m2以上: 0.8元/m2•月旅店业 3元/床·月集贸市场 零售摊位 1元/摊位·天批发摊位(含批零兼营)2元/摊位·天其它商业网点50m2以下 0.8元/m2·月51—100m2 0.7元/m2·月101—500m2 0.6元/m2·月501—1000m2 0.5元/m2·月1001—5000m2 0.4元/m2·月5001m2以上 0.3元/m2·月垃圾场(厂)向倾倒垃圾的单位和车辆16.5元/吨

2.2 垃圾分类标准滞后

国内将生活垃圾主要分为餐厨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等四类,此分类方式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已经滞后于当前社会发展,没有合理的垃圾分类标准,使得清洁人员也难以对垃圾进行准确分类。西安市目前并未形成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回收工作执行标准,严重阻碍垃圾处理的效率。

2.3 垃圾收集过程混乱

专用垃圾分类回收车并未普及。市民在投放垃圾时按照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分类投放,但是在垃圾回收时回收人员又将二者再次混合倒入回收车中,一并运往垃圾处理站,居民分类投放垃圾的作用被一次性抵消。

2.4 末端处理手段落后

这主要体现在西安市专项垃圾处理场数量上的不足以及未对垃圾进行细化处理。处理设施的不完善及处理为细分化,分类后的垃圾无法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应,资源回收利用的效果甚微。

2.5 缺少奖惩措施

缺少奖惩措施无法增强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使垃圾前端分类、回收再利用、后端无害化处理缺乏效率。

3 西安市垃圾处理新模式

针对西安市垃圾处理问题,政府和企业也努力推出了一系列解决办法,鼓励推行垃圾处理的实验点。目前为止,西安新模式的垃圾回收处理主要有两个试验点,一个是灞桥生态产区,一个是高陵区何村社区。其垃圾分类和处理的方式略有不同,但从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上看,成效显著。

3.1 新模式之一:垃圾分类之积分兑换激励制

在浐灞生态区垃圾回收试点小区,不同垃圾放入不同的垃圾箱。具体回收操作如下表:(见表3-1)

此种垃圾处理方式收效显著,截至2016年年底,“互联网+生活垃圾分类”新模式累计回收的资源为西安减少了近50吨填埋量。

3.2 新模式之二:高陵区智慧垃圾分类处理:

何村社区运用“互联网垃圾分类”理念,利用“物联网+互联网”两网融合技术,实现垃圾分类回收智能化。并设有智能垃圾袋发放机、智能垃圾分类箱、智能垃圾分类可回收箱等三大硬件设备,提高垃圾分类效率。

其余配套设施:智能垃圾袋发放机、智能回收箱、分类收集车、分类桶;阳光生物有机堆肥房、微生物机械高速发酵堆肥房、垃圾分类车辆停靠充电冲洗点、渗滤液收集存储池等分类终端处理设施。

表3-1 浐灞生态区垃圾分类的积分兑换激励制

何村常住人口2000多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约2000公斤,实行分类后,预计可回收约200公斤,堆肥1400公斤,垃圾填埋400公斤,可实现垃圾减量约80%。据官方数据来看,其垃圾回收收效显著。

4 台湾与西安垃圾回收处理方式的对比

我国主要有卫生填埋、堆肥法、焚烧发电、资源化综合处理(有机肥料和生物气化)。西安的垃圾处理方法也主要有以上四种。

表4-1 台湾与西安垃圾回收处理方式对比表

台湾与西安对于居民垃圾分类回收的激励惩罚措施不同,台湾主要以向垃圾基金会申领补贴的方式激励市民,而后续垃圾处理的方式也十分详尽细致。西安市实验点的激励措施主要是积分兑换小礼品,但并未大范围推广,后续垃圾处理流程也不规范。西安市也无法律惩罚措施来约束市民行为,主要以鼓励垃圾分类投放为主。那么台湾的激励措施是否适用于西安市呢?根据激励措施,能否加大市民垃圾分类的意识?

目前看来,台湾建立基金的方式不甚适用于西安地区。根据西安近几年的发展规划,西安以招商引资为主,希望以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吸引优秀的企业进陕生产开发,而台湾垃圾基金会的建立主要是由生产该种产品或零部件的生产商建立,西安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引资阶段,由此而产生的压力会转嫁给相关企业,不利于招商引资。而若是由政府补贴,会增加财政压力。而小额积分兑换礼品的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市民进行垃圾分类投放,且此方式无论是用政府财政支持还是用BOT模式都能降低激励成本。

5 对西安生活垃圾处理的建议

细化垃圾分类回收标准,指定分类细则。垃圾分类回收的标准也要进一步细化,早期的四类分法已经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使用专项分类垃圾回收车。否则从市民做起的垃圾分类就做了无用功,并不能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

鼓励垃圾处理的技术革新,建立垃圾循环利用体系,重视垃圾专项处理技术以及要合理的分配垃圾处理厂的资源配置。政清洁车的用油可以采用垃圾油地沟油等。)

明确相关政府机构关于垃圾处理的监督职责及责任划分范围,及时更新垃圾回收处理数据,接受大众监督。

建立垃圾处理信息反馈机制。西安垃圾处理信息缺失严重,西安垃圾处理的政策、具体计划、计划实施情况、处理成效等应及时网上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及为相关研究学者提供便利。

猜你喜欢

垃圾处理西安市西安
基于厨余垃圾处理实践活动开展生态环保教育的探究
西安2021
Oh 西安
THE NEW STRATEGIES OF ENGLISH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家乡
建筑垃圾处理现状及优化措施的研究
生活垃圾处理方法以及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分析
循环经济产业园,解码垃圾处理的“园区模式”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123的几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