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辩证逻辑训练对学生课题切入能力提高的有效性研究

2018-08-20竺科杰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6期
关键词:弊病切入点课题

竺科杰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中,学生课题的切入有着诸多弊病,导致在开展活动时浪费资源和时间,又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本文以辩证逻辑的基本理念作为支撑点,对学生进行相关的逻辑训练,经过三种不同层次的训练,促使学生更透彻地理解和剖析自己的课题选择切入口,提高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关键词】辩证逻辑;课题切入

一、背景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切口小,并且思考得深入,所开展的活动也就越真实有效,越容易得到收获和反思。反观当下在进行的主题活动,却有着诸多的弊病,常见的主题切入弊病有三点:

1.课题切入点广泛

学生受到年龄的限制,提问题比较宽泛,问题看上去不同,进行整合之后发现值得转化为课题研究的并不多。这样的课题切入点会在接下来的活动流程中,直接影响到学生进一步开展研究,没有考虑到活动的过程中人员的分配,研究的媒介,走访的对象,实践的渠道都会受到一定的阻碍。

2.课题切入点浅显

第二个出现的问题就是切入点过于肤浅。学生会因为实际的生活经验观察不足,或者是避免过于麻烦的研究活动,产生懈怠心理,从而得到较为肤浅的课题。很多课题可能得到答案的渠道较为方便,不具备一定的研究性和实践性,使活动过程中不能提升学生自我素养。

3.课题切入点空洞

学生真正经历的自我研究和动手实践还是较少,很多问题以想当然的方式进行提问,或者是因为学生有着“哗众取宠”的心态进行特别问题的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进行课题研究,很难得到真正的研究过程,很多技术上的手段和环境因素会限制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实践。

如何帮助學生更好地进行课题的切入,笔者结合专家建议和相关资料文献的指引,发现辩证逻辑训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思考课题的切入。

二、辩证逻辑应用

辩证逻辑会更强调实际,针对切入点太广这个弊病,辩证逻辑更强调具体的操作性和实际活动环节的统一,学生不只是对问题进行空谈,更是要结合实际生活考虑课题具体活动的可行性。而且更强调细节,针对切入点太浅这个弊病,辩证逻辑更强调每个细节的深入,学生的课题切入需要思考的不单单是方向,更要注重这个课题是否能继续细化,能细化到哪种层面,细化的内容是否具有研究性等。再次,辩证逻辑更强调预见,针对切入点太理想化这个弊病,辩证逻辑推崇的是“从已知的推出未知的”,因此学生对课题切入点的思考要站在是否能够达到目标的前提上进行反推。辩证逻辑能促使学生认清自己的已知能力是否能够完成未知实践目标。

辩证逻辑作为理论支撑,训练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来进行。

1.愿望解析训练——针对语言上的逻辑训练

愿望解析训练是利用对愿望的解析,来分析自己语言上的漏洞和生活经验的对比,分析客观存在的现象和其中的漏洞,精炼自己的语言,强化自己的逻辑思维。如挑刺学生的心愿,到底有什么不可行的地方。通过这样的对话使学生发现愿望经不起推敲。训练每周进行2-3次,按照“提出愿望——找到漏洞——完善愿望——重述愿望”的层次轮回。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语言逻辑逐渐清晰。学生会充分进行细节思考,显示出学生对于问题切口的思考愈加地细化。

2.行动目标解析训练——针对可操作性的逻辑训练

行动目标解析训练是针对一个已知目标进行合理的建议和假设,尽可能考虑到行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困境,添加合适的解决方案,或者提出有力的证据来进行行动反驳。开展方式为随机提出一件事情,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具体的流程和可能遇到的困难,在讨论和交流中解析整个流程的可操作性,需要借鉴的手段和人物。训练流程为:“提出行动——分析手段——完善行动或取缔行动”。

例如笔者提出去海洋公园进行游玩,如何达到这个目的。随着训练的深入,学生就逐渐开始提出更多的细节,天气情况;交通工具;票价如何解决;如何说服父母;公园开放时间;具体地点;用餐办法等的问题。

3.课题操作细节解析训练——针对课题研究的逻辑训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辩证逻辑训练第三层次——课题操作细节解析训练。这是在学生前两个逻辑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的更加严密的假想性训练。

训练内容为教师随机抽取一个他校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进行分级罗列环节,学生根据分级罗列环节进行细节填补。例如某个主题为“饮食与健康”,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具体内容的填补,在这些细节中有可能发生什么,需要学生做什么。在填补完毕之后让学生进行定向思考:这样的课题切入是否合理,可行性多大,可操作空间可以扩大多少,还有多少手段可以进行等。通过这样的训练,促使学生开阔自己的活动眼界,提高学生对活动多样性的认识,丰富自己的活动手段。

三、辩证逻辑训练对学生的提高和帮助

辩证逻辑分层训练对于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切入是有明显提高效果的,首先是根据主题提出问题更加有效,例如“毕业季邀请教师和父母参加的具体方案如何策划?”“毕业季如何用手工作品做出最值得留念的作品?”“毕业季中我们的心态变化情况的调查记录如何开展?”等。提出的问题开始从更具有操作性和有效性的层面来进行思考发散。其次是课题切入点切口更加严密,例如“对普通家庭小型汽车中安全座椅使用情况和事故发生危害程度的调查和研究”这个主题就更加细节化人文化,更加具有方向性,能够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探索。其三是活动结果更加具有可视性,也就是“从已知推出未知”。整个活动需要能够看到最后一步可能得到的效果。例如对“家政服务”这个大主题中的某个分支,学生最终努力达成的是“成功进入物业进行实际体验”这个目标,那么中间的环节就具备了良好的可操作性,在活动结束后对整个活动的心得体会也会更加理性和深入地进行回顾。

结语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能够提升学生全方位素质的课程,而在这样的课程中,如何让学生活动地更加有效率,如何提升的层次更多,值得教师长久探索和思考。根据辩证逻辑的理论,其实每一次的训练也是对教师自身的一种训练和提升,让自己为了学生的成长思考得更细腻,更深入,更实际。在不断的思考和探索中,笔者还将持续地寻找合适的切入点来帮助孩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赵总宽.辩证逻辑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

[2]彭漪涟.辩证逻辑基本原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陈梅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题的选择与确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09期:89-90

猜你喜欢

弊病切入点课题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乐凯工业探伤胶片弊病在线自动检测高速成像技术研究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新闻记者践行“走转改”的三个切入点
论网络玄幻小说的特点和弊病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建筑涂层几种常见质量弊病产生的原因与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