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2018-08-20蔡卓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6期
关键词:应收账款管理企业

【摘 要】 应收账款是伴随企业的销售行为发生而形成的一项债权。应收账款可以促进企业产品的销售,并扩大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从而增加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加速了产品实现销售收入的实现,也因此降低了存货积压及相关费用。但是,应收账款也同时被购货方无偿的占有了企业的资金,使企业的大流流动资金沉积在了非生产环节上,导致企业的现金短缺,严重影响了企业资金周转,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也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因此,企业应对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及对企业带来的影响要做好充分的分析,制定相关的应收账款管理办法,尽可能的避免应收账款的发生,对以往形成的应收账款及时的进行催款并收回,以此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减少应收账款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一、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收款不力,坏账比率高

企业盲目赊销,只顾着扩大销售,却忽视了货款回收。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现象比较严重,造成正常流动资金被大量的应收账款所挤占。由于没有强有力收款措施,企业坏账比率大幅上升。此时,为了维持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只好借助于银行贷款,而应收账款收不回来,就不能及时偿还贷款,甚至连银行资金也被逐渐转化成了应收账款。这种资金的不良循环,导致银行资金的大量沉淀,最终企业将无法生存下去。

(二)应收账款中的呆坏账确认不及时,给企业造成虚增资产的假象

由于有些企业对应收账款疏于管理,特别是有的企业还把应收账款作为调节利润的手段,因此主观上有意对已经成为呆死账的应收款项不及时确认,已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在账上长期挂账,不计提坏账准备,造成企业资产的虚增。

(三)企业的某些管理者和经营者缺乏经营理财的意识和观念

部分企业管理者和经营者注重生产经营工作,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做好经营理财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做到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只注重如何去借钱和花钱,没有对现有的资源和资金进行有效的配置和调度,致使企业产生了大量的应收账款,并且也不积极从加强管理的角度去清理应收账款,造成大量资金长期滞留在外,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和资金的有效使用。

(四)缺乏信用管理

大多数企业在销售过程中。不了解客户的资信状况,就轻易地将产品赊销出去,这就加大了坏账的风险。由于我国目前社会信用程度普遍较低,相当数量的企业或单位不能严格信守合同契约,而很多企业并未对此引起足够重视。

二、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意见与建议

(一)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

事前控制是在应收账款形成之前,根据企业发展规模、经营方向、市场行情年初制定切实可行的销售回款指标、货款回收率等指标,对应收账款及影响其回笼等有关因素进行分析,制定一套适合企业自身情况的应收账款事前控制制度,实行应收账款的计划管理,减少不合理应收账款的发生及坏账的发生。

提高产品竞争力。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必须重视市场调研,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发挥自身的优势,生产适销对路,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要求,让自身产品在销售中占主导地位,有目的的选择客户,减少对应收账款的占用,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建立科学合理的资信评价系统,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可以根据施工企业自身的特点设计一组具有代表性,能够说明客户信用品质、付款能力和财务状况的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如以往付款履约的情况、对方的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存货周转率等)作为信用风险评级指标,根据各项指标的重要性确定其相应的风险权数,然后对客户的资信进行调查,并对客户档案资料实行动态管理更新,从而调整企业策略。

加强企业人员的培训,提高素质。企业应加强财务知识的培训,使他们认识到资金对企业的重要性。还要进行信用销售知识的培训,以便使他们可以与信用部门通力合作。企业人员的提高,可以促进企业经济消效益的增长。

(二)应收账款的事中管理

1.加强合同管理

合同是企业交易出现问题时寻求法律保障的重要法律依据之一,因此,A公司必须书立完整的条款细节,订立规范的销售合同。销售合同条款必须包括: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标的,结算方式,数量和包装方式,质量,检验标准和方法,价款或者报酬及信用条件,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合同使用的文字及其效力等条款。另外,关于违约责任的约定,A公司可以选择使用收取定金或约定支付违约金。

公司需要与每一家客户都签订合同,对于双方签订的合同需要经过具有专业法律知识的资信管理部门的人员同意或经过经理同意后才可以盖上合同章。同时,合同章必须由专人保管,销售人员不被允许在不经以上人员同意的情况下获取合同章。

2.形成应收账款的责任管理,使每一笔应收账款都有人负责

建立赊销审批制度。从源头上遏止企业损失,实行“谁审批,谁负责”,对每一笔应收账款业务的发生都有明确的责任人,以便于应收账款的及时回收以及减少坏账损失。企业可根据自身特点和管理方便,赋予不同级别的人员不同金额的审批权限,各经办人员只能在各自的权限内办理审批,超过限额的,必须请示上一级领导同意后方可批准,金额特别巨大的,需报请企业最高领导批准。同時,责任制必须落到实处,各经办人员经办的业务应自己负责,与其经济利益挂钩,并要求其对自己经办的每笔业务进行事后监督,直至收回资金为止。

建立销售责任制,引入激励机制,实施奖惩措施。企业可以将货款回笼作为考核销售部门及销售人员业绩的主要依据,并建立指标考核体系,包括销售回款额、销售收入总额,货款回收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根据实际回收情况与清欠人员的工资挂钩。

总之,加强应收账款的核算和管理,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周转,甚至影响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企业应把应收账款作为一项长期的、制度化的工作来抓,使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力求将应收账款控制在合理水平上,把坏账降到最低。切实维护好本企业的利益,将损失降低到最小,也要更好的维护好客户与企业的关系,从而减少损失的再次发生。

【参考文献】

[1]黄建斌.加强制造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3):70

[2]董全娜.应收账款的管理研究[J].北方经贸,2015(7):149

【作者简介】

蔡卓,女,1976年6月生,本科学历,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中职会计。

猜你喜欢

应收账款管理企业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