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科学课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

2018-08-20王卫国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6期
关键词:科学教学

王卫国

【摘 要】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科学课堂教学无法完成许多的实验和探究性的问题。合理开发和利用课外资源,并进行主题实践活动,既延伸课堂教学,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在这方面的尝试。

【关键词】课外资源;主题实践;科学教学

一、引言

在一个技术含量越來越高的世界,公民不仅要具有阅读素质,而且要有科学素养。科学课堂教学是实施目标的重要途径,但科学教学应是开放的,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要向课外拓展延伸。初中学生好动好玩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事物,对事物的喜好常受情绪和情感因素影响,如果我们能利用课外生活中蕴含的课程资源,设计适宜探究的主题,能激起学生的学习需求,强化内在求知动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操作策略和实践

在近几年来,我校科学组教师群策群力,广开思路,开发了多个富有学校特色的系列活动模块,如探寻生命奥秘、保护湿地生态、踏访科学家足迹等模块,从七年级到九年级,逐层递进的设计主题实践活动,建立了以学校为基点,向课外辐射的活动网络,具体操作如下策略。

(一)效仿自然,设计分层活动主题

哲学家认为,万事万物的规律正是人类寻求自救的基本途径,效法自然,回归自然,应是教育的一种大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体验自然中成长,是孩子走向健康人生的活动保障。

对孩子来说,在植物园和动物园既能亲近自然,又能学到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我们可以选择植物园,展开一趟自然之旅,探寻生命的奥秘。

在七年级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动手学习(欣赏—构思—表达)。学生捡拾落叶,制作标本树,或进行“植物标本粘贴画”比赛,学生们发挥想象力,利用植物自然的纹理、色彩、造型,拼接出美丽的图画,做出一件件独特的标本。在欣赏、参与、动手的过程中,发现每一片树叶的不同,每一朵花儿的绚丽,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对八年级,可以开展体验学习(自然—体察—反思),如组织“探寻植物之美”之植物摄影比赛,利用相机,借助摄影这种艺术形式,通过表达植物自身之美,使学生亲近与观察自然,丰富美感、陶冶情操,增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意识,达到了艺术素养与科学修养的双重提升。

对九年级,我们可以以植物园为课堂,进行基于研究学习(课题—探究—表述)活动,考察小河、小溪、池塘、树林等小型生态系统,观察生物与其生活环境,找找生物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生物如何与环境适应一致,撰写成小论文,在班级中交流评比;或者有目的地采集一些生物,制作“生态球”进行比赛。

(二)兴趣引路,设计多元化实践活动

除了同一时间集体组织,第二课堂基地的活动也可以利用假期自主进行,我们可以依据学生兴趣爱好、科普场馆资源,自行设计或启发学生参与设计活动主题群,提供菜单让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激发学生兴趣主动参与,进行有一定深度的探究活动。

1.基于问题中心的实践活动

以南雁荡山为例,我们可以这样设计:

在每一框架下设计一系列相关的问题组,如在“地质地貌”二级主题下,可设计:

南雁荡山因何得名?地貌演变经历怎样的过程?有哪些证明南雁荡山沧海桑田变化的证据?南雁荡山未来变化的趋势将怎样?主要由什么岩石组成?构成岩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等等。

2.基于经验统整的实践活动

例如三垟湿地,以湿地生态系统为例子,可以设计“神奇的食物链”“湿地生态河水净化”“湿地的生命之网”等主题供选择。以湿地生物多样性为例,可以设计“三垟湿地常见被子植物调查”“三垟湿地常见鸟类考察”等供学生参考。

3.基于活动领域整合的实践活动

教师可引导学生设计跨领域的综合主题,全班学生共同参与该主题的研究。对于初次尝试者,也可借鸡下蛋,即利用相关科普场馆的网络资源,浏览或登陆场馆网站,获取活动信息,选择性参与。设计好主题后,我们可以编制出相应的活动指南,设计任务单,进一步细化活动内容,供学生参考,帮助学生自主完成活动。

(三)善用特色场馆,开展有效实践活动

1.静态展示为主的场馆,宜采用参观访问为主的活动方式

名人类科普馆展示科学家生平介绍其贡献,有利于学生了解科学历程,增进对科学理解。参观苏步青事迹陈列馆、科技馆就属于此类。通过讲解和观看图片资料和实物,了解桥苏步青生平事迹,同学们能感受到科学家的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科学精神,报效祖国的忠诚。能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了解科学家的工作,了解科学技术能对推动社会发展。

2.自然类场馆,宜采用以“主题探究”为主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如三垟湿地,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集城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

在湿地内设置了生态保护区和生态恢复区。入口处设湿地科普展示馆,园区内有三个生物修复池和一块湿地生态观赏区。对学生理解生态学基本概念,认识生态平衡和湿地作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态度等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是不可多得的课程资源。

在注意发挥各场馆特色,凸显其优势,为我所用外,我们也要兼容不同的的活动方式,根据活动方式分解主题,使主题活动的内涵更丰富。

三、实践反思

实践证明,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有意义地带着问题,主动参与课外实践活动,潜移默化中中将科学知识和理论在“做”中构建,学生科学探究与科学实践能力会得到增强。而课外实践活动的趣味性、互动性、多样性,使得抽象乏味的科学理论生活化,形象化,在生动的形式中得以落实科学知识,更加让学生充分体会科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从而真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袁运开等主编.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

[2]张廷凯,丰力.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指南[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

[3]李希贵.成长课堂——世界各国老师的七节公开课[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6

猜你喜欢

科学教学
小组合作在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