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三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2018-08-20刘培杰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6期
关键词:初三数学培养

刘培杰

【摘 要】数学中的定义、概念、公式最终都要应用到实际解题中,在教学实践中,许多学生能够理解基本的数学知识,却不能将其应用到解决问题中。因此,解题教学是数学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师对此要给予高度注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本文将从初三数学的解题教学实践出发,浅要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关键词】初三数学;解題能力;培养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首先要理解数学定义、概念、公式等基础知识,其次要学会将基础知识运用于具体例题中。解题是一种通过证明、推断、演算等方式寻求正确答案的过程,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例题求解、定理证明、逻辑推算、几何证明等都属于数学解题的重要活动,解题是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许多学生在学习了基础知识后,却不知道如何应用,数学成绩自然难以提高。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数学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强化解题训练,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基于此,本文将从初三数学的解题教学实践出发,浅要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一、重视基础理论

近些年,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中考试题越来越倾向于灵活化、新颖化,许多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考试中取得一个好成绩,于是将精力集中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上,让学生通过大量的习题训练来提高数学能力。然而,这一做法无异于舍本逐本。试题中所考察的更多是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历年的中考试题中,选择、填空等题型对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核占据了大部分。因此教师在解题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基础,只有帮助学生建构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够在解决类似问题时提高正确率。

例如,在一份试卷中有很多选择题就是考学生易错的知识点,比如说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黄金分割、众数、方差、特殊角三角函数值等的掌握情况,这些知识点虽然十分基础,但是学生的出错率往往较高。由此可见,如今的试题十分重视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部分题目可直接运用公式、定理、性质、法则解决,无繁难计算、证明,对教学有导向作用。教师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前提就是牢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只有地基打好了才能建筑更高的楼层。

二、善于总结规律

初中的数学题目相当复杂,但很多例题之间具有相似性,解题方法也基本相同。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许多学生为了应付繁忙的学习任务,通常都是埋头做大量的习题而忽视了做题的规律和方法,导致学生的解题能力无法得到提高,很多题做过一次之后就忘了,再次见到类似的题型时还是不知道该怎么解决。为此,在解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需要注意总结同类题型的解题规律和解题方法,并注重归纳和整理。

例如,一元二次方程式是九年级教学中的重点知识,在考试中经常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比如说这道例题:判断下列方程:(1)X=0(2)-2=0(3)2+3X=(1+2X)(2+X)(4)-3=0(5)-8X+1=0中,一元二次方程的个数有几个。这道题是一道选择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掌握。类似的题型比如说填空题:方程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多少,它的一次项系数是多少。这些问题实际上都是涉及到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知识,如何学生对基本概念有所模糊的话则不能很快得到正确答案。就一元二次方程的题型来讲,在选择题中让学生判断有哪些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题型有很多,学生要善于总结出这类例题的解题方法,如此在考试中就能够凭借规律迅速判断出正确答案,从而节约了考试时间。

三、注重思维培养

思维对于初中生而言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由于思维活动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复杂性,当人们遇到一个问题的时候会循序在大脑中形成一个思考模式,帮助人们观察问题、推理逻辑、寻找类似模式、考虑解决方法、证明过程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数学思维。有一个良好的、发散的、活跃的数学思维对于学生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数学思维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起整体的数学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迅速地做出判断和解答,还有利于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一个问题的不同解法。因此,在解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但是,思维是一种较为抽象的概念,教师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呢?思维的开发需要自身孜孜不倦的探索,因此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自主的学习、思考、分析和解决,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形成活性思维。

例如,在训练“圆例题”的解答中,教师布置了以下例题:在半径为1的⊙中,弦AB、AC的长分别为和,求∠BAC的度数。学生首先要根据所学知识解答该题,然后总结出做这一类题的规律和方法。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运用相关的规律和方法设计一道类似的题目,并写出解题的思路和过程。又或者,在做完一道题之后,教师发现这道题有很多同学出现错误,便让学生们先思考纠正,然后再请掌握了正确解法的同学上台为其他同学讲解这一道题。总而言之,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要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而不是遇到问题之后由教师一人讲解,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会被打击,学生也不能充分领会解题方法。

结语

在初三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解题能力是教师不能忽视的一个关键环节,因为只有具备一定的解题能力,学生才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数学问题中,简单地说学生才能在考试中获取一个好的分数。因此教师要注重从牢固基础知识、善于总结规律、培养数学思维等方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周进.例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J].初中数学教与学,2013(24)

[2]吴英.怎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J].语数外学习,2014(01)

猜你喜欢

初三数学培养
浅谈如何提高初三数学复习课的质量和效率
新课程下自主学习导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