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乘法分配律在小学数学简便计算中的运用

2018-08-20苏鸿彦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6期

苏鸿彦

【摘 要】当前,受到小学生思维定势、学生举一反三能力不足因素的影响,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教学存在不少问题。基于此,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积极运用乘法分配律,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计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乘法分配律;运用对策

乘法分配律是小学数学四则运算中的一个重要定律,对提升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相比较其它的简便运算而言,乘法分配律相对较难,包含了加减法和乘除法,学生如果对运算法则把握不准,则容易产生混淆,导致计算错误。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应当加大对学生计算的指导,通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计算、交流、总结分析等方法来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义和用法,培养学生使用数学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和习惯,并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本文结合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乘法分配律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索乘法分配律在小学数学简便计算中的运用对策。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简便计算教学存在的问题

简便计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技巧,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算。但是,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数学教师对简便计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简便计算的技巧等掌握不足,从而影响了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总结下来,小学数学教学中简便计算存在的问题如下:

1.学生存在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常见的一种思维习惯,由于这种“定势思维”的影响,造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一些题型有先入为主的思维习惯,从而造成审题不清,导致了错误的计算结果出现。例如,学生在学习乘法结合律之后,学生往往习惯于乘法结合律的计算方式,一旦教师给学生讲解一种新的计算方式,如乘法分配律,学生由于对相关的定义等了解得不是特别深刻,从而会导致计算上存在混淆,造成概念不清的学习现状。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一些学困生而言,面對各种运算规律:什么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等,往往会导致理解和思维上的障碍,容易将一些运算法则张冠李戴,学生对简便计算的相关定律缺乏甄别适用的能力。

2.学生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

对于数学的学习而言,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字敏感性格外重要。学生的这种数字敏感性,就如同在英语学习中的语感,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只是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如果具有较强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字敏感性,对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格外重要。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学生年龄特点的影响,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简便计算的相关定义和规律时,学生对一些简单的计算还是能够熟练掌握,在运算的过程中,也能够用简便计算的方式进行运算。但是,学生一旦遇到看似复杂的计算题目,就无从下手,不会利用积不变定律来挪动小数点。这样的计算方式,无形中增加了学生计算结果的错误率,影响了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

二、乘法分配律在小学数学简便计算中的运用对策

1.联系实际,情境导入

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课堂导入对于最终教学效果的呈现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借助生活问题进行情境创设,可以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有助于良好学习行为的发生,为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奠定了基础。众所周知,小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经验有限,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较弱,他们的学习活动表现出明显的形象性特征。乘法分配律本章节知识涉及字母,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些抽象,所以学生很难理解概括性的规律内容。在组织本次课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小学生熟悉的事物进行课堂导入,在熟悉的生活问题解决过程中感知情境激发学生探究乘法分配律知识的兴趣。教师可以在上课伊始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学校校际运动会需要购买统一队服,已知每件上衣25元,每条裤子35元,买这样5套队服,一共需要多少元钱?分别用两种方法计算,想一想两个算式的结果如何?

2.观察比较,概括规律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一步步利用设问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动机,促使学生有条不紊地进行思考活动,逐渐在脑海当中建构起数学模型。教师应扮演好引路人角色,为学生的思考活动指明方向,万不可占据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打击学生参与思考活动的积极性。数学新课程改革计划纲要指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要求,小学数学乘法分配律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思考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在对比分析中亲历数学模型构建的过程。在实施有效课堂导入的基础上,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两个算式进行对比研究,在比较分析中概括出乘法分配律的规律。学生通过计算(25+35)×5与25×5+35×5两个算式的结果,可以发现(25+35)×5=25×5+35×5。教师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提示:等号左边的算式有什么特点?等号右边的算式是怎么计算的,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学生在观察分析之后,可以发现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将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概括:将这两个算式当中的25、35、5分别用字母a、b、c 代替,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等式,即(a+b)×c=a×c+b×c,这就是乘法的分配律。

3.拓展训练,巩固新知

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本堂课所学习新知识的印象,教师还需要利用拓展练习,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乘法分配律知识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乘法分配律逆运算知识的习题,或者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应用题。

例如,判断正误题:

(1)2×(6+5)=2×6+5 ( )

(2)(25+7)×4=25×4×7×4 ( )

(3)35×9+35=35×(9+1)=350 ( )

总而言之,教师应该从乘法分配律的内在原理入手,在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发散思维,尝试利用自己的经验去解答问题,引导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使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

【参考文献】

[1]雷凤云.小学数学教学中巧用乘法分配律浅析[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3(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