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2018-08-20岑汉文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6期
关键词:教学手段学习兴趣高效课堂

岑汉文

【摘 要】数学课堂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场所,如何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是目前数学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课堂教学的效率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构建高效课堂,是初中数学教师的研究重点。本文从学习兴趣和教学手段入手,去探究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高效课堂;学习兴趣;教学手段

高效课堂就是用最少的时间让学生学到最多的知识。只有课堂高效,才能让学生更加快速地学好相关的知识。高效的数学课堂不仅可以让学生学的轻松,也能让教师教的愉快。它更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参与、全面发展。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很多事情就会事半功倍。因此,我在数学教学中要尽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科学、有效地创造生活情景,让学生在熟悉、有趣的数学生活情景中愉快地学习数学知识。只要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学生在课堂里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1.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刚开始学习数学时,并不一定会有明确的学习兴趣,往往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不断获得成功,从而尝到了甜头,亲自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最终逐渐形成了学习兴趣。所以在教学中,教学难度设计要合理,难度过低,对学生没有挑战性,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难度过高,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丧失信心,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在布置作业科学,不要千篇一律。我是这样布置的,先布置一道基础题,尽量保证每个人都会做。然后让大家尽量去完成一些中等题,再鼓励有能力的同学去挑战提高题。每次发回作业本时我都会先表扬完成中等题的学困生和挑战提高题的优等生,这样就能让学生每天都能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2.利用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的导入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实现高效课堂,就必须从导入开始,合理的新课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学习状态,使学生能以最好的状态来学习新的知识。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课堂导入环节进行深入研究,寻找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为出发点,做到在上课一开始就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我上课时先让学生们说出自己在教室的位置,看看谁说得具体,这时学生肯定会争先恐后的说出自己在教室的位置,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此顺势引导学生去讨论在平面内要用几个量才能表示清楚自己的位置,从而更好地让学生理解用一对有序实数对表示平面上的一个点。

3.多让学生动手实践,增强学习乐趣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通过多动手实践来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实践能力,通过动手实践,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探究过程,增强对数学的学习乐趣。由于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很难象物理、化学那样有那么的多机会让学生去动手实践。但是数学教师也要结合数学自身的特点,创设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去动手实践。比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时,我先让学生在纸上任意画一个三角形,然后把三角形中的三个角剪下来,再看看它们的和是多少度。通过这个简单的动手实践不但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乐趣,也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认识。

二、创建高效课堂的手段

1.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效率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来辅助高效课堂的实现。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是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效率。可以更直观、更生动地展现出课本内容,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有兴趣、更轻松。如在《投影与视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制多媒体课件来向学生直观地展示立体图形,通过图片将枯燥、抽象的内容变成了形象、直观的图象.在数学的复习课教学中,如果我们能用多媒体来授课,那么我的课堂教学容量将会大大增加。总之,如能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则必能大大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效率。

2.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在七年级就要开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发展。要培养好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必须教学学生自学的方法,要让学生知道数学教材中的哪些内容需要略读,哪些需要精读。概念、定理、公式例题如何处理。我在上课时都会先给3到5分钟时间让学生独学,让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学习目标自行阅读课本,然后让学生把相关的概念、定理找出,把例题认真阅读一次,能理解的把它记好,不理解的、有疑的则用红笔把它画出来,作好标记。此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数学学习的各个环节,我们要给予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师都要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生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么他的自主学习能力很快就会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后他的学习效率就越来越高。

3.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提高课堂效率

組建合作学习小组,就是为了能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个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从而推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在小组内,由于组员之间的理解能力和学习基础不同,所以要处理好小组内的优秀生和学困生的关系,要预防引发两级分化现象的出现。要做到能让优秀生和优秀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讨论、交流,能为优秀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要让学困生感觉到小组的温暖,感觉到成功的喜悦。要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在讲解例题时,我会让各小组把例题抄到黑板,然后由小组长去讲解,其它组员则认真去听,遇到有疑问的可马上提出来,然后大家一起讨论解决,有补充的同学也可以即时作补充,讲完后由学困生作复述,这样的课堂学生们感到很轻松、很愉快,效率也会大大的提高。

4.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要提高课堂效率,我确得应从提升教学的实效性抓起。教学流程要合理,不要搞形式,要注重实用、高效。而规范是高效的前提,一定要长抓不懈,抓细、抓实。要深入备课,确保练习的有效性,每节课利用10分钟左右对学生进行检测,检测题要典型,紧扣当堂课的知识点,要适度和适量,测试题要求当堂独立完成。要低起点,多层次,有必做题,有选做题和拓展题。根据本班学生学习特点自主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做到精心挑选,精心批改。练习的设计要做到精而少且形式多样。教师要深入了解学情,及时查漏补缺,适时进行精读点拨。

总之,要想实现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更多有效的教学手段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参考文献】

[1]沈志平.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3年74期

[2]崔春艳.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中国校外教育》,2016年35期

猜你喜欢

教学手段学习兴趣高效课堂
《数据结构》中“插入”算法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