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析一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

2018-08-20颜美微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6期
关键词:读题做题动手

颜美微

【摘 要】审题是进行正确做题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学生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地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针对学生审题不认真的現象,重点从读题、动手操作、师生配合三方面着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审题能力;书写习惯

所谓审题,就是在学生对问题进行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对问题的数学特征进行分析,从而对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晰反应的思维过程。如果把问题比喻成一把“锁”,那么审题能力就是打开这把锁的“钥匙”。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字认识的不多,对于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理解也并不透彻,很多学生在盲目机械的猜测题目怎么做。因此,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审题是进行正确做题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学生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的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速度与质量。为提高学生审题能力,笔者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

一、学会读题是关键

读题是审题的第一步,只有认真读了,才能知道题目中的要求是什么,接下来才会明白要往哪方面思考。在读题的过程中,要想把题读懂,找到“题眼”至关重要。我把读题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刚入学阶段,什么字都不认识。第二阶段是大约两三个月之后,学生已经开始有初步简单的识字能力。 第一阶段,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基本没有识字基础。每当遇到要读的题目时,我就让学生跟我一起用手指读,遇到不认识的字,让学生反复读,尽力记住,毕竟一年级的数学题型并不多,因此识字量也不大,对学生来说负担并不重。所以一般情况下,我要求学生读两遍题目。读第一遍的时候,要求学生用手指着读,做到不漏字、不添字,读懂意思。读第二遍的时候,我要求学生一边读题,一边圈圈画画,把重要的字、词、句圈画起来,也就是找到“题眼”,以便提醒学生自己注意,读懂题目的意思再动笔。遇到不懂或者必要的题目,就让学生站起来复述题目的意思。

第二阶段,学生已经会一些基础题目类型,老师可以放心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去做题。但是对于其中一部分题目,还需要在老师的帮扶下审题。一年级的题目大都是图文结合的题目,学生容易把注意集中在一些与数学信息无关的题目中,或者容易被图误导而不关注文字给出的信息。针对这种情况,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关键词的基础上,我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合理的使用关键词解决图文信息类问题。

如《课堂作业本》P30第1题。

学生容易不习惯从文字入手,只看图或者图一半文字一半等,右边这幅图容易写出7-2=5,9-2=5等等,为什么都出现答案是5,就是因为图中给出的信息是还能数出5个,这种以图获得信息为准是符合这个年龄段的认知能力的。但是作为老师,我们必须提升学生的这种学习能力,因此我经常有意识让学生对比像这样实际结果与图中不符合的图,让明白当有文字出现,我们主要以文字为主理解题目,图中有时候给出的信息不完全的。

通过这两个阶段不同策略的能力的训练,现在大部分学生都能感受到精炼的数学语言中蕴藏的知识,审题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二、动手操作、理解题意

有效的审题不应该仅限于老师和学生配合的读题,还应该有多种方法和策略的结合。

策略1:动手操作。

我在无意识中为两个班级做过一次对比。题目源自课堂作业本P21第3题:

一个班级(A班)在课堂进行充分摆立体图形学具的活动,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想象的过程中明白了立体图形是如何组合在一起的。而另一个班级(B班)直接做了课堂作业本,结果A班只有一个平时基础较差的学生做了图中这样错误的答案,B班则有6位学生出现这样的错误。究其原因,因为A班学生在活动过程有观察有经历,所以他能把实物抽象到图片上思考,而另一个班级学生则是缺乏了这样的经历,这些选择错误的孩子只是凭自己的感觉去想象而已。因此,该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该给他们动手的时间,一定要不吝啬的还给他们才是。

策略2:圈圈画画。

在《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个单元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让学生掌握“凑十法”,而这个方法的本质就在于让学生体验“凑十”。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除了课堂中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小棒去“凑十”,我非常重视在练习中让学生有意识去凑十的过程。通过先圈10这样一个动笔画的过程,让学生在脑海里建立动态凑十的过程,为掌握算理以及练好扎实的口算基本功打下基础。

三、师生配合,共同进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当教师教会学生一定的方法,需要学生自己合理灵活的运用这些策略、学会灵活解题,教师应该及时做好鼓励、指点工作,为此我结合学生的书写情况,有设立班级数学作业之星、每一个A+(也就是全对加字漂亮的作业)都能换取一颗小星星、定期展示优秀作业等奖励措施,引导学生重视写作业,主动写作业。

总之,在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和正在和孩子们一起成长着。正是心中有了这份强烈的意识,不自觉的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规范批阅作业、做题,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思考他们的困难点,进而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张灵静.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几点做法[J].云南教育,2005(09)

[3]余文森,刘冬岩.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读题做题动手
心爱的读题猫
我也来动手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小学低段数学读题能力的培养
聚焦高考选做题中的解不等式问题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动手画一画
小学生数学读题漏词现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