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为促进学习而教

2018-08-20白丽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6期
关键词:变式教学策略研究

白丽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数学教学中的变式教学进行重点分析研究,在“理解学生”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去研究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在变式教学中提出一些有效的措施,通过教学的优化引发学生深度的去“学”,也帮助教师将这些措施运用到具体教学中,教师在教材编排的知识系统上进行整体变式教学,从而达到有效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变式教学;策略研究;提升学力

初中教育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由形象思维逐渐转变为抽象思维,接受能力有所提高,有助于变式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变式教学模式具有灵活转变、一题多解的特征与优势。因此,教师有计划的对数学题目进行科学合理的变化,对提高教学质量及学生数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变式教学的重要意义

首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用变式教学,可将多个题目整合为一个新题目,以充分激发初中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产生动力,从而时刻保持学习热情,实现数学成绩的提高。其次,变式教学还提倡树立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和理解每一位学生,以此促进新课程改革的认真落实。再次,能够有效培养和提升初中生创新意识和学习力,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变式教学,可以促使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數学问题进行思考,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探究出多种解题思路与方法,从而拓展学生思维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变式教学的原则

第一,变式教学的针对性原则。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应用变式教学时应遵守针对性原则。在复习旧知识过程中,变式教学需要以本章节的数学知识内容为主,将应用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与逻辑思维能力上。第二,变式教学的参与性原则,教师应该根据教材中的概念或知识点恰当运用变式教学。在变式教学中,教师不能一直作为主导者,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以此来实现锻炼和提升初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目的。第三,变式教学的适用性原则,教师应用变式教学模式时,不能把题目变得异常复杂或困难,如果难度过高容易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丧失积极性。同时也不能把题目变得太过简单,这样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与运用能力。总之应在充分把握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加以灵活运用。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变式教学的具体应用

1.运用数学例题进行变式教学

2.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变式教学

在初中数学教材中,内容主要以理论与概念为主,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与空间性,为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更好的理解,教师可以运用变式教学,转换教学角度,将数学教材中的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结合,通过直观的教学角度对部分数学理论或概念进行讲解,以此来降低知识难度,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所学知识。例如,在进行《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教学时,针对轴对称图形的数学概念,教师首先可以通过教材中的一些图片与描述对概念进行诠释,当学生通过观察与理解之后,会对轴对称图形概念已经有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进行举例,以此来证实学生对这一数学概念是否真正掌握。

3.改变题目条件进行变式教学

变式教学模式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因此,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加以灵活运用。如教师可对数学题目的原有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的改变,致使数学题目变化为多种形式,充分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深度探究与思考。例如,在进行《一次函数的图像》教学时,教师可以列举出这道题目:y=ax+3(a≠0),很显然不少学生明白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所以x的变化能够影响到y的变化。而运用条件变式法,即通过列举相关实例,改变a这一条件,使学生明白a的变化也能够影响到y的变化,加深学生对一次函数系数的理解。另外,通过a值正负、大小的变化可衍生出多种数学题目,最终实现活跃学生思维的目的。

4.利用逆向思维进行变式教学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解答部分特殊数学题目时,运用逆向思维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逆向思维是一个十分常用的思维模式,其过程就是把数学题目的结果与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换,反向推进,逆向思考数学问题,从而探究出正确的解题思路,这与变式教学原理相通。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可以有效利用逆向思维进行变式教学,以充分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掌握是否熟练,是否能够通过逆向思维灵活迁移数学知识。需注意的是,逆向思维一般应用在几何证明题中,通过反向求证来解决数学问题。所以,教师在应用变式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在处理这部分题目中充分使用逆向思维。

5.多层次变式设计进行变式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对数学题目的多层次变式设计实现变式教学,以此促进学生对多个数学知识的综合理解与灵活运用。在具体运用过程中,教师在充分分析数学题目条件与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多层次变式设计,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进行多层次变式设计时难度应由浅入深、逐步递进,使每位学生都能解答出一些简单的变式题目,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通过对数学题目的多层次变式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学习新知识,同时还能够对部分数学概念的延伸与内涵进行更深层次的认识与理解,并且还能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因此,应在教学实践中多加运用。

总之,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变式教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对“新三学”课堂的真正贯彻实施。在变式教学时立意要高,不能孤立地一个例题一个例题教学,不能局限在一招一式的教学技巧上,要站在教材编排的知识系统和人的发展高度进行整体变式教学,这样才会更加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力。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变式教学的意义与作用,重视对这一教学模式的合理应用,发挥其教学意义与价值,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掌握、巩固和运用数学知识,不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参考文献】

[1]陈克洪.初中数学教学中变式教学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4):42

[2]冯海金.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4(21):41

猜你喜欢

变式教学策略研究
变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变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透过现象看本质
高中英语书面表达问题分析及策略研究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