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2018-08-20杨春梅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6期
关键词:构建策略高效课堂小学语文

【摘 要】 高效课堂现今已经成为了不少教师思考的问题,对于高效课堂的构建,不仅代表着教学的高质量,更在于通过教学去培养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本文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本文的一些想法与思考,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效课堂;小学语文;构建策略

一、建立情感关系,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前提

由于生长环境以及学习环境的影响,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认知都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也是个体差异性现象的原因。我们教师不能够从集体性的角度去思考平时的教学。而高效课堂也是尊崇与学生个性发展的角度去建立的。因此,教师想要去构建高效课堂,就必须要先去了解学生自身的特点。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主动的去和学生建立稳定的情感关系,最普通的方法就是在平时教学的闲暇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这样不仅能够敞开学生的心扉,也能够及时了解平时教学中自己容易疏忽的问题,达到一个反馈的作用。此外也是最为重要的是,建立稳定的情感关系,能够让学生对教师有一种“向心力”,学生都喜欢这个教师,在教学中,学生们就能够更好的接受教师的引导,从而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优质教案,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基础

教师只有真正的熟悉了自己所要教学的内容,并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才能够更好的体现出课堂的高效性。在实际设计中,教师应当以学生自身认知特点出发,结合他们感兴趣的实际生活的例子去进行设计。同时,教案也代表着课堂教学的节奏性。就拿教师提问来说,在什么时间去插入这个问题,怎么去插入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提出后学生会是什么样的表现,教师都需要清晰明了的去进行分析,这样语文教学才能够拥有更好的节奏,并逐步走向“高效”的目标。

三、学生良好的课堂习惯,是高效课堂的保证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个人学习发展都有着很好的帮助,课堂习惯不仅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保证,更是高效课堂的一种培养目标。

想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首要的工作就是从“习惯意识”方面进行。在进行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平时的常规管理出发,以树立良好行为习惯为目标,让学生对习惯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从而形成习惯意识。这可以让学生在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中,提升其主动意识,并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构建良好的基础。

其次,教师要重视课堂上相关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师应当转换教学方式,给学生构建积极的、主动的情境氛围,强调良好学习态度以及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在学习中构建正确的语文学习观念,培养他们对于语文的兴趣,并将具体的行为形成一种有效的节奏。比如说,在上课之前,去通读教材的内容,对于不认识的生词、生字进行标记,对于课文要自己去尝试理解,保持预习的“问题”性,这样,在上课的过程中,自己才能够更好的对学习有所把握。

最后,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实践性的深入,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让学生能够有效的利用自己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实际的应用。这样学生不仅能够保证其主动性,又能够形成一种良性的实践性学习方式。这对于提高课堂的高效性,有着很好的帮助。

四、灵活的教学方法,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高效课堂的关键所在,这是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去重视的。现今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适应当前教学发展,因此就需要转换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运用更加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去应对平时的教学工作。

在实际转变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比如说将小游戏放到课堂中。比如某些成语,教师在教导学生之后,就可以用“你画我猜”的游戏进行,让学生自由组织两人小组。并告诉其中的一个学生成语,让他去黑板上进行创作,让小组另一个学生去分析这名学生画作表达的意思。在这个氛围中,学生自身的主动性能够有效的被调动,同时课堂的趣味性得到了充分的激发,这样课堂的效率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五、转变教学观念,让高效课堂得到深化与拓展

现今还有不少教师认为,教学就是让学生明确知识,掌握相关的技能,并遵循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而教与学是有着重要的联系的,他们之间的联系是否得到教师的重视,是否有更加高级的结构组成,也是高效课堂的关键所在。传统的教学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只是将教学的重点围绕教师的“教”上。教师应当转换这部分的观念,要保证教与学的双管齐下,在体现“教”的质量的同时,还要保证学生“学”的有效。

在优化自身的教学观念的时候,还要保证平时教学的发展性。要从适合学生自身发展的角度进行教学的优化,这是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学生在知识面前的实际表现,更要注重教学中的实时反馈,对自身的教学工作进行调整,保证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又让他们自身的品质得到一定的保障。比如说在进行一些抗日、抗战历史人物的教學中,可能有的学生对当时的背景不够清晰,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技术给学生插播一些抗日电影、抗日统计数据,让学生不仅能够对革命英雄保持崇敬的心理,更让他们珍惜当下的学习机会。

结语

总的来说,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教师应当重视自己在教学中的身份,给学生构建高效课堂形式,并且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发展,以及自身习惯的养成,从多方面促成高效课堂里与外的构成,并且还要结合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健梅.浅谈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11):69

[2]张学军.关于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究[A].《教育科学》 编委会.2016年9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论文汇编[C].《教育科学》编委会,2016:1

[3]尚显勇.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J].课外语文,2015(12):123

【作者简介】

杨春梅(1979年1月2日出生),女,汉族,籍贯:四川省遂宁市,工作单位:西藏昌都市丁青县教育局教研室,一级教师,学历:本科。

猜你喜欢

构建策略高效课堂小学语文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