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指导小学高年级学生评改作文

2018-08-20叶茗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6期
关键词:小草文章作文

叶茗

【摘 要】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引导学生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可以从立意、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全面斟酌,以达到既写出好文章,又训练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批改

在作文教学中,很多同学以为写完了一篇文章就万事大吉了,学生写作文,老师评改作文,似乎天经地义。而新课标提出:“作文教学应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这无疑对更新写作教学的传统观点,促进写作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修改作文是写作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一篇好的作文是需要经过多次推敲,反复修改才能完成的,往小处修改就是将写好的文章多读上几遍,看看自己想要说的话表达清楚了没有,有无错别字、漏字,是否正确使用标点……往大处修改就要从文章的立意、材料增删,再到间架结构,语句的连贯通顺,词语的适当运用等方面,进行全面斟酌。只有到这时,我们才可以说经历了写作的全过程。那种作文是学生的事,评改是老师的事的想法和做法,是片面的。重视培养学生勤于修改的习惯和善于自我修改,相互评改的能力,是写作教学上的一项重大改革措施。

评改同学的作文,有别于自我修改,是写作过程中同学相互间的活动,是学生互相探究、互相合作的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并且在合作和交流中能产生成就感,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学生评改作文大体可以着眼于三个方面。

一、抓立意的评改,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新课标提出:“写作要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就指导学生写作应有明确的中心,一般来说,在动笔之前,先要审题立意,提炼与确定主题。评改时,文章主题之有无,主题的正误是首先要搞清楚的。较为普遍要考虑的问题在于主题是否明确集中,主题深刻与否。这些问题无一不与作者及评改者的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有关。

小学生作文浅尝辄止的现象比比皆是,引导他们在评改中对文章的立意进行拓宽,或者另辟蹊径的逆向延伸,则能写出有广度、有深度的好文章。我曾经让学生写过一篇作文:和谐是关爱体贴,和谐是宽容礼让,和谐是美丽自然,和谐是协调发展……请以“和谐”为题,写一篇文章。多数同学在作文中的立意只囿于材料的一点或停留在材料的表面。而评改时,我让学生对材料进行审思、拓展,共同讨论、集思广益、相补相长。在立意上,要深刻多了。一个同学修改后,想象自己化身为一只小鸟,通过小鸟寻找一棵可以栖身的绿树为线索,叙写人对鸟类的追捕,表达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呼唤这一深刻主题。还有一个同学用“拆字法”来构思,把“和”拆分为代表“微笑、公平、坦诚、宽容、爱情、沟通”的几个笔划,从而写出和谐社会需要每个人的付出和努力。立意深刻动人,如此等等。让我看到通过修改、互相评改、引导学生对文章主旨和立意进行探索,实质上也就培养了学生写作思维能力,这样,要写出有创意的文章就不难了。

二、抓材料的评改,培养思维的独立性

作文,总是先有材料,再从材料中提炼出主题、观点。但要突出主题,又必须围绕中心,在观点的统率下,精心地选择足够的、必要的、准确可靠的材料。当然,材料还要生动、新颖、得体。如果我们掌握了观点和材料统一的基本原则,明确了材料服务于主题、观点的种种要求,那么就掌握了评改材料的客观标准。我们就可以依据这些标准来决定对材料的增删与变换。

有一位同学用日记体写了一篇《十岁的我》,文中本来要反映的中心是通过写我家庭的不幸遭遇,赞扬邻居,朋友对我的关爱这一主题。可是,作文中的第三个材料却离了题,突然写道:“父亲不幸离开了,我不愿上学,同学也疏远了我。”这样就使人产生怀疑: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所以,我让这位同学与别人讨论:该怎样改才符合中心?最后这位同学对材料进行了修改,改成了“同学们主动安慰我,帮助我学习”。就较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三、抓结构的评改,培养思维的严密性

写文章要“有物有序”。“有序”就是要有条理,要考虑文章按照怎样的顺序来组织材料,使文章中心突出。虽然文章结构是灵活多样,但总有规律可循,归纳起来大致有:总分式、分总式、总分总式、并列式、递进式、对比式等。平时应结合语文阅读课教学,系统讲析和训练这些结构方式,使得学生为文有“序”。

有位同学写了《我爱小草》来赞扬小草,全文模仿《白杨》的结构,在“小草是平凡的,又是不平凡的”問题上做文章,自己也觉得内容显得空泛而重复。后来他作了修改,他说:“我想抓住小草一年四季中不同的特点来歌颂它的品质。中间描写小草的自然段落也可以按春、夏、秋、冬来分。”这样文章条理清楚了,要表达的意思也表达出来了。并且,对文章的开头也作了修改,改用古诗《草》来引出话题。这样,文章的主题、材料虽没有变化,但经过结构上的调整,却使文章完全改观。

当然,文章的结构也并非生硬的、一成不变,可以灵活多变,据文定“序”。在引导学生安排结构的方式时,作多种设计,相机而行。应做到有条理而不呆板、灵活性和原则性相得益彰。这样做,不仅使文章摇曳多姿,而且培养了学生写作思维的灵活性。

实践证明,让学生互相评改作文,共同切磋,取长补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写作思维,是沟通作文与思维的桥梁。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M].

[2]语文学习园地

猜你喜欢

小草文章作文
小草的烦恼
牛小草的牛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