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2018-08-20陈英秀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6期
关键词:激发兴趣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某件事产生了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地去完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展开主动阅读”是学好阅读的关键之一。

【关键词】激发兴趣;培养情感;学会方法

著名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我国古代也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励志格言。可见,阅读对于人的成长、成才有着巨大的作用,所以,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每位家长和教师最为关心的问题。

一、给予恰当的评价,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兴趣最有效的途径是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心理学家盖兹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感,也没有什么东西比让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呢?一是教师在教学中要为每个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因人而异,采用分层式教学,根据学生的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阅读的目标,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摘到成功的果子;二是教师要对学生阅读学习的情况做出激励性的评价,也就是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在阅读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每一个进步,取得的每一项成绩,哪怕微乎其微,教师都要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三是要为学生搭建展示阅读学习成果的平台,除了在教学中开展阅读学习以外,还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

二、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激发阅读情感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让学生展开主动阅读”是学好阅读的关键之一。情感是一种积极而活跃的非智力因素,是一种积极的认知心理倾向,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因此,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小学生识字少,理解能力差,活泼、好动。相对于高年级教学,会出现难点多、困难大的教学问题。所以在选择教学阅读文章时,要选择一些篇幅短、易理解且有趣味性的文章,避免学生造成理解上的障碍。如:一些拟人化的童话或故事。让学生能对故事情节做简单的描述,对故事中的人物、事件做有个性化的评论。当然,在学生发表意见和评论时,老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提示及指导,这样,就能使学生在初学阅读时感觉很轻松,理解很到位,描述和评论很成功。对于有独到见解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表扬。这样在锻炼小学生理解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积极发言的自信心。即培养自信又拉近了学生与阅读的距离,让他们对阅读产生浓厚的情感。使低年级阅读能健康起步。

在低年段阅读课中。除了引发阅读情感外,阅读技巧则是学好阅读的另一个因素。除基础知识,字、词、句、标点符号外,修辞手法、结构特点和模式教学都要让学生掌握好,如:正确理解比喻、排比、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模式和表达作用。正确理解段落结构的基本模式。准确找出中心句、过渡句以及意义和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

在高年段的阅读教学中,同样以趣味性为主导。教学中引入故事,多媒体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趣味性,来满足中高学生求新求异的特点,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一课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视、听结合的特点来向学生形象、直观地播放桂林山清水秀的各种图片及视频资料,并配以优美动听的音乐,从而将学生带到如诗如画的优美情境中,学生如临其,置身其中,感受到桂林山水的风光秀丽与优美,进而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之情,体会出阅读的魅力,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三、根据文章特点,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在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时,掌握正确方法是关键。朗读和默读相结合,对于提升语文阅读有重要作用。朗读是培养良好的语感的最佳途径,在朗读过程中,语言以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的形式,同时刺激着读者的大脑,需要它即时破译这些符号,并将之还原成思想、形象和画面。朗读还有利于理解字、词、句、段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特殊含义和作用,有助于学生语言的积累。

默读要求学生阅读速度快,在阅读过程中,对于文章含义和作者的感情进入深入思考,能让学生在默讀中感受,去理解、去欣赏、去记忆。长此以往,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各种语言的法则规律、手法技巧。在教学中需要将朗读和默读相结合,在不同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抒情性较强的文章以朗读为主;以了解内容为目的的文章以默读为主;以欣赏记忆为目的的文章以朗读为主。同时,在学生阅读时,要使其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和答题模式。做到“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心到”,围绕“正确—流利—有感情”这三个指导目标进行朗读训练,围绕“理解—体会—吸收运用”这三个指导目标进行默读训练,从而使学生真正懂得阅读,会阅读,能够以正确阅读中终身受益。

四、学会阅读方法,享受阅读的乐趣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让学生真正踏上自主朗读的征途,教师要给学生的不只是“金子”,更是“点金术”,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法指导,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触类旁通,能够自己学。

阅读不仅仅是一条获取知识的途径,更是一个获取自由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允许我们每个人做个性思考,深入的探索;允许在我们古今中外睿智的思想中畅行。当我们走进书的世界,性情会由浮躁不安变得宁静而庄重,当我们喜欢上阅读,就会享受到阅读的快乐,我们的心灵就会在阅读中远行,我们的心灵会由一贫如洗变得富饶而充盈,我们的生命也会在阅读中精彩。

总之,要想成为一个美丽的阅读者,面对散发墨香的书籍,我们“芝麻开门”的咒语,打开先哲们的心灵大门,找到一架直上的天梯,登上了书山之巅观光揽胜,那就得从小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而作为教学者,应努力探索阅读指导的有效途径,增强学生阅读的趣味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有意识地把阅读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

【作者简介】

陈英秀,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多年来一直工作在教学一线,现执教于古城子学校小学部,研究方向:小学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激发兴趣
创新教学模式 培养学习兴趣
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方法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