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中英语阅读理解与写作的整合教学

2018-08-20范欣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6期

范欣

【摘 要】 英语阅读和写作水平的高低决定着英语考试的成败。然而,这两方面的综合运用能力正是我们边疆地区中学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因此,在教学中应把阅读与写作课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开展研究性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从而促进英语水平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策略与技巧;整合模式;促进和转化;整体提升

1.前言

《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对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这两方面的综合运用能力正是我们边疆地区中学生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从调查问卷中了解到超过90%以上的学生对英语阅读和写作的策略与技巧知之盛少,阅读时多数文章看不懂,遇到的障碍多是词汇、句子难以理解,更不用说理解整篇文章。学生普遍缺乏英文写作兴趣,基础语言知识较差,语法不通,词汇、句法错误层出不穷;语言连贯性差,缺乏逻辑关系,较少语言变换;立意差,往往对自己要表达什么和怎么表达,没有清晰的思路,而对想表达的又词不达意,写作内容贫乏,用汉语思维方式造句,谋篇布局与衔接能力差。学生对英文阅读和写作充满了畏惧情绪,平时怕读怕写,考试时连猜带蒙,英语成绩普遍都不理想。

2.阅读课与写作课的整合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把阅读课和写作课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应注重阅读,因为写作总是先从读书开始的,只有语言输入大于语言输出,语言输出才有可能。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各种写的练习,书面表达的能力才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同时,发展和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又能促进阅读能力。因为写东西时,我们必须努力准确地使用词汇,设法了解表达方面的问题。而阅读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熟悉、体会、分辨词形、词义、词类和词的用法的过程。所以,读与写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转化,构成了读与写的关系。只有通过大量的、有效的、积极的阅读,培养一定的语感,积累一定的思想感受和大量的语言素材,写的时候才会言之有物。同时,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策略与技巧进行有效、系统的指导和训练,才能尽快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因此,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也能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

3.培养读写能力的三个阶段

学习外语从感知到运用必须经过三个阶段,各个阶段可以缩短,但不可跨越。所以,应把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初级(呈现阶段),中级(实践阶段)和高级(迁移阶段)。三个阶段需要根据各个阶段的特点,有所侧重地进行读和写的实践训练。

3.1初级阶段。该阶段属于入门打基础阶段,不宜一来就读太长太难的文章,过分强调阅读速度训练,或让学生写太长、太难的文章。此阶段由于语言基础较差,语法和词汇能力都有限,难以独立看懂阅读材料和写出整篇文理通顺的文章,所以这一阶段应以打好语言基本功为重点,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增大学生信息储备量。学习掌握意群阅读法,扩大识别间距。这样可节省阅读时间,迅速提高阅读速度。阅读中大多数学生由于阅读速度慢而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慢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阅读习惯不好且自己没有意识到。因此,一开始进行阅读训练时,就要让学生注意在阅读过程中是否存在有指读、有声阅读、心读、复视等不良习惯,并尽快改掉。

此阶段的写作也应多做基本功练习,训练由易到难,由浅到深,进行“句—段—篇”的秩序渐进训练。抓住简单句五种类型,连词成句,写出完整、正确的句子。在此基础上,注意一句多译练习,句型转换练习。弄清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的结构,这样才能做到表达准确、清楚、得体。然后多做模仿练习,因为任何语言的学习都需要模仿。但应系统分析模仿文章的内容、含义、文章结构、写作技巧等,以帮助学生学习和体会作者融思想和内容为一体的处理手段。

3.2中级阶段。该阶段应侧重对学生阅读策略的指导和训练。阅读能力不强将对写作造成负面影响,所以应先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和技能,进行掠读、查读、跳讀等方法的训练。让学生懂得何时用何种方法来进行有效的阅读,提高阅读能力。总之,要提高英语水平,掠读是前提,跳读是关键,查读是保障。引导学生从作者的角度准确地理解体会阅读内容,正确把握语境、语篇及语言三者关系,减少理解的偏差。还应让学生学会识别文章的文体,针对不同的文体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

此阶段的写作训练要求学生注意不同文体在写作风格上的不同要求,因不同文章都有各自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学会使用高级词汇和较复杂的句型结构,能对所学的课文内容进行改写、扩写、缩写。每种语言都有自身的特点和文化背景,所以要注意英汉对比,英汉语言表达方式的区别,防止出现汉式英语。

3.3高级阶段。随着语言能力的提高,高级阶段应侧重于阅读偏长偏难的材料。学会运用阅读不同题材的文章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和技巧,从不同的角度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决解问题。学会利用文章中的线索进行积极思维活动,归纳文章内容和进行逻辑推理,利用构词法推测出某些生疏的单词及词组的含义;学会概括总结全文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加强语篇意识,提高在语境中去理解、分析篇章的能力及运用逻辑思维去推测判断、归纳筛选信息的能力。把握所读材料的主要事实、主要逻辑线索、时间和空间的顺序。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复杂的句子,学习运用对文章中的长、难句进行理解的技巧。从表层理解向深层理解过渡,突破阅读理解题中的深层理解,减少阅读障碍。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兴趣,通过积极主动和科学的方法,逐渐掌握目标语。

此阶段的写作需展开各种体裁的专项训练,依据不同题型的信息,明确体裁、题材,确定文体,掌握英语常用文体的各种模式。写作时,依据这些模式,将分析后确定的要点写成提纲。提纲的拟写,应该使所列的内容层次清晰明确,结构一目了然,要能准确地反映各要点之间的先后关系,不论层次关系还是并列关系。文章的要点要根据体裁、内容来确定。学会使用连接成分,调整信息的秩序,使行文流畅,符合逻辑,注意写作的条理性和连贯。学会把陌生的词汇用自己所熟悉的方式迂回地表达出来。

只要学生具有了浓厚的阅读和写作兴趣,掌握了一定的阅读与写作技巧,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素的训练,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就会得到很快的提高,从而也能促进其他方面能力的快速提升。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张正东.外语教学技巧新论[M].科学出版社,1999

[3]高鹏.自主阅读训练法[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

[4]廖国强,严俊.基础英语写作指南[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