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谈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

2018-08-20陈文军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6期
关键词:利与弊多媒体课堂教学

陈文军

【摘 要】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课堂教学辅助手段,在近几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当然,和任何一项新技术相同,它的应用必然要经过一个相对较长并且曲折的适应过程。本文以教师的课堂实践为基础,对多媒体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所显现出来的利与弊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寻求更合理有效的运用模式,发挥其积极作用,更好的为师生的课堂教学服务。

【关键词】多媒体;利与弊;课堂教学;有效

一、前言

21世纪,多媒体技术也完全涉入教育领域,并得到了迅速发展。这一技术的推广使得教学观念、教学手段、课堂教学设置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给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变革。

作为一名有着12年教龄的教师,经过自身的教学实践,我切身感受到了多媒体教学所带来的种种便捷与趣味。但不可否認的是,随着多媒体手段使用频率的提高,我发现由于自身在多媒体运用上的一些不当处理,使得这一先进教学手段所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也开始慢慢显现。因此,为了能在以后更好的对这一教学手段进行运用,提高课堂效率。我在本文中结合了自己的课堂实践,对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展开初步探讨,以期能寻求到更适于师生开展有效教学的使用方法。

二、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的优势

1.形式多样 激发兴趣

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要上好一堂课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真心喜欢上你的课。在这一点上,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无疑是明显的。如《威尼斯商人》,因篇幅长,且选取了原作中的一个片段,不利于学生对全文情节的认识。其次莎翁是对话式的戏剧舞台模式,学生接触并不多,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时候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就开始显现了,直观的图片、一段影像资料对学生理解课文,感受人物给予了强有力的直接刺激,比较好的达到了教师课前的预设目标。

2.环节设置丰富 师生互动自然

多媒体还能为课堂教学创设很多丰富新颖的课堂环节 ,改变了传统课堂上教师讲和问,学生听和答的单一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师生互动的热情,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比如童话教学课《丑小鸭》。为了让学生了解丑小鸭所经历的一切不幸并试着体会丑小鸭当时的不同心境,我从网上下载了一段展现丑小鸭经历的动画影像,消去声音,选取学生来为不同的角色配音,经过尝试,应该说效果还是很不错的。随着情节地展开,他们脸上也呈现了喜怒哀乐的不同表情,甚至还出现了“丑小鸭”和其他角色之间的眼神交流。应该说这是一次比较成功的课堂演示,而且很幸运的,我也加入这次精彩的表演秀中,出演了那个贪心的小老太婆,第一次真正融入了学生之中。

3.资源丰富 查询便捷

多媒体教学其背后的依靠资源则是几乎无所不包的无限网络。在那里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找不到的,而且查询也极其简单,“轻松动动手指,一切尽在掌控。”上一篇课文《看云识天气》,天上的云在我眼中只有白云和乌云之分,什么卷层云、高积云……对此我根本没有丝毫概念,怎么办?如果连自己也搞不明白,又如何去引导学生读懂呢?轻点网络,各类云层的图片就一一显现,顷刻间就清楚了不少。在课堂上引来了学生们的一阵阵佩服“没想到语文老师连天上的云都搞得懂啊!”

三、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弊端

人往往有一种惰性,一旦发现某样事物能为他们带来种种便捷,就会紧抓着不放。我也不例外,多媒体课件几乎成了我的上课必备法宝。可渐渐地我发觉这法宝开始失灵了,学生对它不再感兴趣,课堂渐渐沉默了下去,学生练习质量开始明显下降,更可怕的是在他们的回答中,我几乎看不到学生自己思考的痕迹,他们的回答往往是一张张幻灯片答案的再现。事情有些不妙,看样子我必须得好好思索一下,多媒体在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是否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1.激发惰性 养成师生依赖性

偷懒这回事,不用教任何人都会,而且也非常乐意去做。不经意间,我们都开始对多媒体课件这一“好帮手”产生了严重的心理依赖,每回备课之时,想的最多的不再是好好钻研课本和教参,认真发掘自身对课文的认识想法。而是会忍不住的上网去寻找各类课件,最好是能找到一个与教参所提重点相符又比较有意思的课件,下载以后再稍加修改,一堂课就准备完毕了。就这样,原本花在探究文本上的时间越来越少,自己对课文的分析理解能力越来越弱,而对于课件的依赖性则越来越深。几次公开课上过后,各位前辈师长对我评价永远只有一个——“游离文本”。这可是最致命的缺陷,作为一名要向学生讲解课文的老师,自己竟然还没有读懂课文,那还如何有资格踏上讲台,承担传授知识的任务呢!

2.他人主导 扰乱自身思路

自从我对课件产生依赖之后,明明有时觉得这堂课自己已经准备的很不错了,但不知为何,总忍不住还想去网上看看别人设计的课件,看看自己是不是还有些遗漏的重点。这一看,可惨了,每个课件都有其不同的侧重点,有其吸引人的闪光之处,更有其独特的教学思路。几个课件看下来,我发现别人的这也好,那也好,总想把他们优秀的部分都借鉴过来,都加入自己的课堂设计,让学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但最后的结果却是得不偿失,别人的优点没学到,自己原先的思路还被搅得七零八落,整个一团乱麻。自己讲着不顺,学生听着不懂。搞到最后,连自己原本最简单自然的设计也拼凑不回来了,搞得整个课堂乱七八糟、面目全非。这些教训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果然“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做人切莫太贪心”。

3.过分便捷 阻碍教师基本能力培养

多媒体的运用只要轻轻一点,一切立刻搞定。但与此同时,作为一名教师所必须掌握的一些基本能力却也正在慢慢消失。一个好的板书设计,对于学生理清全文思路是十分重要的。可一旦用了课件,就会不知不觉地将书写这回事忘得一干二净。往往一堂课下来,整块黑板上还是一片空白,只字未写。

4.喧宾夺主 占据课堂主导

新课标明确指出,课堂教学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师生是教学过程中的绝对主角。但自从多媒体加入课堂之后,主角之位却似乎有被逐渐取代的危险。原本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是立足于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对课文内容进行点拨分析,引导学生层层深入,逐步理解重难点内容。但有了多媒体之后,我们的唯一任务就是傻乎乎地站在讲台边,握着鼠标点啊点。一堂课下来,才发现虽然课本一直被牢牢抓在手中,但却真的没看过几眼。这还是主导课堂的老师吗?简直就是围绕课件打转的“多媒体播放员”!这还是由我们来担当主角的教学课堂吗?不,我们的主角位置已被那原本认为是“好帮手”的多媒体所取代,我们已经彻彻底底沦为课堂上的配角了!

当然,传统与现代的融合需要一个过程,这就需要作为老师的我们在实践中慢慢摸索,以期寻求更有效和谐的相处之道。

多媒体作为一项新兴的教学手段,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为了使这项变革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为了使这一辅助性工具能够真正有效地辅助大家。我们会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实践、分析、总结,以期充分发挥其优势,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有效而又活泼!

【参考文献】

[1]张惠行,梁燕.多媒体帮助数学教学的分析与策略[D].CAI论文

[2]谭红梅.浅谈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河北省献县南河头中学

猜你喜欢

利与弊多媒体课堂教学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线上美术教学的利与弊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试论微博对公共管理的利与弊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图书出版以市场为导向的利与弊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如何看待沙尘暴的利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