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教学如何渗透环境教育

2018-08-20王旋峰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6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教学方法教材

王旋峰

高中地理教材是从人类和环境关系着眼,讲述地理环境的基础知识的。地理学科的知识结构和特殊功能,决定了21世纪的地理教育在进行社会环境教育,增强环境意识、提高环保素质中发挥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基础教育的现状,许多中学的环境教育并未单独设课,而是寓环境教育于学科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之中,即“渗透”和“结合”的方法,是目前中学开展环境教育的主渠道。因此,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势在必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环境教育呢?

一、以地理教材为基础,在课堂上渗透环境教育

课堂是地理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要以地理教材为基础,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知识点,尤其是与环境教育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認识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比如在讲解温室效应时,可以让学生讨论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对策等;同时,教师要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教材中抽象、复杂的地理问题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生动、具体化,调动学生各个感觉器官,让学生对环境问题有系统的认识。除此之外,实验法也是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重要方法,学生亲自动手,对土壤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等问题进行实验,在了解环境知识的同时,了解地理污染的危害,从而提升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以课外活动为扩展,在实践中渗透环境教育

只有将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积极参与起来保护环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环保宣传活动,以主人翁的视角进行环保知识宣传普及,增强环境保护的责任感,比如在世界环境保护日当天,学校以宣传单、展板、标语、手绘等形式开展宣传活动,或者通过各类型的主题研究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到环境保护中;也可以通过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知识竞赛、征文比赛、辩论赛等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查阅资料和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更加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社区,通过环保公益活动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比如走进公园捡起人们随手扔下的垃圾,走进社区进行节水宣传等,用更多的热情投入环保工作中影响更多的人。

三、实现教学方法的重组与优化

在教师的日常教学中,除了采取简单的口授灌输的方式,也可以利用其它途径来进行知识的传播。因此,地理老师在上地理课进行环境教育的时候,应该利用当今不断涌现的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实现教学方法由单一化向多元化的转变。同时,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的内容也导致了教学目的的不定向性和多种性,这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并且在此基础上将各种方法互相配合,实现最终的优化,才能形成一种科学的方法体系,从而完成既定的预期目标。例如:有关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的教学过程中,用直接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幻灯片、纪录片等,学生的兴趣不仅可以得到激发,其观察能力也能够得到培养,而且能够更深入、准确地理解保护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性。

四、采用多元的方法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渗透,显然依靠单一的讲授教学法是无法实现的,需要融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首先,可以利用演示、视频、野外观察法来增加学生对环境的感性认识,如在空气污染的教学中,引入柴静的《穹顶之下》,观察野外的植被情况了解中国植被分布的特点和近些年的植被砍伐情况;通过演示法了解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其次,借助讨论法、探究法、合作法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理念的不断形成,如在森林的开发和保护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让学生结合森林的作用、开发、保护以及经济的发展等展开讨论,从而形成一些共性的认识。经济的发展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要注意经济发展和环境可承受力之间的平衡。在此,借助实验法、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促进学生的实践。如在水污染治理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污水的处理和污水成分的检验,引导学生掌握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通过这些多样化的方法,学生才能够真正地走进环境教育,走进地理教学课堂,才能够促进学生思想意识和行为的改变,将环境教育的渗透落到实处。

五、以校园文化为依托,在潜移默化中渗透环境教育

校园文化可以营造一种特殊的氛围,在这个氛围中,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环境教育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熏陶。学校要以校园环境作为地理教育的隐性课程,比如在日常的班级环境管理和宿舍环境管理中制订行为规范,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可以通过环保行为评比增强学生积极性;比如,在与环境保护有关的节日,植树节、地球日等开展主题活动,展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可以发出倡议,不要焚烧秸秆、不要使用一次性碗筷等,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树立全新的环保观念。

总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加强环境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在地理实践教学中,选择好地理教学与环境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善于抓住契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环境问题,养成爱护地球环境的良好习惯。

(贵州省务川县民族中学)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教学方法教材
环境保护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不要恢复,要重建——未来自然环境保护之路何去何从?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