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小学英语学生主体地位培养探析

2018-08-20杨清红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6期
关键词:培养对策学生主体小学英语

杨清红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师应当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不断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语言学习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英语;学生主体;培养对策

在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传统应试教育的理念和模式依然占据着整个课堂教学的主要部分,教师依然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只能是配角,这样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树立学生在课堂教学的主体性,是改变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基础。

一、新课改下小学英语学生主体地位培养的意义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以下,笔者分析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促进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积极意义。

1.有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充满浓厚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他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小學英语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由传统的“配角”变成“主角”,由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获取知识,这些角色的转变,会提高学生探索知识和了解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在传统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完全掌控整个课堂教学,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学生的课余活动,教师都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和安排,这会严重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对于现代的小学生,他们的自我意识更强,更不愿意被教师控制和规划。而学生主体地位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确立,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的局面,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积极性和主动性自然增强。因此,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和保障。

3.有利于促进融洽师生关系的形成

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可以让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平等的对话关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思想和见解,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多,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在无压的环境下学习和生活,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相比较传统的师生关系而言,学生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会更有主人翁的感觉,同时,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亲近,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

前面,我阐述了很多关于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积极意义,可以清晰的看到,当前,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需要。但是,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真正得到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在偏远的山区,教师沿用的依然是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教师依然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依然是配角,依然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因此,改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刻不容缓。

三、新课改下小学英语学生主体地位培养的有效性对策

1.教师的尊重和理解是构建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

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的尊重,可以让学生觉得被教师认可,从而提高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比较严肃的,教师的绝对威严让学生不敢接近,从而使得很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敢提问,甚至教师提问是也不敢回答,这完全不符合新时代素质教育的理念。因此,只有教师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方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还应当给予其多一点的鼓励,鼓励学生大胆的表达英语,大胆地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久而久之,学生有更多的勇气大胆说话,大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

2.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小学生天性好动,由于年龄关系,绝大部分小学生缺乏自制能力。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另一方面,也不能过度放任小学生,而应当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学习的方向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把握,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的学习动向,学习进度,并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进行积极的引导,确保学生的学习不偏离最初的轨道,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重要的阶段,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可以让学生受益终生。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站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视角,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预习的习惯、听课的习惯、复习的习惯、阅读的习惯等。好习惯的养成,会让学生受益终生,而坏习惯的养成,则会让学生终生受累。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是为了自己受益,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学生一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将会自主学习,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总之,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师应当加强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断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提升,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落后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晓红.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英语课堂[J].新课程学习,2012(2)

[2]李权.如何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J].语数外学习,2014(8)

[3]文怡.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课堂的反思[J].课堂教育研究,2012(30)

猜你喜欢

培养对策学生主体小学英语
公安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对策初探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对我国文化经纪人的素质培养探讨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