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深度学习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2018-08-20洪雪松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6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文课文

洪雪松

现代社会需要公民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小学语文学科是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最优先学科,语文学科理应承担着弘扬人文精神的责任。

一、钻研教材,深入挖掘

小学语文教材在编写之初,就带有强烈的人文倾向,是体现小学语文人文性最显著的地方。从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教材的编排要求也可看出来:“教材选文要有典范性,文质优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这些要求都体现在每篇选文在教材编排之中教师进行教学时,首先应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体会编者的用意,有意识地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如人教版教材第八册《中彩那天》课中除了传授语文知识及能力要求外,教师还要挖掘教材本身负载的人文性,让人文性赋予教学之中。教材中的人世间纯真的美,待人诚实,不轻言失信……这些人文性可在教学中利用表演有机渗透。除了对人物行动的表演渗透外,还要指导学生深切诵读,体会从父亲的行动与话语中体现的人文性。这样才能使教材的人文性逐一消化、吸收。另外,挖掘教材本身的人文性还要注意不能割裂教材,破坏教材的完整性与文学性,应顺理成章地进行人文精神渗透,进行祖国文化的感染与熏陶,从中理解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建筑美。

二、读中领悟,渲染情感

情感,应该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中的阅读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尤其以朗读最为重要。朗读是通过读出词语和句子的声音把视觉的文字语言转化为听觉的有声语言。因为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把储存信息的文字符号载体变成带有朗读者情感色彩的抑扬顿挫的语音,往往会还原出作者本身所要传达的情意,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使学生受到直接的感染。

1.教师示范读,学生听中生情。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自然能引发人的情思,能引起审美情感。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的师范朗读非常重要。学生通过听,通过观察教师朗读时的表情,初步体会课文的感情基调,是喜爱还是愤恨?是讽刺还是赞美?从而正确把握自己的情感。

2.学生自己读,读中悟情。课文不是无情之物,课文越好,思想感情越强烈、越真挚。要想有效地领会好课文的思想情感内涵,单单依靠他人讲解,分析说明是不行的,学生必须要自己朗读,才能借助体味和揣摩课文内在意蕴。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散文,语言亲切,感情真实,通过反复朗读,以致达到可背诵的程度,可以使学生充分体验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情感通过朗读作品中的人物、情景便跃上纸面,作品的情感便了然于心。

如人教版教材第九册《梅花魂》一课,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产生语感,和作者产生共鸣,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去朗读课文。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指导学生朗读难读句时,如“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在学生理解了外祖父的这句话以及梅花在外祖父的眼里代表着什么,之后进行美读升华,向学生提出:你能胜似外祖父般把他的这番话读出来吗?学生理解、领悟去读,这样学生既能体会文中主人公的情感,也提高了朗读能力。最后让学生带着情境再一次体会课文的情感。

再如《再见了,亲人》在多层次的朗读中感悟人与人之间的不舍情感。本节课中,我循序渐进开展了多层次的朗读活动。首先是尝试读,让学生试着读通课文,有集体读,也有个人读,目的是了解学生的认知,凸显孩子们存在的问题:例如出现哪些词语学生还不懂或学生读不准的现象,便于开展教学指导。

接下来是展示读、表演读等,目的是在一遍又一遍的朗读中,感悟课文内容,积累语文文字,明白中朝人民的深厚情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而受到国际主义教育的人文教育目标。

三、情感教学,领悟情感

情感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正确领悟教材情感,以达到情感的升华。教学过程中,这一目标只有在学生正确深刻地掌握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分析课文的具体方法有很多,比較法是常用的一种。比如《桥》这篇课文记叙了以为普通的老共产党党员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以自己的威和沉稳,高风亮节,果断地指挥,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村民们筑起了一座不朽的生命桥,表现了他无私无畏、无徇私情、英勇献身的精神。父亲与其他党员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教材本身有许多可供比较的条件,利用这些条件,教师可采用比较法教学,有利于将情感渗透在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之中。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本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含有丰富的人文资源,语文学科是对学生进行良好教育的最好教材。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必须把这些内容渗透于在语文课堂中,这是我们语文学科一直以来肩负的重任。小学人文教育是一个艰苦复杂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是单靠某一个班主任、某一个课任教师的努力所能做到的。它要求多方面齐心协力,才能使得小学人文教育的实践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

(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人文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