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2018-08-20何荣福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6期
关键词:单元教学兴趣教学法

何荣福

【摘 要】语文必须回归工具性与人文性,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发展,语文教师也必须在不断的反思中提高自己。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才能打造高效课堂,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兴趣;单元教学;教学法

语文是一门接近生活、充满了生活情趣和诗意的学科,按道理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喜欢最热爱的学科。但在当前教育唯分数论的驱动下,语文学习失去了充满人性之美和趣味性的学科,变成了枯燥知识之学,甚至已经畸形地蜕变成为一种应试训练。这显然与这个时代对素质人才的要求格格不入的,也是与整个社会变革和时代发展相违背的。因此语文必须回归工具性与人文性,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发展,语文教师也必须在不断的反思中提高自己。

一、培养兴趣,提高学生积极性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进入初中后,随着知识、经验、技能的不断丰富,学生已不同程度地产生了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和情感的要求,当他们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

记得前幾年初一时的第一节语文课,我即兴给学生写了一首诗,并高声朗读出来。学生们课后议论纷纷,有的说我们的语文老师会写诗,有的说我们的语文老师朗读得很漂亮。我想不管诗写得如何读得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最主要的,如果能因此让学生爱上语文就是最大的收获了。结果这个班的学生在各种语文竞赛中获得多个一、二等奖,中考出了全市状元、榜眼。初中生喜欢被表扬,喜欢出风头,我就开设了多种形式的语文课,如:我最爱的卡通形象、重点问题合作探究、名著人物形象分析、话说家乡美、课本剧表演等等,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除了这些,我们布置的假期作业也与众不同。主题书籍制作、精典名著选读、我最欣赏的XXX等等,并组织评比,同时举办各种语文活动,争取让每个学生榜上有名。学生的“一举成名”,既能激发学生的参与语文活动的意识,又提高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二、钻研教材,把握课本重难点

我们在教学中经常有这样一种感受:课堂上总想让学生把所教的知识学得完全,于是上课时面面俱到。但是效果往往是差强人意,尤其在教学效果反馈时,发现学生对重点部分掌握得不够牢固,在难点之处错误率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学中没能有效地突破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导致教学效果低下。

首先备课要备单元,每个单元选一篇精讲,其他几篇选其中一个点深入剖析,让学生掌握方法,提高能力。研究每个单元的特点,由面到点,点面结合,突破重点难点。要敢于大胆取舍,注重能力训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其次必须深入钻研文本,把握课本重难点。然后找到教学的切入点,针对具体的学生情况,研究教学教法。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我主要问了一个问题,“鲁提辖为什么会拳打镇关西?”从而引导学生去阅读去体会鲁提辖的嫉恶如仇、行侠仗义和郑屠的欺压百姓、横行霸道的形象,理解情节的合理性。老师在教学中能抓住重难点并突破性地解决好,是教好课的基本条件。

三、加强研究,改进课堂教学法

在从教生涯中,我参加过多次各种级别的公开课、同课异构,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我得到了很多锻炼,我也清醒的认识到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对于一个老师来说有多么重要。因此我在教学中,切实抓好教学的每一个基本环节。比如学习新课时我经常跟旧课联系,也经常讲相类似的故事。总会把作者的经历和作者其他的经典作品讲给学生,这些内容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也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在课堂教学中,我一直注意引导学生去品味,去挖掘文章的各种美。同时让学生掌握方法,懂得从什么角度怎样去分析鉴赏。当然,教无定法,每个老师都各有所长。对待各类问题,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

对于语文来说,最重要的当然是阅读和写作。所以我长期以来都把这两大部分作为重点教学内容。我要求学生课内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摘录积累优美语句,使学生具有较高的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老师可以定期推荐一些好文章,让学生品味欣赏。我还尝试整理了一份有关阅读的方法和试题结合的材料,细化方法指导,提高阅读能力。写作教学要分阶段,循序渐进。我喜欢初一进行叙事、写人、写景类作文的训练,重点是观察生活,善于发现。我常常去寻找学生的优点,不吝惜对学生的表扬。初二的时候进行叙议结合的记叙文训练,重点是立意的提升。引导学生积累名人事例,关注时事热点,开放视野。初三的时候进行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类作文的训练,逐步进入材料作文的训练,教会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立意和行文。作文我比较注重细节的写作,提升文章的表现力。学生很喜欢我的作文评讲课,我经常在课堂上让学生共同修改几篇文章,在作文修改中互相比较,领悟写作方法和实践的结合,从中体会到写作的魅力,从而喜欢上写作。

四、研究中考,进行针对性教学

中考是学生人生当中的重要一环,是承前启后的关键点。因此让学生在中考中考出好成绩是老师的重要任务。我常常一有时间就研究近五年的中考语文试题,通过比较各部分的试题,让我很快熟练地把握中考的题型。同时对考试说明和课标进一步分析,弄懂中考的题型变化。比如:今年文言文阅读增加课外内容的考查方式,非连续性文本的考试题型等等。之后我又开始总结一些常见题型的做题方法,然后在上课时教给学生,比如课外阅读会考到赏析语言的题目,某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等,这样学生面对一些同类题型时就不会茫然失措,更能节省考试时间,因此在语文考试中成绩都比较理想。

以上是自己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与反思中的一些想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必须不断地充实自己,与时俱进,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育者。

【参考文献】

[1]于永正.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1)

[2] 王芳主编.初中语文—换一种教法—单元整体课程实施与评价[M].2013

猜你喜欢

单元教学兴趣教学法
运用分析、比较策略设计单元语言实践活动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