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

2018-08-20王超

山东工业技术 2018年12期
关键词:城市化建筑设计应对策略

王超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自我客观意识也在社会、经济、自然等对应的认识中,提出了可持续进行的经济发展模式,即“低碳概念”。相关的概念应用也在工业生产、建筑行业等多个领域有了现实的反馈和发展。此次就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城市化;低碳概念;建筑设计;应对策略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12.094

0 引言

目前,时代的发展已使全球的社会市场经济朝着低碳模式为主流发展方向,而我国在现实落实贯彻相关概念生产,也是因为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为使经济快速提高,对应人口基数增长的过程中,开始进行城市化设施的逐步完善和拓展。人为活动的扩大也使得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平衡出现缺口,而这里碳排放量可以说是影响我国环境的主要原因,其建筑业的施工占碳排放总量的1/3以上。为此,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低碳建筑也是大势所趋的现象。

1 我国低碳建筑的设计发展现状

低碳建筑主要指的是:在施工过程中,在建筑材料的选材、应用和后期的使用周期的化石能源使用的降低中,使对应施工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等污染气体的排放量能相应降低。从社会实际的发展角度和现实施工工艺的考察中,我们也看到了对建筑设计进行能源有效利用而对人们生活空间环境带来的积极影响(如:降低了大气污染、气候变暖、植被减少等带来的消极影响和作用)。但在现实的建筑设计中,行业人员对低碳建筑的认识和了解也因为地区环境的不同在构建意识上存在误区和偏差;即部分人认为大范围的推广低碳技术势必会影响到整体建筑成本造价的投入,而后期进行投资效益的回馈则需要长时间的等待,但会对实际的房价出现不良的上涨状况出现。但在当前,我国现实的建筑设计应用低碳概念来看,多数设计师还是采用应用节能减排技术,虽然能使建筑施工和使用在自身层面上,更有效、合理的体现节能效益,符合相关建筑要求。但在现实情况的分析中,得出通过依据节能的标准化流程进行建筑设计会增加总体成本投入的提高(一般在3%至6%之间),但能获取到30%以上的节能效果,而这部分增加的投入,从经济角度上来看,可在建成后五年左右进行全部回收。

2 建筑设计中的低碳设计策略

2.1 综合考虑建筑环境周边属性

我们知道,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经济的整体增长首先是从城市实际建设发展的前景进行现实分析;其次,才是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最后是总体经济在现实的社会发展研究中的实际体现。而随着群众自我意识的觉醒和生活现实需求的要求标准提高,人们在“人与自然”这一长期性生存空间的认识也在对应的主客意识的掌握中,对其两者之间的均衡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而建筑设计师设计、创造的一系列具有可识别性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在综合考虑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现实关系所进行的场地地形的高效利用,通过对风向、光线等的利用也能减少建筑中使用场地的占地面积、资源、设施设备的应用,而这样的建筑设计形式也是多数建筑设计师目前形成的共识。

2.2 施工材料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2.2.1 绿色建材的使用

在建筑和装修材料的生产应用中,以往建筑施工需求较大,也使得对应产生的能耗和污染较多;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关键原因。为使建筑设计能符合当前社会发展提出的低碳概念,使我国建筑设施结构能在使用工业化成品或可再生、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对以往建筑工程产生的资源高能耗、高污染及后期建筑结构的养护进行对应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也是降低对环境污染影响的有效途径之一。

2.2.2 材料的高效利用

进行低碳建筑设计策略能有效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降低污染物质对大气的污染排放量。而将建筑与室内设计进行一体化的精品房开发,则能减少构成建筑这一系统化工程实际的行业组织要素及不必要材料的能耗。在高效利用材料具备的特性中,采用高性能、低材耗、耐久性长的材料(如:重量轻且可循环运用的钢结构构件、纸管结构与集装箱环保建筑材料等),有效的减少施工环节和周期的同时,也能有效降低整体施工建设整体的成本投入、资源消耗和废弃材料的污染面积的形成。资源的相关控制和再生资源的利用,则能使废弃或老化的材料在物质方面的转化再生中,进行持续的使用和资源生产、消耗的有效控制。

2.2.3 建筑空间的高效利用

在城市建設进程中,由于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周边范围的人口处于生存或现实生活的考虑,城市人口出现增长;而这样的现象,也是直接影响着城市建设进程脚步和设施完善的关键。而我国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建筑师也在空间的高效利用中实现对整体面积需求的降低;即在大范围的居住建筑需求中,城市建筑的建设设计更加注重现实生活、工作空间的有效利用。在住房面积受到施工建造限制的过程中,这样的面积控制也是建材能耗得到降低的关键及能源节省的相应措施。同时,内部空间的再利用也是建筑进行良性循环的过程步骤和现实城市发展的契机。因此,在现实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在空间构建中就需考虑实际应用功能的可变性和变更的灵活性;这样做不单单能有效延长建筑内部空间的使用效率和寿命,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建造垃圾和返工情况的出现。

2.2.4 屋面节能设计与立体绿化网络体系的构建

蓄水、架空、覆土种植是当前建筑屋面设计进行节能减排的关键措施和应用手段。而通过对建筑物体表面的绿化覆盖,一方面美化了建筑环境,另一方面,也在利用植被自身的自净功能、吸附功能等对相关的城市环境进行了自然生态平衡的调节和城市“热岛效应”的缓解。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开展低碳概念的建筑设计和措施已经成为当前城市发展的主流趋势。在建筑企业进行建筑工程现场环境的低碳建设考虑中,其也是推动城市社会主体经济发展的关键。为此,设计师在实际建筑物体的设计构思中,也要在对建设体制和观念的创新和思维转变中,以城市实际发展进程做基础,并在建筑设计、施工工艺、材料选用等相关方面的沟通和反复思考中,使城市的低碳概念能在绿色城市的全局发展和建设,在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中,使我国的建筑行业能在稳定持续的发展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袁星.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J].商品与质量,2017(37):28.

[2]马谦弘.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J].山东工业技术,2018(05):107.

猜你喜欢

城市化建筑设计应对策略
安东尼·高迪建筑设计研究
叙事思维下的建筑设计与表达
传统建筑设计元素在现代商业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学设计
剧院建筑设计指南之哥本哈根歌剧院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