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研究

2018-08-20刘信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6期
关键词:数字化学习一对一应用

【摘 要】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使得教育领域呈现出崭新的局面,以一对一数字化教学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育领域改革的创新型工具。从实践效果上来看,数字化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掌握更为全面的知识和能力。在本文的研究当中,基于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相关理论,阐述了其在教学实践当中的应用策略,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应用

在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之下,充分强调了教师不能将教学局限于课本内容,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目标进行资源的挖掘和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一对一数字化教学有利于发挥多媒体和网络资源的优势,形成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并将各项资源不断丰富融入到课堂当中,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促进语言应用能力。

1.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相关概述

数字化学习,主要强调的是以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为支撑,将数字化学习资源作为基础,利用网络,以学生为中心展开交互式教育教学活动。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数字化学习也可以称作是网络化学习。而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过程当中,一般是每个班级当中,每个学生人手一台平板电脑进行一对一数字化班级管理和学习。在这种环境中,一般具有以下几种模式:一是互动型,教师依靠教学管理平台,对于相关的电子学案进行优化,并开展教学,教学过程当中与学生之间有一定的互动和交流。二是教学软件辅助型,利用一系列数字化教学辅助软件,使得一对一数字化学习能够高效开展。三是项目学习型,对于应用设备和教学资源进行综合合理的运用,从而将高互动、高透明等数字化教学特点带到课堂内外,满足各科学习的需要。

2.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应用研究

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过程当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思维和教学方式,为学生实现个性化自主协作学习创造条件。

2.1应用资源进行语言输入

在教学活动当中,必然会涉及到相关语言的输入和应用,尤其以英语学科为例,在高中英语教学当中会涉及到大量的较难理解的语言信息,因此需要不断重现语言点,使学生的听、读能力得到提升。在这个过程当中,不妨借助故事和游戏等形式,多角度、多元化地满足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需要,这也与中学生的认知特点相符合。比如说在学习Festival相关内容的时候,可以通过数字化学习系统鼓励学生和同伴交流中西方节日的差异性,然后进行阅读理解,让学生在自主阅读当中,在平板电脑上圈出中西方节日的差异,这种资源和任务驱动整合的方法,能有效地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

2.2应用资源支持学生随机进入学习

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过程当中,教师利用数字化平台将学习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是一个显著的特点。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需要结合自身的认知规律和学习情况,提取相关学习资源,獨立探索,进行随机学习。比如说在高中词汇学习环节,可以利用相关的单词软件,使学生能够轻而易举地查找到自己还没有掌握读音或者是词义的单词,有针对性地进行自主学习。所以,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个体性差异,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源材料,对于相关篇目进行录音,学生在自主听与读的过程当中,逐渐解答心中的疑惑,从而做出总结,并且做出学生互评。学生在听说练习过程当中所出现的错误,以及互评结果,会直接传输到教师的平板电脑终端,这有利于教师及时全面地掌握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开展下一阶段的教学活动。

2.3应用资源支持学习者多元语言输出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语言表达工具,包括音、图、文字等方式,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说和写,进行同伴之间的交流,学生也能够保证一定质量的语言输入和输出。以多元的学习方式促进听说读写等语言应用能力,保证了英语学习能力的提升。比如说在学习Making the News相关内容的时候,学生需要用英语说出一些简单的采访词汇,了解一些关于新闻采访相关的知识。课上教师可以安排I can be a reporter的活动,让学生利用数字化学习系统互相采访,交流所学到的知识。也可以在课后采访老师、父母,将采访的过程在课堂上展示出来。

3.结语

总的来说,近几年来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系统实现智慧校园,在教学改革中产生了富有成效的教育实践效果。借助于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的形式,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推动者、学习的主人,能够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和交流,这是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变革。对于教师而言,应当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切实锻炼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系统的运用能力,适应课堂教学改革的潮流,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史鹏越,黄洛颖.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在中小学教与学中的应用模式研究[J].中小学电教,2014(z2):78-81

[2]郑刚,李玉顺,辛雪园.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学习活动类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9):48-50

【作者简介】

刘信,性别:男,出生年月:1988.11,籍贯:陕西省泾阳县 学历:大学本科,工作单位: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研究方向:英语学科教学,职称:中教一级。

猜你喜欢

数字化学习一对一应用
供证“一对一”情形下排除合理怀疑的适用
中航工业宝胜的“一对一”供给侧改革
“一对一”认知诊断与干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