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楚地遗珍—淅川新发现青铜器选粹

2018-08-17唐新张庆华

收藏家 2018年8期
关键词:铜壶战国口径

□ 唐新 张庆华

2010年底,河南省淅川县发生重大盗墓案。公安机关及时破获此案,收缴部分被盗文物,后将这批器物移交淅川博物馆。这批器物被盗于淅川县仓房镇沿江村陈家沟口北玉山岭的一座楚墓,共30余件。①现将部分重要器物介绍如下:

铜镬鼎,通高43.6、 口径45.7 厘米。直口、方唇、短颈、附耳、鼓腹、圜底近平。三蹄足,腹部有两个对称的小环钮,颈腹间饰一周凸弦纹带。足上部有突起的扉棱,两边为浮雕龙组成的兽面(图 1)。

铜环钮鼎2件。通高30 、口径24.5 厘米(图 2);通高 30.3、口径24.5 厘米(图3)。大小形制基本相同,有盖,盖圆弧形、附耳外侈、鼓腹、圜底、三蹄足较高、盖面有两道凸弦纹,外弦纹上置3个环钮,盖中心有鼻钮衔环,腹部饰一道凸弦纹,足根部饰兽面纹。

图1 铜镬鼎

图2 铜环钮鼎

图3 铜环钮鼎

图4 铜兽钮鼎

铜兽钮鼎,通高36.8、口径 29.3 厘米。有盖,盖圆弧形、附耳外侈、鼓腹、小平底、三蹄足较高、盖面有两道凸弦纹。外弦上置3个昂首卧兽状钮,盖中心有鼻钮衔环,腹部饰一道凸弦纹,足根部饰兽面纹(图4)。

铜壶,高27.6、口径9.5厘米。有盖,盖顶隆起,盖上有3个鸟喙状钮,盖面饰卷云纹。直口、细径、斜肩、鼓腹、平底、高圈足,肩部有两个对称的铺兽衔环,颈部及腹部均饰三道凹弦纹(图5)。

铜壶2件,高33.2、口径10厘米。形制、大小相同。有盖,盖顶隆起,盖上有4个对称的鸟喙状钮。直口、方唇、束径、鼓肩,肩部有两个对称的铺兽衔环;平底、高圈足、通体素面(图6)。

铜盉,通高31.5、口径11.5厘米。圆弧盖、鼓腹、圜底、三蹄足,盖顶部有环钮,并有链条与提梁相连。提梁为棱形圆折,流作兽首形,腹中部饰一道凸弦纹,蹄足瘦长作六棱形,上部饰兽面纹(图7)。

铜鉴,通高22.5、口径40、底径27.5厘米。折平沿、方唇、直口、直颈,腹微鼓,颈腹之间有两个对称的兽面形耳,耳内套一圆环,下腹部内收,平底。颈部饰蟠螭纹,上腹部饰有一周凸弦纹,凸弦纹上饰三角云纹,下饰一周凸弦纹及一周带状蟠螭纹(图8)。

铜盒,高22、口径29厘米。子母口承盖,圆弧形盖,盖上有3个龙形环钮,鼓腹、矮圈足、盖、身以子母口套合,口沿两侧各置一圆环形钮,器身素面无纹(图9)。

图5 铜壶

图6 铜壶

图8 铜鉴

铜箕,长22、口宽24.4厘米。箕形、口敞平、平底,两边略外侈、尾部较深,弧形壁,口壁外侧有一环形钮,箕内部稍残, 素面(图10)。

由于这批器物是追缴文物,器物组合关系不明,亦未见铭文资料,只能从这批器物的形制和纹饰两方面来考证器物的时代。铜壶分别与淅川徐家岭楚墓M6:9②铜壶,湖北谷城尖角墓地尖采:1③和湖北江陵望山M2④以及荆门包山M2⑤湖北老河口安岗一号楚墓⑥发掘出土的铜壶风格一致。铜环钮鼎、铜盉、铜盒则与湖北黄冈曹家岗楚墓⑦和襄阳陈坡M10⑧出土的器物风格接近,铜兽钮鼎与湖北襄阳鏖战岗战国楚墓出土的同类器物相同⑨。上述墓葬中时代分别为战国中期和战国晚期前段。通过对该墓收缴器物和上述墓葬出土器物综合比较后发现,这批器物的时代应在战国中期晚段。湖北地区有鼎、壶、盒组合的楚墓时代多在战国中晚期,也与这批器物时代大体一致。近期有学者通过系统分析、研究将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青铜器分为七期,其中第六期为战国中期晚段。其器物基本组合为鼎、敦、壶、盘、匜,并开始出现盒,且子母口鼎较为流行⑩。这也与此墓出土的器物风格大体一致,故这批器物的时代应为战国中期晚段。此墓随葬器物比较丰富,从随葬的大型镬鼎和子母口鼎等器物推测,墓主人应当是相当于下大夫级或上士级的楚国贵族阶层。

玉山岭楚国墓地位于淅川县仓房镇沿江村,属丹江岸边的浅山区域,墓地北侧就是著名的徐家岭楚墓群。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这个区域相继发掘不少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贵族墓葬群,并出土大量青铜器、玉器、陶器等多种器物。说明这里是丹淅流域楚国墓葬的中心区域之一,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这批器物中的铜盒、铜箕为淅川东周楚墓新发现青铜器类型,为楚国青铜器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图7 铜盉

图9 铜盒

图10 铜箕

注释:

①陈大公等《淅川警方快速打掉一特大盗掘古墓犯罪团伙》,《南阳日报》2010年12月21日。文中将战国时代楚文物误定为春秋时期。

②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大象出版社,2004年。

③周婷、梁超《湖北谷城尖角墓地出土重要文物》,《江汉考古》2015年第3期

④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江陵望山沙冢楚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

⑤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

⑥襄阳市博物馆等《湖北老河口安岗一号楚墓发掘简报》,《文物》2017年第7期

⑦黄冈博物馆等《湖北黄冈两座中型楚墓》,《考古学报》2000年第2期。

⑧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襄阳陈坡》,科学出版社,2013年。

⑨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襄阳市鏖战岗战国楚墓的发掘》,《考古》2016年第11期。

⑩袁艳玲、张闻捷《楚系青铜器的分期与年代》,《考古学报》2015年第4期。

猜你喜欢

铜壶战国口径
步枪口径之争(下)
步枪口径之争(上)
题天台山铜壶滴漏
战国讨债传奇——围魏救赵
战国少年孟轲
大口径超高附塔管线安装技术
战国少年孟轲
战国少年孟轲
一刻钟为什么是15分
全口径预决算审查监督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