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艺术设计中竹资源的运用

2018-08-16陈晔

艺海 2018年7期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

陈晔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看待竹的物理及文化属性的角度出现了变化,对竹资源形成全新的审美视角,同时也呈现出不一样的设计思路。竹作为一个普通的观赏性植物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当创新与设计相互碰撞,不仅可以深化人们对竹资源的理解,同时也可以促使人们在视角上实现推陈出新。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竹资源

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竹作为自然之物直接渗透到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之中,且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对竹有了全新的认识。竹,作为生态资源之中的可再生资源,它的运用成为全新的课题,

一、环境艺术设计与竹资源的关系

植物、水体和地形是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对象,对象不同,设计的针对点就有所不同,竹资源本身也是一种特征鲜明的设计对象。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本身对竹资源的应用就相对广泛,如果将环境艺术本身看成一场盛大的音乐会,那么竹资源就是最佳的乐器载体。在环境艺术设计之中使用竹资源主要包含了室内、室外这两个方面。竹资源除了作为建筑材料使用之外,还在装饰材料中得到运用。观赏竹在室外绿化景观以及室内的盆景之中都是十分常见的。随着低碳环保、绿色施工等概念的出现,竹资源凭借环保性能良好的优势,在环境艺术设计之中的地位逐渐凸显出来,设计人员一般在进行设计的时候都会考虑到竹资源的使用。因此,在目前的环境艺术设计中,对于竹资源合理使用的研究非常重要,并且未来对竹资源的使用会逐渐朝着系统化的方向不断前进,在开发利用竹资源的过程中进一步实现全面推进。

二、环境艺术设计中竹资源的运用

(一)环境艺术设计中观赏竹的运用——竹翠

1.造景手法

(1)竹径通幽

竹径指的是在竹林之中规划出来的小路,但是在竹林小径的设计中,要忌宽求窄、忌直求曲。在《园治》中有这样的阐述:游园小路所强调的是曲径通幽,如“顿置婉转、不妨偏径”等;并且还多次提到竹林景观的营造要给人一种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意境。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竹径通幽一般指的是空间上的连接,所营造的是一种迂回的视觉效果,同时要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心理感受,这样就有利于景观层次的增加。

(2)以竹当窗

所谓的以竹当窗,就是在窗前种植竹子,将竹景观镶嵌到不同的窗子之中。框景手法早在李渔的《一家言》中就提出,即借景手法就是四面皆实独虚其中的而为便面之形,借景是古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最常用的手法,借景主要是将另外一个空间之中的景物直接运用到景观空间之中,这样就可以帮助空间提升其渗透性,同时也可以增强园林本身的层次感。在《园治》中,对于借景,经常会表述为“制式新番,裁除旧套”,框景不仅仅属于窗框,其中也包含了门洞、花窗等,就如挂落、柱子、美人靠所形成的取景框,通过若隐若现、错落有致的方式,就可以将竹子本身的层次感体现出来,并且也显得非常协调。

2.观赏竹的运用法则

第一,观赏竹本身的品种较多,在品种方面会有区别,但是特征上存在统一性。观赏竹作为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对象,可以直接使用在地被植物灌木之中,偶尔还可以搭配乔木,这是其余植物无法替代的。尤其是在营造专门的同类植物景观的时候,运用观赏竹就显得更加的特别。

第二,观赏竹主要是通过竹资源植物属性部分的合理使用,如材料属性,如竹材本身的使用,观赏竹和竹制的景观在形式上和质感上都能够统一,这样就可以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发挥巨大的优势。

第三,相对于其他景观植物,观赏竹本身具有再生性和繁殖性的特点;相对乔灌木,观赏竹可以打破多株栽植、固定植株的惯例,在成活第二年就可以发出竹笋,进而形成新的植株。在通过多年的发展之后,就会直接形成竹林。观赏竹在需要大量绿化植物的区域中得到广泛应用,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节约成本。

(二)环境艺术设计中竹材料的运用

1.竹材杆件的直接运用

竹材杆件就是竹的茎部,是主要的竹材资源,也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使用相对频繁的一部分。第一,以竹代木。也就是利用竹材来替代木材的一种方式,相对于木材,竹材本身的成材时间较短,并且材料容易获得,同时竹材本身还具备吸热、吸湿等优势,加上竹材本身质感细化,相对于木制家具而言,使用更具优势。再加上在加工过程中,竹材不会像木材板材加工那种,会存在对人体有害的甲醛等化学物质,通过竹子特性加工的情况有很多,因为其纯天然无污染,所以也有利于人体的健康。第二,节点构造型。运用节点构造型,也就是经过各个节点的相互连接捆绑,这样就可以形成具有结构美感的构造形式。

2.竹材二次创作的运用

对于竹材进行二次创作,也就是進行创作与改造处理,直接调整竹材原有的属性,确保其可以更加广泛地使用。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发展,针对原竹的差异性,古代人发明了竹编,如古代在江南地区的竹作,就是我们所说的编织。直接将竹材制作成为竹丝或者是竹篾,以此来弱化单体的差异性,所编织出来的图案纹理也可以称之为人们的视觉主体,这样就可以将个体的差异进一步弱化。又如现阶段人们所使用的集成竹材,天然竹材在经过加工之后,就会形成与木材板相类似的形状,这样就可以减少个体化的差异。

(三)环境艺术设计中竹意象的运用——竹魂

1.竹形象再现

竹形象的再现可以选择很多的方式,利用不同的载体再一次呈现竹子的形象,这样就可以在环境艺术的各个领域之中直接运用到竹的形象,这就是环境艺术中竹的重要表现方式。竹的形象再现主要包含了通过具体的竹字画来呈现,或者是通过民间刺绣等诸多的手工工艺实现对竹形象的再现。另外,通过数码处理以及印刷等,就可以在墙纸或窗帘等载体上直接运用竹的形象。

2.竹形象再设计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不是说竹资源就一定要运用,很多时候可以考虑到意向性的运用,也就是针对竹的形象进行二次加工与设计,这样就可以让人感受到竹是真实存在的。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使用这一种竹资源,其本身就是一种趋势,可以提升对竹资源的物理和文化属性的认知度,并且通过创新设计让人想到对竹这种资源的合理使用。

如图1福建下石村桥上书屋,从整体外观上看,它利用竹作为其主体,这样的设计方式也让整个下石村桥上书屋呈现一种“竹文化”的气息,让书屋更具韵味,为今后竹资源的使用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思路,让环境艺术设计更加符合需求。

又如图2的福建安溪培田村竹编休息亭,阳光房是一种现场复合编织的竹壳结构,它探索了数字设计和制造技术的潜力,旨在重新振兴传统工艺。虽然整体上看起来非常简单,但竹本身的特点非常明显,并且具有鲜明的指向性,能够清楚地告诉观众,这一次的设计就是和竹之间存在直接的关系。

结 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竹资源的合理使用能够让竹文化更好地融入环境艺术设计中去。在运用竹资源的时候,需要对竹资源本身的特性进行合理的分析与了解,并且还应该保证与文化属性之间能够相互的统一。另外,通过科学技术的合理使用,可以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不断提升竹资源的运用广度和深度,这样就可以将竹资源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真正发挥竹资源的作用。

(责任编辑:杨建)

参考文献:

[1]范君.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6(17):70-71.

[2]隋瑞正.生态文明观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J].四川戏剧,2016(08):67-69.

[3]张悦.竹资源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实际运用[J].大众文艺,2016(01):161.

[4]胡婷.解析竹资源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J].科技展望,2014(12):25.

猜你喜欢

环境艺术设计
何为设计的守护之道?
《丰收的喜悦展示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论植物景观与环境艺术的有效融合
提高景观环境艺术设计水平的策略
“互联网+”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运用
现代城市建设中的环境艺术发展前景与应用研究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