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不在的日子里,我会活成你的骄傲

2018-08-16王昕

恋爱婚姻家庭·青春 2018年8期
关键词:吴子李敖维也纳

王昕

能够成为你的母亲,

我受宠若惊

2006年10月22日,对柳红来说,是一个不思量自难忘的日子,她的儿子吴子尤生命终结于这一天。

柳红和朋友们用鲜花、诗歌和烛光为吴子尤送行,这是一场来宾不分老幼、名流云集的遗体告别仪式。灵堂里播放的是吴子尤生前喜欢的音乐,条幅上是姥姥手书的吴子尤作的诗:“我是你心头优雅的秋风,淡淡地描绘着你的感叹,你的赞美,你眼里永远的笑意。”吴子尤静静地躺在那里,身上撒满了红色的玫瑰花瓣。柳红面带微笑,身着一袭绛紫色绣花旗袍,一条白色带着牡丹图案的披肩,站在儿子身边,一边轻抚他如同轻抚熟睡的婴儿,一边跟亲友介绍他离别前的话语。

这是吴子尤的遗愿,是他事先设计好的告别。作为母亲,柳红能够做的,就是收拾起悲伤,给儿子一个体面而优雅的送别仪式。

柳红1988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系,是经济学硕士,并担任经济学家吴敬琏的研究助手达9年之久。1990年4月,儿子出生了。柳红为儿子取名“子尤”,取“自由”的谐音,希望他快乐、自由地成长。吴子尤在文学方面,早早地就显示出了天赋,4岁时迷上了听故事,5岁开始模仿讲相声,6岁爱上了看电影,8岁开始写文章,9岁开始写诗,曾获“世纪杯”“春蕾杯”征文大奖。

2004年2月,一次和柳红外出,在过天桥时,吴子尤突然说:“我希望拥有传奇的人生。”一个月后,他被诊断为患有纵隔非精原生殖细胞肿瘤。

“一次手术,两次胸穿,三次骨穿,四次化疗,五次转院,六次病危,七次吐血,八个月头顶空空,九死一生,十分快活。”“回首征程,这一路我不是愁眉苦脸走过的,不是唉声叹气走过的,不是遮遮掩掩、小心翼翼走过的,而是一路有言笑、横刀向天笑、仰天长笑、泪中带笑走过的。”这是吴子尤的病中琐记。他用文字对抗命运的为难,更给迷茫无助的柳红上了一堂人生大课。他告诉柳红:“妈妈,你得是端庄的、典雅的、井井有条的、忙而不乱的,你每次歪着脖子、驼着背从外面跑进来,我都会觉得好难过。”于是,柳红变得比从前更积极乐观,一边陪儿子就医,一边同他一起学习进步。母子活在饱满的精神世界里,像一个生命共同体。

2005年9月21日,作家李敖在紧凑的大陆之行中,专门去看望了吴子尤。吴子尤对李敖说:“在我这个年龄,我已经超过你了,因为我得的病比你多。”他在送给李敖的书扉页上写了四句话:“你也曾青春似我,我也会快意如你。谁敢喊:虽千万人,吾往矣?谁又将两亿年握在手里?”2005年7月29日,与他的不羁风格一致的作品《谁的青春有我狂》出版了,其中收录了吴子尤从8岁起所写的诗歌、散文、随笔、杂文、小说等,其中约一半是他病发后所写。

“上帝准备今年送一个金灿灿的肿瘤给一个人,送给谁呢?他怕胆小的人支撑不住,所以接受这个肿瘤的人必须坚强。然而,只依靠坚强挺下来的人,最终留下的只有平淡的忍受,所以要送给一个乐观的人。而只靠乐观挺下来的人,光笑而不会回味。于是,他就准备送给我,因为我是超越一切的!我把这叫作享受。”吴子尤的睿智、达观与才情轰动一时,但病魔无情,他还是走了,他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是:“这个故事该如何收场呢?”

一场没有痛哭的葬礼结束后,柳红抚摸着儿子的书稿,一遍又一遍地自言自语:“能成为你的母亲,我受宠若惊。”

若活得精彩,

孩子就一直与我们同在

虽然一遍遍地告诉自己要坚强,但對于一个母亲来说,失去了年少的孩子,未来的路漆黑一片。很长一段时间,柳红每个周末都去墓地看儿子,像赴一场约会。她在心里对自己说:“我答应子尤的,我做到了。现在,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思念儿子啦。”可一回到家,又再一次感觉到儿子真真切切地不在了。她不吃不睡地待在儿子房间里,不眠不休地读儿子的书稿。

“上帝总是公平的。如果在年少时生场大病,苦痛之余,让自己有了对生命难得的体验与心得,这就是收获,这就不是不公平。”这是儿子在《谁的青春有我狂》中写下的。可是,柳红分明感觉到儿子就在身边,对她娓娓道来。

可他若在,定会对这样被悲伤掩埋的母亲感到失望。于是,柳红开始寻求自我治愈,她一边练瑜伽,一边整理儿子的书稿。在儿子去世百日时为他出了诗集,周年时出了文集,五周年时出版了遗作。

2009年,柳红开始练习长跑。2010年,50岁的柳红第一次跑半程马拉松,之后开始跑全马,此后连续3年参加了香港乐施会组织的百公里毅行。与此同时,她主编了《生命的十二堂课》一书,也是其中一课的主讲人。她用自己经历的生离死别为例,在这个讳言死亡的国度里,宣讲活着的意义。

在这堂生死大课里,柳红先后接触了很多丧子的父母,他们许多人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内心在承受了丧子之痛后又增添了新伤痕,从而将自我封闭起来,和社会隔离。作为一名学者,同时又是一位失独的母亲,柳红选择走到台前,告诉这些悲伤的父母:“哀伤永远都在,只是你要把它转化成一种生命力与能量,活出孩子们要我们活出的那个样子。”

满怀热爱地活下去,

我是你的骄傲

2016年,柳红重新回到大学校园,到维也纳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这一年,她56岁,是吴子尤离去第10年。

2016年4月10日,是吴子尤的26岁生日。也是在这一天,柳红参加了维也纳马拉松。吴子尤曾在2002年来过维也纳,对维也纳一见钟情。他告诉柳红:“仿佛我就是这儿的人,没有陌生感,一切熟悉而亲切。”

维也纳马拉松的出发地设在联合国驻维也纳办事处大楼旁,那是一组现代建筑,紧接着路线经过多瑙河上的大桥,然后是Prater森林公园,接着是多瑙运河、维也纳一区、环路、维也纳歌剧院、美泉宫、市政厅、城堡剧院和维也纳大学。这是儿子来游玩时的路线,也堪称世界上最吸引人的马拉松路线。

那天,途经的每一地、每一景,都令柳红百感交集。尽管之前她因为工作有3个月不曾锻炼,也不相信自己能成功完成比赛,但最后,她以5小时30分的成绩跑到了终点。在终点,她双手举起,泪如雨下,心中默念:“26年前,我成为你的母亲,今天,我将这场维也纳马拉松献给你。我知道你看得到,妈妈会哀而不伤,满怀热爱地活下去,直到有一天,与你重逢。那时,我可以兴高采烈地告诉你,我没有违约。你是我的骄傲,我也是你的骄傲。”

前段时间,在一次演讲中,柳红说,在失去儿子的十几年间,她一直试图用自己的行动超越哀伤,赋予哀伤不同的色彩,让忌讳谈死、缺乏生命教育的中国人,用另一种方式去理解哀伤。哀伤不只是黑白的,也可以是彩色的。“我选择了接纳哀伤,与它共存,并且寻找另外的人生道路,我发现我挑战了生命的极限,这是此前远远想不到的事情。”她笑着面对全场观众,以儿子的诗作为演讲的结尾:“别人让天空主宰自己的颜色,我用自己的颜色画天。”

猜你喜欢

吴子李敖维也纳
李敖狱中“贴纸借光”
开庭了
《李敖自传》
返老还童
绵绵春光 细碎花期
养生要趁早
真想有个奶奶
喝水
水果雨
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