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激励法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应用

2018-08-10吕路李松哲

神州·上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公共体育课高校应用

吕路 李松哲

摘要:教学不在于传授多少知识,而在于如何唤醒学生,引起共鸣。体育教学中要能够合理采取激励的手段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对体育更感兴趣,体会到体育带来的快乐。本研究从课堂实际出发,研究在教学中采用激励法的效果,并对进行何种激励法,有何要求进行阐述,旨在进一步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的乐趣,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激励法;高校;公共体育课;应用

有学者指出:“教学是一种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还有学者强调:教学不在于知识传授的多少,而在于是否能够唤醒和鼓舞。可见,激励法在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激励教学法,通俗而言,就是指通过各种外面世界的诱因,给学生以适度的正作用力进行刺激,从而满足学生们正常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激发其学习动机,使得学生可以根据教学的要求不自觉地转化为自己的行为的一个过程。

本文依据体育心理学相关理论和具体实践,对在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中采用激励法教学产生的效果进行探讨。期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体育教育提供更多的选择,能够更好的激励学生,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1、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研究以吉林医药学院一年级公体课2个教学班的90名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其中一个班43人,作为实验班;另一班47人,作为对照班。根据研究需要采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实验法等对两个班的体育教学进行研究。

实验班的学生进行不同激励法的研究,对照班采用常规授课教学。

2、研究过程

实验班采用的激励的方法和激励的功效

(1)激励方法

激励教育方法是在一定教学目标指导下,根据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程度,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激励教育方法是教师充分利用情感调节作用和动力作用,调动和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把学生学习动机的确立,情感的熏陶,意志的锻炼、兴趣的培养,性格的优化寓于体育教学中,以帮助学生形成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教学方法。

语言激励法是利用语言对学生进行激励的方法。包含:提问式激励法、点名式激励法、目标激励法、纠错激励法。

行为激励法是利用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进行激励。包含:示范式激励法、鼓掌式激励、神态表情激励法、保护与帮助激励法。

情景激励法是教师利用各种方法创设一种情景。包含:成果激励法、降低标准激励法、环境设置激励法、和谐人际关系激励法、自由分组激励法、音乐激励法、榜样激励法。

(2)激励功效

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兴趣,培养良好学习动机,进取动机的功效。积极的兴趣是从事学习活动取得成就的最初条件,在人的学习活动中,兴趣起着定向功能和动力功能的双重作用。激发学生兴趣,能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体育锻炼中,由无趣到有趣,发展到乐趣,最后上升为志趣。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影响学习效果最稳定、最根本的因素,它和兴趣有着密切的联系。进取动机是一个人不满足已达到的水平和成绩,而不断向更高的水平和更大的成绩努力时所产生的,这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动机,能产生持久的,主动的行为动机。激励能对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不断加温,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最大的热情,以保证教学任务能高质量完成。

培养学生参与竞争意识,勇于进取的良好个性的心理品质的功效。通过激励,让学生明白参与比收获更重要。体育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强烈的竞争意识,竞争的结果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失败者的懊丧,但这不是竞争的全部意义之所在,重要的是竞争过程中将使参与者有机会进行各种心理体验和心理调整,激烈的竞争能激励学生那种无高不可攀,无坚不可摧的进取心和胜不娇、败不馁的精神,这也是现代人最可贵的品质之一。

(3)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爱集体的作风,增强团结协作意识的功效。在参与中通过竞技提高自尊心、认同感、荣誉感和自豪感,增强凝聚力。

培养学生守法意识和文明行为的功效。竞赛中的规则是针对双方的,只有在规则许可的范围内发挥技战术水平,用实力战胜对手,才是真正的胜者,培养学生心胸坦荡,懂得并做到公平竞争。

培养学生坚强意志的功效。当学生在练习中遇到困难时要及时给予启发、激励,使之依靠自己的力量达到要求,经过失败——成功——再失敗——再成功,培养学生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对照版采用常规的主要以知识技能传授为主的教学手段。

通过教学实验的观察发现,在实验班的课堂之上,明显可以看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在老师的不断激励下,时刻都能感受到体育活动、技能的学习给自身带来的乐趣,尤其是在新技术、难技术的学习和掌握上,老师通过不断的鼓励学生对于学习充满信心,虽然在学习中遇到了各种困难,但是表现出来的自信心以及克服困难的决心明显比对照班的学生要强。对照班虽然能够完成基本的教学,但是学生体会到的学习的快乐非常少,对于新、难技术的学习和掌握更是望而却步,导致对于新、难技术再对照班很难让学生们接受。

也就是说,通过研究,最终发现实验班在各种不同激励法的带动下,学生的体育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习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班。

总之,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采取激励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运动习惯,树立起良好的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从而增强自信心与勇气,建立起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总之,将激励法合理运用到大学体育教学中,对于释放学生的不良情绪,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技术水平及心理健康水平都十分有益。

参考文献:

[1]王则珊..学校体育理论与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7.

[2]孟伶泉.浅谈在体育教学中采用激励型教学方法的几点认识[J].赤峰学院学报,2011.10

作者简介:

吕路(1988.11)男,研究方向:生活体育,学历:博士在读,在读学校:Soongsil University韩国崇实大学。

李松哲(1981.06)男,硕士,单位:吉林医药学院。

猜你喜欢

公共体育课高校应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