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认知情感的把握

2018-08-10张素杰

神州·上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悬念作文教学

张素杰

摘要:当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作文教学的最大难点一方面体现在学生语言苍白无力,修辞手法欠缺,另一方面则是无病呻吟,缺乏真情实感。众所周知,学生的认知情感与作文水平息息相关,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如何从认知、情感的角度审视作文教学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作文教学;认知情感;悬念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文要想拿高分,就要在情感上打动人。而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习作“假”、“大”、“空”。作文内容胡编乱造、无限拔高、言之无物的现象十分普遍。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应如何指导学生从认知情感的角度出发进行写作教学呢?笔者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关注生活,从细节处打动读者

生活是学生进行写作的“土壤”。在学生习作中,只有充满生活味的情感才能最接“地气”,最能打动人、感动人。如果学生只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无论辞藻多么华丽、构思多么巧妙也是无法获得读者内心的认可。生活中有诸多琐事,如果我们只是平铺直叙那肯定是索然无味了,只有从感情的线索写下去才能耐人寻味。如以下学生习作:

“有一次,我问爸爸到底懂不懂什么叫“罗曼蒂克”,爸爸只是笑着说:“老头子、老太婆就是我们的‘罗曼蒂克。”这句话让我琢磨了半天,最后才恍然大悟。爱到底是什么,由于标准和角度的不同,每个人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爸爸妈妈给出的答案就是看似平淡的日常琐事中饱含着彼此的关爱和理解。每天早晨,他们都会争着起床做家务,为的是让对方多睡一会儿;每天下班时间,听到自行车铃响,妈妈都会条件反射地探出窗外,看爸爸是否回来;拿到奖金后,都会去买一件对方中意的小物件,为的是给对方一个意外的惊喜……”

上面的习作片断,作者以做家务、探头看视、买小礼物为视角,虽然事情小又平常,但是却最能使读者勾起生活的往事。虽然是生活中最常见的“镜头”,但是我们能够感受文中这对父母之间的那种平淡如水却纯挚浪漫的爱情,使文章读来如行云流水娓娓道来。

二、内容真实,拉近读者情感距离

翻阅学生习作,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内容太“假”。本来作者想用情打动人,结果却弄巧成拙成了“胡编乱造”滑稽可笑。如在写作中,有的學生动不动就说家里父母离婚或亲人死亡等等。因此,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多观察真实的情节,因为只有内容真实才能真正拉近读者的情感距离。在以住的佳作中,最典型的就是朱自清的《背景》中的文字描写: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朱自清先生的这一篇《背影》在淡淡的笔墨中,流露出一股深情,没有半点矫揉造作,而有动人心弦的力量。作者不仅是用眼观察,而且用心在感受,深刻而含蕴的表达了作者对其父亲的深情和丝丝的怀念,深深感动着每一位读者。

三、巧设悬念,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中设置一些悬念、误会、情感冲突,不仅有利于增加文章的可读性,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情感的表达,因为悬念、误会、冲突等是最易揪住读者之心,撩拨读者之情的,他们在寻求悬念的真相、误会的冰释、冲突的化解的阅读中,自然使得文章要表达感情得到逐步得到强化,从而在心中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记。

如唐伯虎曾经为一老妇人写了一首祝寿诗,“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儿孙个个都是贼,偷得仙桃献至亲。”短短四句,跌宕生姿,起起伏伏,吊人胃口,堪称妙绝至极。由此可见,悬念是作者为了激活读者“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在艺术处理上的一种手段。设置悬念的基本套路模式为:设置悬念→探因解疑→解疑明旨。如大家耳熟能详的三国故事《草船借箭》就精心设计一系列的悬念。1.立军令状设悬念;十天内造十万只箭,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诸葛亮却立下三天完成,令人着实费解(原来诸葛亮早就胸有成竹,算定三天内有大雾,是向曹操“借箭”而非亲自造箭);2.借船设悬念。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后,急坏了鲁肃。诸葛亮提出借二十条船并叮嘱鲁肃按要求装备好,保守机密。小船能变出箭吗?鲁肃将此事告之周瑜的话诸葛亮岂不是白忙一场?(诸葛亮计划周密,知人善任)3.取箭设悬念。军令状下了,小船借了,可就是不见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分,才趁着漫天大雾逼近曹军水寨才叫军士擂鼓呐喊。鲁肃吓得面如土色,读者也要捏一把汗,如果曹军大举出击,诸葛亮不是要成俘虏吗?(诸葛亮深知曹操为人多疑,大雾中决不敢冒险出击,必定会调箭手射箭防御)。作者正是通过步步设疑、探疑、释疑才使得读者恍然大悟,对这种特殊的“借箭”方法拍案叫绝。

四、利用经典,激发学生内心情感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很多感情真挚的作品,这些经典之作需要学生进行细细品读。首先是从词语、句式以及谋篇布局的上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其次是让学生对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思维进行体验,让学生通过对文字进行阅读内心会产生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然后在进行作文写作的时候,就会注重文字中情感力量的表达。比如教师让学生对《我与地坛》这篇文章进行欣赏在欣赏的时候,让学生透过文字来表达作者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之情,面对突如其来的疾病的时候,作者是如何来对内心情感进行表达的。学生在欣赏的时候就会将自己在面对挫折时候的情感结合起来,而作者在生活面临变故的时候,母亲对自己依旧不离不弃,作者也会联系到自己的亲人对自己默默付出的情感。

总之,没有感情的文章是难以打动读者的。唯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别人。无病呻吟的感慨,虚假空洞的口号,是不会引起他人的共鸣,所以感情真挚的前提是“真”。学生只有从情感的角度来审视作文并谋篇布局才能使文章情真意切,让读者感同身受。

参考文献:

[1]王芳 如何指导高中生学会作文的“情感增色”《高考》2015年3期

[2]商伟 情感教育让作文教学更精彩《广西教育(中等教育)》2016年10期

[3]吴存英 浅谈高中作文教学的情感激发《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0年12期

猜你喜欢

悬念作文教学
中学语文课堂“悬念教学法”初探
巧在开篇设悬念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高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快乐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智英赛:曹岩磊爆冷破断王林娜加冕无悬念
《我是歌手》的悬念构建与悬念表现
起伏跌宕 曲径通幽——“悬念”在高考作文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