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好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2018-08-10孙晓丹

神州·上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准备活动体育教学重要性

孙晓丹

摘要:准备活动是体育课、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的重要内容,准备部分完成好与坏将直接影响体育课基本内容的质量、运动技术的形成、竞赛成绩的优劣。结论证明,有针对性地安排准备活动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

关键词:准备活动;体育教学;重要性;有效性

体育课教学一般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各部分均有各自的主要任务内容、组织教法与要求,是一个紧密联系的完整体系,准备部分完成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基本部分动作的学习与完成,它对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等都有重要意义。所以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准备活动的作用有:

1.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性,使之处于兴奋状态,唤醒神经的暂时联系,提高脑的分析、综合和判断能力。从而提高整个人的适应能力。

2.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从生理角度分析:支配内脏器官的植物神经传导速度较慢,并且经过的突触联系多,这些均构成了内脏器官自身的生理惰性。

3.加速血液循环速度,为肌肉提供更多的氧气和营养,同时带走代谢产物,防止过早出现疲劳。

4.使氧合血红蛋白分解,释放出大量氧气以增强运动时肌肉的供氧能力。

5.体温升高,这样,使细胞的代谢过程以较高的速度进行.因为,温度每增加一度,细胞的代迅速度增加约13%.在较高的温度中,神经传导活动会更迅速的使你对即将进行的训练或比赛有跃跃欲试的感觉。

6.减少肌肉粘滞性并搞高肌肉的机械工作效率。因为肌肉内部的肌纤维之间存在着磨擦,特别是气候寒冷时,这种粘滞性磨擦加大。

7.提高肌肉的彈性和伸展性,预防肌肉拉伤和运动损伤的出现,提高肌肉工作的效果。

8.不仅能使学生身体全面活动开,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站立、走步的姿势。

9.把学生注意转移到本节内容上来。

二、准备活动的任务

准备活动分为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门性准备活动两种.一般性准备活动包括各种形式的慢跑、单人双人定位徒手操、武术操、韵律操、伸展性练习、体育游戏等。专门性准备活动是持器械和徒手的模仿练习、相近技术动作的练习、辅助性练习、诱导练习、规定内容的教学比赛等。

三、准备活动的内容

准备活动其内容按其性质与目标,可以分为组织教学所需要的教学常规活动,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门性准备活动。其具体的内容则十分丰富,通过总结归纳如下:

1.徒手操练习包括各种形式的慢跑,单人、双人徒手操,武术操,以及依靠支架、墙壁、地面等进行的练习。

2.器械操练习包括棍操、绳操(个人或集体跳绳)、带操、火棒操,藤圈和哑铃等。

3.球类运动如篮球(球性练习或比赛)、足球、橄榄球等等,但时间不宜过长。

4.舞蹈目标练习它是配以音乐舞曲而进行的一种身体练习方法。

5.队列队形和专门性、诱导性练习。

6.游戏。可以参考一些游戏专著进行选择。

教学常规活动是指每节课开始所需的一些基本活动,主要包括全班整队、检查人数、宣布教学目标与要求、检查服装、布置见习生活动内容、队列队形练习等。一般性的准备活动,是采用那些促进全身各部分主要肌肉群、关节、韧带都得到全面发展和充分活动的练习,具体内容有走、跑、跳、投练习、徒手操、游戏或持轻器械练习、传统项目基本动作、舞蹈等。专门性准备活动,所采用的练习在性质和结构上与基本部分教材的性质和结构相类似,大都是一些模仿练习,辅助练习或诱导性练习,以及大纲所规定的掌握该项教材所必须发展的相应的身体素质练习等。

四、准备活动的教学组织形式

一般采用以班为集体的形式,为避免学生对其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教师要认真备课,不能敷衍了事,只是走一个过场,不管教材的内容,性质,气候、对象特点,总是用固定的形式,内容循环往复。根据实际合理科学要安排新鲜内容,使学生每次上课时都有新鲜的感觉,这样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集中精力,做好充分的心理与生理的准备上好体育课,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准备活动发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五、准备活动的时间

我们知道各器官的机能都有它的生理惰性,肌肉的惰性最不,从安静到发挥最大能力只需二、三十秒。心和肺惰性最大,需要二、三分钟才能发挥较大能力。在准备活动与正式活动之间的休息时间,准备活动对机体的能量有一定的消耗。准备活动的适当休息,可以使物质重新再合成,使机体活动的能力得到提高。

六、准备活动的强度

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大小,体质强弱,训练强度而定。如用心率表示,十五岁到十七岁的学生安静时的心率为70—80次/min,而运动员只为50—60次/min,这个年龄的学生在做大强度运动时心率为170—180次min,而同年龄的运动员则可达200—220次/min。大强度运动都是在无氧代谢的情况下进行的,不可以长时间地进行,只能在短时间或间歇时间运用。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运动强度可以分为三级:高强度、中强度、低强度。高强度心率在170—180次/min,中强度在150—160次/min,低强度在120—140次/min,准备活动不能盲目,也不能呆板,必须根据人体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科学地确定负荷量。负荷量过小,起不到准备活动的作用;过大,又会使疲劳早出现,不利于体育学习。因此,从教学实际,准备活动的负荷量以不超过基本负荷的1/3,心率110~130次/分为宜。[2]

七、建议

在选择准备活动内容时应注意:准备活动练习时应从慢到快、由易到难、由小到大,动作简单易学,内容生动,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准备部分内容应考虑全面性、针对性、多样性。全面性是指所采用的练习能有效地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和培养正确体态与姿势;专门性是根据课的主要内容采用模仿练习、辅助练习或诱导性练习,有利于学生更快地掌握所学动作;多样性是指内容和方法根据课的内容变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猜你喜欢

准备活动体育教学重要性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高中生体能发展模块化实施研究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