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被捆绑的粽子的一生

2018-08-10丁怡

科学Fans 2018年6期
关键词:馅料粽子糯米

丁怡

“你吃甜粽子还是咸粽子?”

只要一到吃粽子的时候,由口味引发的咸甜党大战必定打响整个中华大地,粽子的前世今生也被吃货们悉数挖出。但纠结过口味之后,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不管是咸粽还是甜粽,在它们那小身板里,实实在在地包裹着流传千年的历史故事与风俗文化。

从神坛走下来的“肉包子”

春秋时期

最早祖先们用菰叶(茭白叶)将黍米(俗称“黄米”)包裹成牛角的样子,用来祭祀先祖、祈求五谷丰登,被称为“角黍”。也有人将谷物放入竹筒中,所以又称“筒棕”。

汉代

西汉时期,粽子还不是端午的主角,但人们开始用草木灰水浸黍米,包成四角形,煮熟后被称作“碱水粽”。在漫漫的历史长河里,粽子和一些名人牵扯在一起,有了故事,增添了许多传奇的色彩。比如爱国诗人屈原、孝女曹娥、贤臣介子推等。

南北朝

品种增多,出现了在米中掺杂各种馅料的杂粽。馅料有肉类、板栗、红枣、赤豆等。

晋代

此时,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食物,粽子的原料加入了益智仁(一种药材)。

唐宋时期

粽子的形状出现锥形、菱形。苏轼有“不独盘中见芦橘,时于粽里见杨梅”,可以看出当时的粽子味道很丰富,还有艾香粽和蜜饯棕等。

明清时期

粽子完成从“角黍”到“粽子”的华丽变身,糯米取代了曾经的黍米,粽子的外衣也更加丰富,比如箬叶、芦苇叶,馅料也出现豆沙、枣、松子仁、胡桃等。

小身躯,大能量

粽子虽然好吃,却不容易消化。因为在制作时,糯米被紧紧地包裹在粽叶中,狠狠挤压,如此一来,粽子的密度着实不小。看着巴掌大一个粽子,差不多能顶得上两三碗米饭了。再加上这些糯米韧性很强,没有经过充分咀嚼进入消化道,消化液难以渗透,也就很难将它们充分分解了。

从膳食结构来说,粽子适合当主食吃,毕竟糯米占了绝大多数。吃了粽子,米饭、面包、馒头、面条等就要減少一些。

肉粽里本身会合有一些蛋白质,并且为了味道出彩,肉馅会更偏爱带有肥肉的部分,也可能会用猪油来增添香味,这么一来,脂肪含量着实不低。为了口感,可能还会大量使用盐、酱油、味精等调味品,一不小心,钠就超标了。而甜粽子,本身糖分很高,有些地方的人还会再蘸着白糖吃,一口下去,能量就真爆表了。

所以,吃咸肉粽时,不妨配上一些清淡爽口的蔬菜,如黄瓜、番茄等,一方面调剂浓油赤酱的口味,一方面也补充膳食纤维和各种维生素。若是选择吃甜粽,则不妨搭配鸡蛋、牛奶等富合蛋白质的食物。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家里有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少吃粽子,浅尝即止。糯米是一种非常容易提升血糖的食物,最好是选用一些五谷杂粮来替代。而患有高血脂和心血管疾病的人,尽量选择素粽子,避免摄入较多脂肪和盐分。吃了粽子后也可以搭配喝些豆浆,促进消化。

百样人吃百样粽,华夏文明广阔的辽域和丰富的民族特色造就了粽子的多彩多样。不过,从饮食健康的角度来说,这种高热量的食物偶尔吃吃可以,可千万不要多吃!

猜你喜欢

馅料粽子糯米
艾草与糯米的相遇——青团
冬食糯米滋养温补
好吃的粽子
白果仁糯米粥 有助于改善尿失禁
俄罗斯的饺子有哪些奇怪的馅料
China
ПРАЗДНИК ДУАНЬУ И ЕГО ИСТОРИЯ
胃热失眠,喝点百合糯米茶
端午节,粽子香
好好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