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三物理“学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反思

2018-08-10冯丽丽张利国

新课程(下) 2018年5期
关键词:普通班学案例题

冯丽丽,张利国

(1.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富春高级中学,浙江 杭州;2.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北京)

一、前提——改变传统的复习方式很有必要

学生变了,课改变了,教法也变吗?老师们常说学生“一年不如一年”,学生的现状较之以前逐年改变,课改力度也在加大,那么教法变不变?变是必须的!如何变?

去年高三复习,我们选择了学案模式:以学案组织我们的教学,以学案引导学生的复习,用学案来提高复习效率。

二、思考——要做适合自己学生的学案

毕竟新课改没有几年,所以现在市场上面向浙江省学生的复习资料不多,可以说根本没有一本资料适合我们学校的学生,即使适应了重点班的学生,也很难适应普通班的学生。我们的学案应该是什么样子呢?能否较好地做到适应我们的学生,这都是我们需要探讨和分析的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与尝试,我们确定了我们的教学学案。

三、设计——格式上充满温馨的气息

由于我们是第一次做,也是几个人合作,刚开始的格式不太统一,但随着不断的借鉴和磨合,我们逐渐形成了如下的格式。

主体上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知识点部分,称为“共同的回忆,悉心地掌握”;第二部分是例题练习题部分,称为“共同的实践,你我的进步”。每份学案的完成时间为20分钟,也就是用课前时间完成。

知识点部分包括概念、规律以及如何引入这些概念规律等。例如:《楞次定律的复习》的学案,我们先进行四个讨论。讨论一:楞次定律的内容阐述的是什么样的物理问题?讨论二:如何应用楞次定律?讨论三:怎样去理解它的内容?讨论四:有哪些扩展?

例题练习题部分,我们争取有梯度,成套路,有针对,有反馈。每道例题后我们必附加一到两个同类型、同题型或同知识点的练习题,只是在难度和入手方法上稍有不同。

四、效果——七分欣喜三分愁

通过近一年的使用,选考结束后,我们对学案的效果进行了调查问卷【附件1】。统计结果如下: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选 项A 28 22 20 54 81 23 6 13 5 57 20 65 102 67 72 68 82 3 13 B 40 81 22 76 75 68 96 79 96 84 114 65 12 71 25 77 66 43 45 C 32 29 78 42 69 57 52 64 52 7 21 23 40 73 35 41 26 78 66 D 66 12 40 18 39 28 7 15 8 7 30 25 E 53 11 21 8 1 F 68

本次统计不记名,不和学生的任何奖惩挂钩,应该具有一定的真实性。统计了四个班级,其中重点班1个,普通班3个,分析结果如下:

1.在高考选考科目中,除生物外,喜欢物理科目的人数最多,选择物理比较有兴趣的人数最多,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某些学生厌学物理的情况。

2.学生更多的意愿是老师的指导式讲授和老师边讲学生边练,他们普遍认为学案的优点在于省下抄笔记的时间,可以从学案中体会复习的思路,便于自主学习。

3.通过问卷结果不难看出,学生对学案是认可的。从学案的落实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够对学案的内容进行较好的落实,通过例题与练习,落实例题的内容和相应的知识。从难度上看,多数学生可以对每课的内容进行有效掌握,只要有效地完成相应的内容,成绩就能得到相应的提高,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动力,也对物理的学习充满信心。对于那些不爱动手的学生,我们也利用学案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督和检查,每节课一篇,这样落实和监督起来更容易一些,循序渐进,这样的学习要比做一张练习试卷有效得多。

当然,学案的编写对我们来说还不成熟,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在使用中我们发现有以下问题尚待解决。

1.调研不足,针对性仍不够明显。例如,重点班与普通班在学案上区别不大,重点班程度要好一些,但学案中的哪些东西重点班不需要完成,普通班之间的区别在哪,在学案中也不能很好地体现。

2.及时反馈不足,我们出学案的目的之一是增加落实力,由于高三的教学较为繁重,在落实学案上仍显不够,学案上的东西学生是否完全掌握,我们没有很好地监控。

3.在题量上显得过大,我们出学案的目的之一是增加针对性,但我们做的时候细致之极,方方面面尽可能照顾周全,因此有好题堆砌的嫌疑!

4.个别学生重视程度不足,习惯不好。有的学生做完了随手一扔,还有的学生仅仅把学案当成考试题目来做,其实学案有些题目非常容易,为了理清知识脉络,形成知识网络,也就是“知识成网、方法成套、习题成精、表述成型”,若仅仅把它当成考试题来做,那样就失去它本来的意义。

五、校正——今后会做得更好

学案不足之处如此之多,那么学案究竟可不可行?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依据一:高三八班一模考试的平均分87(满分100分),考得不错,但需要注意的是,本次物理考试相对比较适合八班层次,所谓难题不难,最后两道大题,学生完全做对的是多数,不能完全做对的是少数。学案在八班落实得好,他们对学案的重视程度更高。

依据二:九班的学生物理成绩较弱。有几位女生考了70多分(满分100分),在当时的难度下应该说发挥不错。而她们的复习仅仅是把用过的学案顺了一遍。

依据三:三班的一位同学,考了58分(满分100分),平时他的成绩大多在20~30分。这次他就把学案看了看,大部分看不懂,仅以他看懂的部分还能得58分,很难得。

以上为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待学案的态度,对物理而言,学生在高一高二基本上完成了主干知识的学习,高三的师生大量工作是总结提高。但之前学习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如果不再捋一遍还是不成的,学案还是能够充分帮助学生回忆理解的。

当然改进学案也是必要的。

1.加强调研,提高针对性,增加题目梯度,基础题目、中档题目、扩展题目应有所区分,即有意识地分层次,分批次。

2.及时反馈,宁可少一些标准的授课,也要增加一些反馈考试之类的东西,发现不足在后期的学案中要有所体现,一定要落实到底。

3.敢于舍弃,减小题量,如何做到减小题量而不降低效果,这就需要多研究高考。要增加学案的实效性,例如:哪些题目对于实验班而言太容易了,就删去;哪些题目对于普通班而言太难了,就拿掉;哪些题目应该放到课后去完成,哪些题目在有限的课时中必须选用,哪些是备选用都要做好区分。

4.关于有些学生不够重视学案、顺手就扔的现象,主要是我们的学案都是由学校誊印的,类似试卷。如果把学案进行铅印,效果会更好,我们的学案确实比市面上大多数的参考书更符合我们这类学校的学生。

5.学案是我校几位老师分章完成的,事前对学案的讨论还不够充分,缺乏统一的理念,风格也存在差异,包括例题入选的目的、关键点、入手思路等。如果能做到宏观把握和及时反馈,就能扬长补短,逐步完善。当然,每一种方式要想成型,需要多年不断地改进和修缮。“学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延续一段时间了,但是对教师来说,还是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地方。这次探究,我们的目的还是提高高三的复习效率,这同样也是所有高三老师共同的追求。我们会在完善中前行,在过程中收获!

附件1:

高三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过程与效果调查问卷

指导语:本调查问卷不记名,不和学生的任何评价挂钩,仅仅供各班物理教师研究之用,旨在调查本届学生的物理学习态度和学习情况,请同学们按心中的意愿如实、认真填写。谢谢!

以下有的题目可多选。

1.在紧张的高三学习阶段,各高考学科中你最喜欢的课程是( )

A.语文 B.数学 C.英语 D.物理

E.化学 F.生物

2.你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属于 ( )

A.非常感兴趣 B.比较有兴趣

C.无所谓 D.讨厌

3.你觉得物理学习之所以困难,原因在于 ( )

A.听不懂 B.没兴趣

C.需要大量的练习,太累 D.其他

4.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吸引你的地方有 ( )

A.考大学 B.提高发展思维

C.物理老师 D.物理课堂 E.其他

5.你喜欢什么样的物理老师 ( )

A.知识渊博的 B.和蔼可亲的

C.教学方式新颖的 D.严格负责的 E.其他

6.你认为老师的教学中对你的作用最大的教学方式是( )

A.老师的单方面讲解 B.老师的指导式讲授

C.老师边讲学生边练 D.学生复习后老师再讲

E.其他

7.你认为教师在课堂上运用PPT对你学习的帮助 ( )

A.较大 B.一般 C.不大

8.你喜欢老师放PPT还是写板书? ( )

A.PPT B.板书 C.无所谓

9.你上课前预习吗? ( )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10.你能每天独立完成课后作业吗? ( )

A.全能独立完成

B.偶尔借鉴他人的作业

C.大多数需要他人的作业帮助

D.基本不自己完成

11.完成作业之余,你能有意识地定期查缺补漏,并通过一定的题量去巩固薄弱点吗? ( )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12.物理学案对你的作用 ( )

A.较大 B.一般 C.不大

13.你觉得学案和PPT比较: ( )

A.学案优于PPT B.PPT优于学案 C.各有优劣

请说明一下您选择该选项的原因?

14.你认为学案的优点在于 ( )

A.剩下抄笔记的时间,可以多进行思考

B.可以积累下许多材料

C.可以从其中体会到复习思路,便于自主学习

D.其他

15.你认为学案的缺点在于 ( )

A.内容或量过大 B.难度过高 C.内容不全 D.难度太小

16.学案中有三部分内容,你最喜欢的或作用最大的是哪部分 ( )

A.共同的回忆,悉心的掌握(知识点部分)

B.共同的实践,你我的进步中的例题部分

C.共同的实践,你我的进步中的反馈题部分

17.你是如何利用学案的 ( )

A.能通过学案检查到自己的薄弱点,并通过学案及其他材料巩固

B.能体会到老师给学生所提供的复习思路

C.仅用于课上跟上老师的进度

D.几乎不用

E.其他

18.高考前你有意识地落实学案了吗? ( )

A.全部 B.大部分 C.小部分 D.完全没有

19.如果你还没有落实过一遍学案,你准备? ( )

A.一定要整个落实一遍 B.尽可能多地落实

C.挑一些去落实 D.不理学案

猜你喜欢

普通班学案例题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破境”而出,向上生长
乡愁导学案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
若想成功,就别把路堵上
面向普通班的尖子生培养策略探究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