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对外汉语教材科学性

2018-08-08周志慧

读天下 2018年3期
关键词:科学性语音语法

摘要:教材质量第一,科学性为首。本文以胡明扬先生的《汉语基础》为例就内容的呈现,尝试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分析教材的科学性,并针对其在贯彻科学性原则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关键词:科学性;《汉语基础》;语音;词汇;语法

何为科学?现代汉语词典上解释为合乎科学的。那么,如何理解第二语言教材的科学性?许多知名的学者在20世纪九十年代纷纷给出解释。吕必松在1993年提出科学性原则是说,教材的语言要规范,知识的介绍和解释要科学,教学内容的组织要符合语言、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规律。1996年赵贤州等提出其包括编排上的科学性、数量和比例上的科学性、语音语言的规范化、注释的准确性和严密性。二十一世纪初,刘珣在《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一书中指出要教规范、通用的语言;教材内容的组织要符合语言教学规律;对语言现象的解释要准确等。2004年李泉指出对外汉语教材要有科学性,即“内容规范,编排合理”。从诸多学者的研究中,大体可以把第二语言教材的科学性分为两个方面:内容和形式。虽然内容准确、规范是其核心,但是内容的呈现符合汉语规律、汉语学习规律和汉语教学规律也是极为重要的,是对外汉语教材科学性的关键体现。本文就内容的呈现,尝试对《汉语基础》第一册的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 教材的科学性与语音

《汉语基础》语音部分的讲解主要集中在第一课,在二到十五课中汉语拼音主要分布在课文、词语以及例句的注释上。因此我们尝试从第一课中发现汉语拼音在编写中的科学性。第一课四个单元的主要内容如下表所示。(表中的1、2、3、4分别代表第一、二、三、四声)

单元内容一二三四

拼音和发音汉语音节结构声调元音和单韵母声母:b p m f d t n lg k hzh ch sh rz c sj q x多音节声调:1+1/2/3/42+1/2/3/43+1/2/3/44+1/2/3/4轻声复合韵母ai ei ao ouan en ang eng ia iao ie等拼写规则较难发音:v r z c szh ch sh j q x“一”“不”条件变调

由上表可以看出编者将语音的声母、韵母、声调等内容在第一单元作了详细全面的呈现。显然,胡明扬先生认为语音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的基础,先生在安排语音内容呈现时遵循了由简单到复杂、内容尽量重现的科学性原则。

(一) 由简单到复杂

首先,韵母中最基本的音素是单韵母,发好单韵母是其他韵母的基础和先决条件。胡明扬先生在安排韵母内容的时候,将单韵母的内容放在第一单元,学生了解单韵母后,在第三单元介绍复合韵母,由单韵母到复合韵母,胡明扬先生遵循了内容编排由简单到复杂的科学性原则。

其次,在声调方面,胡明扬先生在第一单元采用“五度标记法”整体介绍了汉语的四个声调。对于零基础的美国学生来说对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有一个大体的概念。但是,在说话的时候汉语并不是一个字一个字蹦出来的,这样就存在音节连接中的声调问题,编者在第二单元就主要介绍了音节连接中的声调以及轻声。如:(0代表轻声)

1+1保持同一音高1+0轻声音节音高为半低

1+2第二声从中开始升到最高2+0轻声音节音高为中

1+3第一声音高不要受第三声3+0轻声音节音高为半高影响而降低

1+4保持音高然后降至最低4+0轻声音节音高为低

作者在这一部分里列举描述了所有两个音节连接中声调普遍的读法。当然,在语流当中语音会发生语流音变。因此,编者除了在第二单元中简单介绍的“3+3前面的第三声变成第二声,后面的第三声不变”外,还在第四单元介绍了“一”、“不”的条件变调并且将特殊的“一”、“不”条件变体放在最后第四单元,声调内容的编排由简单到复杂,从普通到特殊,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声调的编排遵循教材编写的科学性原则。

(二) 内容循环,尽量重现

对于声母的学习,学生的主要难点有送气音和不送气音、清音和浊音、舌尖前音和舌尖后等几类音。英语中浊音很多,母语为英语的学生容易把b、d、g、zh、ch、sh、r等发成浊音。所以,胡明扬先生《汉语基础》在声母编排中,将声母放在第一单元系统介绍。学习者可以对声母有个整体的认识。同时,在介绍声母时采用与英文中相似的发音进行比较的方法,发音相同的比较容易先介绍。接着,介绍与英语中有其他相似音的发音的声母。如:声母g听上去像英语中的g,近似英语词sky中的k,声母h与英语词happy中的h相近。这类声母对于母语是英语的学生来说,通过记忆、比较也是可以熟练掌握的。最后介绍英语中没有对应的声音的声母j,q,x,这类声母发音比较困难,编者详细介绍了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最后,在第四单元分别举出几组较难发的声母进行重现巩固,作者基本上遵循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原则。

我们认为在这一部分《汉语基础》太注重学术传统,强调语音知识的教學。语音规则基本上能够描写清楚,但是对于学习者来说,语音的掌握是一个坚持练习,耳濡目染的过程。为此,对于零基础的学习者来说,要增加练习的机会,在多次练习中体会声调的变化。

二、 教材的科学性与词汇

词汇也是现代汉语重要的组成部分,学者把它比作建筑材料,没有词汇就没有办法造成句子。因此,在教材编写中词汇也是重要的一部分。《汉语基础》平均每课的词汇量达到27个,但是在词汇安排上基本遵循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

(一) 课文词汇量由少变多

为了看出每课生词量的数量,我们将教材每一课的生词统计如下表: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

数量181825213233262031252931293039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二课生词量最少,第十五课生词量最多。通过计算每课的平均生词量为27.13。通过表上的数据粗略可以看出在前半部分每课生词量基本没有超过平均数,后半部分课文大部分都超出了生词的平均量。为了更直观地看出每课生词量的变化,我们画出词语数量折线图,如下图:

从上面折线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词语数量总体而言由少慢慢变多符合第二语言学习者习得规律和教学规律。

(二) 生词由易到难

课文词汇集中在第一册中,词汇的区分没有太明显。因此,我们从中任意选取其中一课,然后采用相同的等间距选取课文。最终,我们选择第二、六、十、十四课作为样本来统计分析生词的难易度。下表是课文生词与《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对比得出每课生词甲级、乙级、丙级以及丁级的数量。

甲级乙级丙级丁级

二课16100

六课26300

十课24200

十四课26400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初级教材以甲级词汇为主,丙级词汇和丁级词汇基本没有涉及。由于课文词汇选取集中在第一册教材中,乙级词汇变化幅度不明显,但从中也可以看出乙级词汇量随着课文的加深,词汇量增多。同时,随着课文话题由个人到社会活动的变化,每一课相同词性的词语体现出由易到难的变化。

内容

一课老师、学生、你、我、他、她

六课小卖部、书店、面包、钢笔、字典、附近……

十一课时候、星期、居留证……

十五课自由市场、蔬菜、小贩、以上

从上表中我们看出,同样是名词性的词语,在第一课是老师、学生等,到十五课中出现自由市场、蔬菜以及方位名词“以上”等等。显然,词语的编排由易到难,符合教材编写原则的科学性原则。

三、 教材的科学性与语法

语法是语言的组合规则,是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语言的复杂程度跟语法有重要的关系。

(一) 句式由易到难

《汉语基础》每一课的第一部分主要由对话组成,对话就免不了问与答。因此,疑问句的学习、操练是学习者首先接触的问题。胡明扬先生将疑问句分为特指疑问句、是非疑问句和正反疑问句,分别放在第二、三、十一课语法部分进行讲解。特指疑问句对于母语是英语的学生来说有规律可循,与英语的what, who, which, where, when, how相似,学习较为容易。是非疑问句的句法结构像陈述句,没有表示疑问的结构或代词。编者将是非疑问句编排在第三课如:“这是六号楼吗?”“离这儿远吗?”等。正反疑问句对于母语是英语的零基础的美国学生来说,与英语差异性比较大,学习比较困难。胡明扬先生将其放在十一课。从教材语法编排整体看,虽然所选语法都属于汉语水平等级语法大纲(甲级),但是从下表我们基本也可以看出,语法的编排符合由易到难的认知过程,体现教材编写过程中的科学性。

一五十十五

内容“是”句型形容词用如动词存在句名词性谓语“了”用法询问程度“的”结构

(二) 语法项目由少到多

《汉语基础》第一册总共十五课,每一课后面都列举出本课的语法点,从语法点的数量来看,第一课是一个“是”的句型,第二课是一个特指疑问句,第三、六、九课分别有四个语法点。为了更清晰地看出语法项目的变化,我们随机等间距地选取课文得出每课的语法数量,如下表:

一三五七九十一十四

数量1423423

从表中我们可以粗略地看出,语法项目随着课文是有所增加的。《汉语基础》作为初级教材,它所涉及的语法基本上都属于汉语水平等级语法大纲(甲级),但是一课内容含有多个语法项目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内容难度的增加,从学习者角度来看,学习的语法项目由少增多也逐渐增加了学习者的难度,也体现作者在安排语法项目时遵循教材编写的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是一部教材的灵魂,也是衡量一部优秀教材的重要因素。本文就内容呈现方面分析科学性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表现。我们认为在编排时遵循相关大纲的规定是科学性最基本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考虑学生和教学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知识习得的先后顺序,这样的编排更具有科学性,符合教学实际,有助于學习者的习得。

参考文献:

[1]商务国际辞书编辑部.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7.

[2]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314-317.

[3]李泉.对外汉语教材通论[M].商务印书馆,2012:196-209.

[4]毛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要素教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3-50.

[5]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汉语水平考试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S].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6]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汉语水平办公室汉语水平考试部.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语法等级大纲[S].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

周志慧,江苏省扬州市,扬州大学。

猜你喜欢

科学性语音语法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学校
微信语音恐惧症
魔力语音
Magic Phonetics魔力语音
跟踪导练(二)4
对方正在输入……
参考答案
注重职校学生职业素养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
关于青少年科幻画创作辅导的几点思考
如何为我们的教学语言插上飞翔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