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舞蹈兴趣小组对于学生音乐素养提升的影响

2018-08-08辛仲丽

读天下 2018年3期
关键词:兴趣小组音乐素养提升

摘要:舞蹈与音乐是密不可分的,音乐课强调学生的主体参加,以学生的兴趣和内在的需要为基础,以学生主动探索为特征,促进学生主动和谐的发展。舞蹈是艺术的一种形式,它通过以人体艺术来表现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生命情调,展示生命的内在活力。舞蹈兴趣小组的创建,可以培育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舞蹈;兴趣小组;音乐素养;提升

一、 当前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

普通学生大多没有受过专业的舞蹈培训,其舞蹈基本功较为薄弱,身体的肌肉能力、软开度和柔韧性都没有得到有效开发,给舞蹈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同时上课过程中有一定的舞蹈强度,较为辛苦,因此大多数学生没有太高的参与积极性,特别是舞蹈教学内容与之期望不相符合时,将会大大降低其参与的热情,无法发挥其自主的学习能动性。对于基础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就会产生厌倦、紧张、烦躁等负面情绪,从而消极应对舞蹈教学课程。学生需要大量的时间学习文化课,因此并没有过度地追求舞蹈教学的深度以及细致程度,一般学生在学习后仅仅停留在基础状态,并没有达到很高的舞蹈学习水平。而学习的舞蹈内容也较为滞后,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热情,整体的舞蹈教学还处于较传统的状态中,不能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真正的实用性。

二、 舞蹈兴趣小组对于学生音乐素养提升的影响

学生舞蹈能力的蓬勃发展始终离不开兴趣小组中的舞蹈训练,而舞蹈的美育效应也越来越被家长所重视。作为一门身心合一的艺术,它能使舞者强身健体,而且具有美化情感、陶冶性情的良好作用。

(一) 因材施教,提升音乐艺术兴趣

舞蹈兴趣小组是培养校园舞蹈尖子生和舞蹈爱好者的摇篮,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先天条件和表演天赋分成快慢两班。对快班,准备一些优秀的成品舞蹈进行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可酌情推一些有技巧性的动作,以提高舞蹈的表演性。对慢班,则应从体形训练入手,在技巧上不要求太过精益求精,但教师在教学中决不能错误引导,在枯燥、单一的体形训练中可加入简单的舞蹈动作,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 结合律动,提升音乐感受力

所谓律动就是让学生随着音乐的节拍做简单的肢体动作,通过律动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拍,音乐律动环节能让学生放松心态,用积极主动的状态投入兴趣小组学习当中。律动舞蹈对学生的音乐感受力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应在舞蹈兴趣小组中渗透律动舞蹈,让学生在律动中动起来,并且是有秩序地动,所以在动作设计上教师要弃繁为简,让学生能够轻松跟随教师的引导,做到步调一致,这样才能起到律动的作用。教师的舞蹈律动要设计巧妙科学,比如在教授《我的家在日喀则》之前加入了一段律动舞蹈《幸福拍手歌》,这两首歌曲都是二拍子,通过律动舞蹈的练习,让学生感受二拍子的强弱特点,教师设计简单的拍手、拍肩、跺脚等动作,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跟节奏律动,在节奏中愉悦身心,感受节拍的韵律特点,一下子把兴趣小组的气氛调动起来。这样在学习新的歌曲的节奏上会更容易,同时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也随之提高。

(三) 培养骨干,提高音乐学习能力

教师可在舞蹈兴趣小组中培训舞蹈骨干,让他们成为兴趣小组的助手。教师先在小组中挑选几名协调性好,接受能力强,态度大方的学生集中培训,把将要学习的舞蹈内容先教给他们,让他们能在音乐的伴奏下熟练地表演,做到动作正确、姿态优美。接着让兴趣小组的学生熟悉伴奏歌曲,由小助手示范表演,初步展示舞蹈动作,接着讲解舞蹈动作,小助手配合教师讲解进行示范表演,小组成员跟着模仿练习。同时,小助手还可以分散到组内进行辅导,最后大家一起随音乐欢快地翩翩起舞。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提高了舞蹈课堂教学的效率,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 融入表演,加强音乐表现力

音乐表演是学生在舞蹈兴趣小组当中十分感兴趣的环节,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适时引导,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音樂表演的过程当中,让学生充分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并开发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表现力。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并充分肯定,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表演活动当中来。音乐当中的表演没有好坏之分,学生的协调性或许有差别,但教师不能言语评价,教师的角色只是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表演,让学生自信地快乐地投入到音乐作品的表演当中,表演的目的是让学生享受音乐,是让他们通过表演去表现对音乐作品更深一层的理解,通过表演的方式进一步展现,音乐的表现力在不知不觉中升华。如在《献上最洁白的哈达》的舞蹈学习中,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根据音乐学科审美愉悦的特点,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藏族舞蹈表演。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增强了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五) 引导创编,升华音乐想象力

在舞蹈兴趣小组当中,舞蹈的创编是提高学生音乐想象力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创编表演要随性,没有对错之分,教师对于兴趣小组中学生的每个舞蹈创编都要给予肯定,动作不分美丑,要让学生的想象力插上翅膀。例如在舞蹈兴趣小组中进行《大海啊!故乡》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开展音乐舞蹈创编的活动,学生们在学会这首歌之后,鼓励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力给歌曲编排舞蹈动作,为了降低难度,教师可以在创编之前教学生一些简单的动作,学生可以借鉴其中的动作编排到音乐作品中。而且对于想象力丰富的学生,可以让其到前边表演。教师在整个创编过程中要言语激励,可采用分组比赛的形式进行创编,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创编的积极性、主动性。

综上所述,在舞蹈兴趣小组中明确音乐与舞蹈的对应关系,因材施教,不断完善小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舞蹈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和想象力等,使他们善于从音乐中捕捉舞蹈形象,使他们的每一个舞步和造型都能通过音乐得到更完美的表现,从而达到提升音乐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振奇主编.绿色校本课程舞蹈兴趣小组[J].昌平区马池口中学年鉴,2014,25,年鉴.

[2]邱健萍.兴趣小组活动研究浅谈初中音乐教育中少年舞蹈的美育作用[M].中国校外教育工作年鉴,河北教育出版社,2015-2016,496-497,年鉴.

[3]张燕.兴趣小组活动研究浅谈校外舞蹈教学中学生个性化教育[M].中国校外教育工作年鉴,河北教育出版社,2011-2012,532-533,年鉴.

作者简介:

辛仲丽,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甘肃省康乐县附城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兴趣小组音乐素养提升
周末加油站(V)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多元融合打造音乐戏曲教学崭新课型探究
民歌融入音乐课的教学思考
不落心外的雨
妙求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