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畅想十三五共筑特教梦

2018-08-08汪会玲

读天下 2018年3期
关键词:特殊教育

摘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爱自己的孩子是正常的,爱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是人的本性,但要爱那些残缺的事物需要素质和涵养,而恒久地爱那些残疾的弱势群体则更是灵魂的升华。

在松滋就有这样一个高尚的群体,她们不忘初心,坚持梦想!用爱心和耐心在面对残疾孩子的特殊行为时睿智无畏、蹲身守护,赢得万千特殊家庭的感激感谢;他们始终带着自强不息的豪情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扎实苦干,无怨无悔,赢得地方党政机关、兄弟学校的肯定称赞!

关键词:特殊教育;特教精神;关爱特殊儿童

“诗圣”杜甫的《泊松滋江亭》使得松滋这座傍江小城名扬四海,“诗仙”李白的名句“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又为这座悠悠古城更添璀璨!而在这环境优美、生态优良的金松江边、长江河畔还有这样一个集体——他们紧跟国家发展步伐,坚守特教人的追求信仰,执着勇敢地行进在特殊教育的现代化道路上从未停歇……

简陋的校门、低矮的教室、破烂的宿舍……当我凝视着手中这张昏黄的拍摄于1989年的老照片时,似乎很难想象在那个艰苦的年代里,特教老师们是如何以苦为乐,以校为家,谱写特校孩子人生乐章的。尽管那时生活清苦,环境艰苦,但也丝毫没有影响这群特教人用青春用热情诠释“忠于特教,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特教精神!光阴荏苒,二十年白驹过隙,如今的松滋特校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时杂草丛生,泥泞不堪的操场现如今花草繁茂,绿树成荫:曾经断砖破瓦,低矮塌败的教室已被高大气派的现代化教学大楼所替代,那时寂寂无闻,毫不起眼的松滋特校如今已发展成全省特殊教育示范学校,成为松滋河畔一颗耀眼的明珠!而这一切都要源于在松滋特校这座载满梦想的航船里,松滋特教人不忘初心,坚持梦想!他们用爱心和耐心在面对特殊孩子的特殊行为时睿智无畏、蹲身守护,赢得万千特殊家庭的感激感谢;他们始终带着自强不息的豪情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扎实苦干,无怨无悔,赢得地方党政机关、兄弟学校的肯定称赞!

特校,对于家长来说,孩子多了一个可以去的场所,多了些关心关注孩子的人,特殊孩子在家里是孤独的,没有朋友没有玩伴。他们和普通孩子没有共同语言,有时甚至会被捉弄、受欺负委屈。而这些孩子的父母有的因为常年在家照顾孩子自己得了抑郁症,有的因需常年陪读而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导致生活拮据,有的甚至在孩子刚出生时就遗弃了孩子,有的孩子的父母离异,把孩子丢给学校,把责任推给老师……

特殊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帮助社会减轻负担的一种投资,更重要的是特殊教育体现了社会对残疾人的人文关怀。如果说普校的老师可以改变孩子的未来,而我们特校老师在这方面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

在我们的特教生涯里,没有因孩子取得某项殊荣的成就感,更没有因为孩子成为国之栋梁的鲜花与掌声,我们甚至常常被社会忽视、误解或者嘲笑,但即便如此,一代又一代的特教人仍然带着永恒不变的耐心与爱心,用智慧和辛勤,用呵护和守候对待着学校的每一个孩子!

在我们特校有乐于奉献的老师,同样也有身残志坚、坚韧不拔的学生。盲童金金自幼热爱音乐,很不幸的是她的父母也是盲人,为了开启她的音乐之门,她的妈妈四处拜师学习钢琴,曾经遭到很多老师的拒绝。钢琴被誉为“乐器之王”,很多正常孩子都因为没有恒心和毅力坚持日复一日枯燥的练琴而半途而废,更别说一个双眼不见光明的孩子如何能奏响那神奇的黑白键了。但是金金的父母仍然不放弃,苦口婆心求我收下她的孩子,让我惊喜的是,在残疾人的世界里,她们有比常人更超然的毅力和决心,她们坚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盲童金金在我的辛勤指导付出下,靠她那灵敏的听觉和惊人的天赋以及刻苦的精神,终于奏响了生命的第一曲。寒来暑往,冬去春来,金金在漫长的学琴之路上越挫越勇,并代表学校参加了全省、全国的艺术大赛,不仅取得了傲人的成绩,还顺利拿到了中央音乐学院的钢琴六级考级证书。她用自己的勤奋和坚持为自己打造了一把从黑暗走向光明的金钥匙。我相信,在未来漫漫人生长路上,每当她孤独寂寞时,钢琴就是抚慰她的最好良药。每当她难过委屈时,钢琴能让她重拾快乐和信心。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我们只要不断追逐,总会迎来炫目的华丽时刻!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有的如春天的桃花,有的如夏天的荷花,有的如秋天的菊花,有的如冬天的腊梅。如果大家看见普校的孩子在春天百花齐放、鲜妍明媚,那么我们特校的孩子就是冬天的腊梅,他们在熬过了春夏秋之后,必会在凛冽的冬日开得更傲然夺目,芳香四溢。

作为特殊孩子的父母,很多人接受了孩子的残障,接受了由于孩子的原因导致家庭的极度贫穷和精神压抑,甚至歧视。但身心俱疲的父母,最不愿面对,最不愿接受的依然是孩子的生命安危和太过黯淡的未来。我曾听到有位母亲流着眼泪说:“如果我们当父母的有一天不在了,谁来照顾孩子,他还不是冻死,饿死在外面?”有的母亲说:“多希望自己活的年龄长一点,也不用太长,比孩子多活一天就好”,每每这些话语在我耳旁萦绕时,我都会陷入沉思,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应该就是对我们特教人最好的祝福吧!是特校给了我们关爱照顾这些孩子的机会。无论什么场合,只要提到这些孩子,我总会向身边的人倡议,也为特校倡议,倡议不了解这个群体的人们,爱那些特殊孩子,不要另眼相看,如果另眼相看请带着善意;不要另眼相看这些孩子的父母,如果另眼相看请带着悲悯;也请不要另眼看特校的老师,如果另眼相看,请带着尊重。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完整,只不过有些是看得见的残缺,有些是看不见的。我们每一位特校老师将陪着这群有看得见残缺的孩子在他们人生的路上走的远一点,再远一點……

最后我把顾城的诗句送给每一位特教同仁,“草在结它的籽,风在摇它的叶,即使我们站着什么都不说,就已十分美好”。人生苦乐行,身残多舛命,不畏艰难险,积善多福报,畅想十三五,共筑特校梦!

参考文献:

[1]畅想“十三五”共议新发展[N].金融时报,2016-03-14(005).

[2]朱恒.语言的维度与翻译的限度及标准[J].中国翻译,2015,36(02):5-10,128.

作者简介:

汪会玲,湖北省松滋市,湖北省松滋市特殊教育学校。

猜你喜欢

特殊教育
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研究综述
浅议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
特殊教育学校班主任应如何更好地开展工作
如何搞好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学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关于特殊音乐教育师资培养的个人见解
新时期我国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