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如何联系生活

2018-08-08赵咏梅

读天下 2018年3期
关键词:生活语文教学

摘要:美国教育家毕特·科勒涅斯指出:“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因为“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因此,我认为生活化就是语文教学的必然走向。那么,如何将生活与语文教学联系得更和谐呢?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活

一、 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环境

传统的课堂环境过于强调了学习的功能,忽视了温馨的乐学环境、宽松的人际环境对学生良好心理品质、认知等方面的培养。而模拟生活化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生活场景中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例如:将课桌椅摆成几个大方块,学生围坐在一起,犹如家里,大家积极思考,尽情交流,主动合作,学生怎会不思潮涌动;教室里,开辟贴近学生生活的图书角,组织参观学校的生物角、让花草树木、人鸟虫鱼都成为学生學习的好伙伴,让学生在生活的情趣中学习语文。此外,课堂还可以模拟布置为“菜园拾宝”“春夏秋冬游”“硕果累累”“雪花飞舞”“逛商场”“坐火车”等。而此时的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是孩子们学习的伙伴、生活的导师,此情此景,学生也个个神采飞扬,活力四射。

二、 采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内容

现行教材紧紧地贴近学生生活,编排科学合理。我们教师就更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将课堂教学融入真实的生活中,用生活的理念来构建语文教学的大课堂,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内容上的拓宽。尽管教材编写已经注意了贴近儿童的生活,但儿童活动区域有限,生活的积累相对贫乏,我们在教学时就需要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进行链接、拓展。首先,在教学《菜园里》一课时,重点是初步培养学生学会图文结合、抓住蔬菜特征的能力,而我们生活在城区的孩子,不明白各种蔬菜究竟是怎样种出来的,于是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看一看、问一问、说一说,将蔬菜图画涂上相应的颜色,指名学生做解说,把你了解到的说给同学们听,这样不仅贴近了生活,而且更加具体地了解了蔬菜的栽种、食法的区别,更能了解到菜农的辛苦。其次,让学生参与生活。在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的同时,我们必须放开学生的手脚,鼓励学生到生活的海洋中去。如每周一的班会课除了小结上周的在校情况外,就让他们列举一周来生活、学习中遇到的新鲜事,节日或有喜事的日子,可以互写赠言、祝词等;再如上街纠正商店、路牌的错别字等。这样就为语文能力的形成引入了一泓微波荡漾的清水,真正变封闭狭隘的语文教材为开放活泼的生活语文。

2. 方法上的创新。语文课的活动方式主要是听、说、读、写及其综合,在这种本性活动组织训练的前提下,如何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我们语文课堂教学在方法上还有待创新。我们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把有利于语文学习的非本性活动方式都“拿来”。例如:(1)看一看。让学生在课堂上离开课桌,与同学一起去观赏窗台上、花坛里的菊花,亲自观察菊花的色彩、形状,这样就为学生学习语文课文铺设了台阶。(2)唱一唱。一年级《小小的船》一课,学习时配以轻松活泼的《闪烁的小星》的谱子,学生一下子就体会到了课文的意境。(3)演一演。儿童是生活在游戏中的,让学生入情入境演一演,在学习中玩耍,玩耍中学习,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完《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一课后,指导学生分角色进行课本剧排演等。(4)玩一玩。新课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去动手实践,可以给学生撑起一片想象的空间。如课文《影子》的教学中,组织学生玩一玩踩影子的游戏,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真切。还有尝一尝、画一画、赛一赛、摸一摸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爱做的形式。

三、 开展生活化的课堂活动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中提出:“教、学、做合一”是创造。而传统教育是以“书”为中心,脱离生活,脱离实际,轻视“做”,轻视行动,结果是“平日不肯行,不敢行,终了不能行,也就一无所知,如果有所知,也不过是知人之所知,不是我之所谓知”。所以拓展生活化的活动时其目的在于“教、学、做三合一”,在做中学活的知识,用活的知识。首先,作业生活化的拓展。作业除有巩固课内知识、技能的功能外,还要社会化、生活化,而不只是机械的操练。通过作业这一手段,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如:创作性的作业,学了诗歌《四季》,让学生自己作连环画《我身边的四季》,并附上解说词。查阅性的作业,如在学《比尾巴》以前,布置学生用各种方法了解不同的动物,尾巴有什么不同,为深刻理解课文做铺垫,并培养其搜索、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课后再让学生学习课文编一编。另外,还有交流性、参观性的生活化作业设计等,都可以引导学生去了解身边的生活,关注社会动态,做在生活中学习的主人。其次,努力开发生活化的活动空间。只要你留心,就会发现校外的教育资源是很丰富的。如具有几千年文化积淀的成都,便是一种很好的传统教育资源,而其现代的一些公益设施,高楼林立的市中心,又可让学生了解现代社会的生活气息。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捕捉生活焦点新闻等等,让教材、课堂作为窗口,多渠道地开展生活化的语文活动,正如陶行知所说:“社会即学校。”由此让学生展开视野,去窥视语文学习的宽阔时空,了解人文世界的博大情怀。

总之,语文课堂并非孤立于现实世界外的学习时空,教育者应该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将课堂融入真实的生活中,我们的语文课教学才会像生活一样丰富多彩,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郝兰.“生活即教育”——浅谈生活化的语文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

作者简介:

赵咏梅,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市宝安区上南学校。

猜你喜欢

生活语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漫生活?阅快乐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生活感悟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无厘头生活
教育教学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